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679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2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具有良好的外装标签的外观品质,并且,能够适当地发挥最终用户篡改的显示功能。在电池组(1)中,将由聚合物电池构成的扁平长方体状的单元电池(2A、2B)并排设置地收纳于壳构件(3)的单元电池收纳部(30A、30B)。以保护电路板(4)的基板主体(40)的主表面与单元电池的主表面平行的方式将保护电路板(4)收纳于基板收纳部(301)。以粘贴包含标签层和树脂薄片层(72)而成的层叠构造的主表面部(701)的方式将外装标签(7)配设于壳构件(3)和单元电池(2A、2B)的上表面(20A、20B)。由此,防止外壳薄片与单元电池的界面之间的气泡混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含有二次电池的电池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良好地生产采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而成的高容量且小型、薄型的电池组的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将能够反复充电而使用的二次电池收纳于壳构件而成的电池组广泛普及。电池组作为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移动电话、PDA、其他的各种电子设备的主电源、或者备用电源等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最近,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终端中利用高容量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而成的电池组正在增加。在代表性的组电池的结构中,使用一个或者多个扁平长方体状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在各单元电池的电极端子(正极片、负极片)连接有保护电路板。这些结构部件收纳于规定的壳构件,保护电路板被基板支架支承在规定位置。在壳构件的外周卷绕有外装标签。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2102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 - 27769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 - 282040号公报但是,在以往的电池组中存在以下的课题。S卩,存在难以将外装标签适当地粘贴于单元电池等这样的问题。为了能够使外装标签跟随壳构件、单元电池的形状地粘贴,利用比较柔软的材质构成外装标签,但是,有时会在外装标签与单元电池之间混入气泡,降低外观品质。图12的(a)是表示产生气泡后的外装标签7X的形态的、以往的电池组的局部剖视图。在该例子中,虽然在单元电池2A的主表面粘贴外装标签7X(粘合层71和层压层70的层叠体),但在粘合层71与单元电池2A的界面混入有多个气泡。这样的气泡混入的问题与因单元电池2A大型化等的原因而导致的、外装标签向单元电池2A的粘贴区域的增加成比例地变得显著。第三,需要适当地防止外装标签产生褶皱,而且,需要谋求最终用户篡改的显示。图13的(a)表示以往的外装标签的延伸设置端部702X附近的形态。在延伸设置端部702X的端边设有狭缝74X,当最终用户不慎将电池组拆开时,狭缝裂开,表示发生过篡改行为,但是,鉴于电池组的长期使用、扭曲应力的负荷,存在在狭缝74X周边的外装标签产生褶皱而降低外观品质,或者产生不必要的裂缝而使篡改显示不正确等问题。在将外观尺寸、形状难以稳定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用于单元电池的情况下,上述各课题特别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即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外装标签的外观品质,并且,能够适当地发挥最终用户篡改显示功能的电池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电池组为如下结构,包括:单元电池,其具有包括矩形的第一主表面、矩形的第二主表面、及面积小于上述两个主表面的面积的四个侧面的扁平长方体状的外观;电路板,其与上述单元电池的正极侧或者负极侧中的至少任一者电连接;壳构件,其具有单元电池收纳部和基板收纳部,上述单元电池收纳部为框状,其用于从除了上述两个主表面之外的上述四个侧面方向围绕上述单元电池而将其收纳,上述基板收纳部为托盘状、用于自底面侧支承上述电路板并以该电路板与上述单元电池并排的位置关系收纳该电路板;薄片构件,其用于被覆被收纳于上述单元电池收纳部的上述单元电池的上述第一主表面;和外装标签,其以至少被覆上述单元电池的上述第二主表面的方式被粘附,上述外装标签的主表面部具有包含暴露到外部的标签层和与上述标签层相比刚性较高的树脂薄片层的层叠构造。在此,上述树脂薄片层也可以由聚碳酸酯构成。而且,也可以做成下述结构:具有多个自上述主表面部的周围延伸设置且被粘附于上述单元电池的上述第一主表面的延伸设置端部,在上述各延伸设置端部中的至少任一个形成有V字状的狭缝。而且,也可以做成下述结构:使上述V字状狭缝的顶部的位置设于比上述薄片构件的周缘靠近中央的位置。