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798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包括敷料层、集流网、集流体及固定于集流体端部的集流片,所述集流体的一侧面靠近端部位置设有留白部分,所述集流片固定于集流体的留白位置;所述集流体上还设有集流网,集流网与集流体固定后,所述集流片夹紧于集流网与集流体之间,且集流片的一端凸出于集流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精简,体积小,生产效率高,并且具有较佳的安全性能,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
技术介绍
锂电池作为一种可多次充电使用的绿色电源而被广泛使用。锂电池主要包括能可逆的嵌入和拖嵌离子的化合物正负极片,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拖嵌进入正极,充电式锂离子从正极嵌入负极。上述的负极片结构设计对锂电池的安全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的负极极片结构设计中,一般采用足够的敷料敷设于集流体的两侧,以确保完全覆盖集流体。目前,业内通常采用延长集流体的长度和增加敷料的面积及厚度的方法来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一般为在集流体的一端焊接集流片,集流体两侧面敷设足够的敷料,以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但是,上述结构增加了敷料的使用量,加重了生产成本;延长的集流体的长度加大的电池体积,不利于其小型化的设计。为此,有必要对上述负极片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能够降低对敷料的使用量,结构精简、体积小,具有较佳的安全性能。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包括敷料层、集流网、集流体及固定于集流体端部的集流片,所述集流体的一侧面靠近端部位置设有留白部分,所述集流片固定于集流体的留白位置;所述集流体上还设有集流网,集流网与集流体固定后,所述集流片夹紧于集流网与集流体之间,且集流片的一端凸出于集流体。具体的,所述留白部分的长度与所围锂电池电芯的外周长大小相适应。优选的,所述集流网与集流体压合固定,且所述集流网的长度略小于集流体的长度,卷绕时,集流网位于集流体的内侧。优选的,所述集流网的材质为镍或铜。其中,所述敷料层的材料为石墨。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主要采用在集流体的侧壁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留白部分,该留白部分不敷设敷料,能够减少集流体对敷料的使用。并且在集流体的另一侧壁上设置集流网,集流网与集流体固定连接后将集流片夹紧,能够防止集流片的松动,保证锂电池的正常工作。同时,集流网与集流体充分接触后,有利于提高负极片的集流效果和均匀导热效果,从而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综上,本技术结构精简,体积小,具有较佳的安全性能,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的截面示意图。标号说明:1-集流体,2-留白部分,3-集流片,4-敷料层,5-集流网。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包括敷料层4、集流网5、集流体I及固定于集流体I端部的集流片3。上述的敷料层4的材料为石墨,便于导电。该集流体I的一侧面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留白部分2,该留白部分2为预留位置,此部分不敷设敷料,卷绕时,该部分包围在电芯的周侧。该集流片3固定于集流体I的留白位置。该集流体I上还设有集流网5,集流网5与集流体I焊接固定连接后,集流片3夹紧于集流网5与集流体I之间,且集流片3的一端凸出于集流体1,便于与负极电连接。在一具体的方案中,上述集流体I上的留白部分2的长度大小与所围锂电池电芯的外周长的大小相适应。卷绕时,集流体I上留白部分2位于卷层中的内侧,敷设有敷料层4的部分位于卷层中的外侧。上述的集流网5压合固定于集流体I上,并且该集流网5的长度略小于集流体I的长度,卷绕时,集流网5位于集流体I的内侧。该集流网5压合与集流体I上,有利于提高负极片的集流效果和均匀导热效果。优选的,上述的集流网5的材料为铜或镍,铜和镍均为导热效果较佳的金属材料,应该说明,其它金属或金属合金材料制成的集流网,也均是可行的方案。本技术的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主要采用在集流体的侧壁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留白部分,该留白部分不敷设敷料,能够减少集流体对敷料的使用。并且在集流体的另一侧壁上设置集流网,集流网与集流体固定连接后将集流片夹紧,能够防止集流片的松动,保证锂电池的正常工作。同时,集流网与集流体充分接触后,有利于提高负极片的集流效果和均匀导热效果,从而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综上,本技术结构精简,体积小,具有较佳的安全性能,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敷料层、集流网、集流体及固定于集流体端部的集流片,所述集流体的一端部设有留白部分,所述集流片固定于集流体的留白位置;所述集流体上还设有集流网,集流网与集流体固定后,所述集流片夹紧于集流网与集流体之间,且集流片的一端凸出于集流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敷料层、集流网、集流体及固定于集流体端部的集流片,所述集流体的一端部设有留白部分,所述集流片固定于集流体的留白位置;所述集流体上还设有集流网,集流网与集流体固定后,所述集流片夹紧于集流网与集流体之间,且集流片的一端凸出于集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白部分的长度与所围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严怀军
申请(专利权)人:海芝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