而且,也可以做成下述结构:在上述外装标签中,上述树脂薄片层设置在除了上述延伸设置端部以外的位置。而且,也可以做成下述结构:两个以上的上述单元电池以互相并排设置的状态收纳于上述壳构件。而且,上述单元电池也可以做成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在具有以上结构的技术方案I的电池组中,在用于至少将单元电池的第二主表面被覆的主表面部,形成层叠标签层和与标签层相比具有较高刚性的树脂薄片层而成的层叠构造。由此,与单独地使用标签层的情况相比,能够维持主表面部的外装标签的平面性,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粘贴标签时在单元电池与外装标签之间进入气泡。因此,即使在将外壳比较柔软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用于单元电池的情况下、单元电池的供外装标签粘贴的面积较广的结构时,也能够实现外观品质优异的电池组。而且,通过将用于配设树脂薄片层的区域限定在主表面部,能够将其以外的区域的外装标签厚度做成得较薄且柔软。由此,除了能够良好地谋求整个电池组的薄型化之外,还能够容易与单元电池的形状相符合地使外装标签弯曲,从而能够发挥良好的加工性。而且,在技术方案3的电池组中,由于在自主表面部的周围延伸设置而成的延伸设置端部中的至少任一个中设有具有恒定的张角角度的V字状的狭缝,因此,在电池组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即使外壳产生扭曲、挠曲,也能够使外装标签的终绕部分难以产生褶皱,使外装标签的错位难以发生,从而能够维持较高的外观品质。而且,也能够良好地发挥篡改防止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组I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电池组I的内部结构的展开图。图3是表示电池组I的内部结构的展开图。图4是表示壳构件的结构的局部主视图。图5是表不壳构件的结构和基板支架与壳构件的嵌合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表示基板支架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外装标签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表不壳构件与基板、基板支架的配置关系的局部主视图。图9是表示电池组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电池组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电池组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外装标签与单元电池的界面形态的局部剖视图。图13是表示外装标签的形态的局部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实施方式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和作用、效果而采用的一例,本技术除了作为其本质的特征部分以夕卜,并未受到以下的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电池纟目I的结构图1的(a)、图1的(b)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电池组I的外观图。如图1所示,电池组I具有以X方向为长度方向、Y方向为厚度方向、Z方向为高度方向的、扁平的长方体状的外观形状,沿着XZ平面具有两个主表面。在电池组I的上部,通过切口部31而自其中暴露有连接器布线41。在电池组I的外周粘贴有具有主表面部701和延伸设置端部702A 延伸设置端部702D的外装标签7。该电池组I是假设平板电脑终端作为供电对象设备的电池组,当然并不限定于此。作为电池尺寸例子,做成X方向长度约138mm、Y方向厚度约5mm、Z方向长度约100mm,但也可以设定这些以外的尺寸。电池组I的内部结构图2、图3分别是表示电池组I的内部结构的展开图。图2是从外装标签7侧向下看到的展开图,图3是从树脂薄片6侧向下看到的展开图。如图2所示,电池组I以两个单元电池2A、2B为主要的构成部件,自单元电池2A(2B)分别电连接有引线板27A (27B)、断路器25A (25B)、引线板26A (26B)。引线板26A(26B)电连接于保护电路板4。单元电池2A (2B)收纳于壳构件3的框状的单元电池收纳部30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有:?单元电池,其具有包括矩形的第一主表面、矩形的第二主表面、及面积小于上述两个主表面的面积的四个侧面的扁平长方体状的外观;?电路板,其与上述单元电池的正极侧或者负极侧中的至少任一者电连接;?壳构件,其具有单元电池收纳部和基板收纳部,上述单元电池收纳部为框状,用于从除了上述两个主表面之外的上述四个侧表面方向围绕并收纳上述单元电池,上述基板收纳部为托盘状、用于自底面侧支承上述电路板并以该电路板与上述单元电池并排的位置关系收纳该电路板;?薄片构件,其用于被覆被收纳于上述单元电池收纳部的上述单元电池的上述第一主表面;和?外装标签,其以至少被覆上述单元电池的上述第二主表面的方式被粘附,?上述外装标签的主表面部具有包含暴露到外部的标签层和与上述标签层相比刚性较高的树脂薄片层的层叠构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卓也鹫田健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