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679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2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是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的结构。电路板(17)与单元电池的外装罐的一侧面相对配置。基板支架(20)插入到电路板(17)与单元电池的外装罐的一侧面之间,并且覆盖单元电池的封口板,具有L字形的外观形状。外壳(11)做成日文コ字形,以覆盖电路板(17)及基板支架(20)的状态安装于单元电池。在电池组中,在基板支架(20)的覆盖封口板的部分(C部分)的宽度方向外侧,朝向与封口板相反的一侧立起地设有条纹状肋(20d),在外壳(11)的臂部(11b),朝向封口板的一侧立起地设有条纹状的外缘(11g)。基板支架(20)的肋(20d)的前端部分抵接于外壳(11)的主表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壳的结构。
技术介绍
电池组可用于移动电话等可移动设备、或者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力汽车等车辆等很多的设备中。作为一例,利用图10对移动电话等所采用的以往技术的电池组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以往技术的电池组包括具有扁平方形的外观形状的单元电池95。在单元电池95中,由有底方筒状的外装罐95a与用于封闭其开口的封口板95b构成其外装部件,自封口板95b的一部分突出设有负极端子95c。封口板95b的外边通过激光焊接等接合于外装罐95a的开口端缘。PTC元件96的一个引线板连接于单元电池95的负极端子95c。而且,封口板95b除了突出设有负极端子95c的部分之外被绝缘片101覆盖,PTC元件96以夹着绝缘片101的状态配置于封口板95b。PTC元件96的另一个引线板介由弯折成L字形的引线板98连接于电路板97。电路板97以在其间夹着基板支架100的状态下与单元电池95的外装罐95a的Y轴方向左前侧的侧壁外表面相对的方式配置。在电路板97也连接有弯折成L字形的引线板99,引线板99的另一端连接于单兀电池95的外装罐95a的底壁外表面。在安装有PTC元件96、电路板97的单元电池95上安装有日文-字形的外壳91。以覆盖电路板97等的方式配置的主部91a、与自主部91a两端分别伸出的臂部91b、臂部91c形成一体的外壳91。臂部91b以覆盖连接有PTC元件96的单元电池95的封口板95b的方式配置,臂部91c以覆盖连接有引线板99的单元电池95的外装罐95a的底壁外表面的方式配置。电池组以在使外壳91的主部91a的Y轴方向左前侧的外表面暴露的状态下覆盖单元电池95等的外周的方式粘贴有外装标签92地构成。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 18781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 - 4346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 - 21808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 - 147422号公报但是,在以往技术的电池组的结构中,在对外壳91施加力的情况等时,有时会对单元电池95的外装罐95a与封口板95b的接合部分造成损伤。具体地讲,施加于外壳91的冲击力从外壳91被传递到单元电池95的外装罐95a的开口端缘,作为剪切力对外装罐95a与封口板95b的接合部分起作用。在这样地从外部施加冲击力的情况下,有时也会发生单元电池95的外装罐95a与封口板95b的接合部分的一部分脱离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即是为了谋求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的电池组。因此,本技术采用如下的结构。本技术的电池组至少包括单元电池、电路板、及外壳。单元电池包括有底方筒状的外装罐、及用于封闭该外装罐的开口部的封口板。电路板与单元电池的外装罐的一侧面相对地配置。外壳以覆盖电路板的状态安装于单元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本技术的电池组中,在单元电池中,封口板在其外缘部分接合于外装罐的开口端缘部。而且,在本技术的电池组中,外壳在与封口板的外缘部分和外装罐的开口端缘部这两者抵接的抵接位置被支承,并且,该外壳在封口板的除外缘部分之外的主表面部分被直接地或者间接地支承。在上述以往技术的电池组中,外壳仅抵接于外装罐的开口端缘部,在对外壳施加冲击力时,作为剪切力被传递到外装罐与封口板的接合位置,产生了相互之间的接合脱离这样的问题。相对于此,在本技术的电池组中,由于外壳在与封口板的外缘部分和外装罐的开口端缘部这两者抵接的抵接位置被支承,并且,该外壳在封口板的除外缘部分之外的主表面部分被直接地或者间接地支承,因此,即使在对外壳施加冲击力的情况下,力也会被分散到封口板的主表面部分。因而,能够减轻由来自外部的冲击力等对单元电池的外装罐与封口板的接合位置的损伤,从而能够确保较高的安全性。因而,在本技术的电池组中,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能。在本技术的电池组中,也可以采用例如如下的变形结构。在本技术的电池组中还包括基板支架。基板支架插入在电路板与单元电池的外装罐的一侧面之间。而且,外壳以也覆盖基板支架的状态安装于单元电池。只要采用这样的结构,就能够通过插入基板支架而可靠地将电路板相对地定位于单元电池,能够谋求提高作为电池组的可靠性。在本技术的电池组中,还包括以使外壳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暴露的状态被覆外壳、基板支架、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以及单元电池的外侧的外装标签,基板支架做成插入到电路板与单元电池的外装罐的一侧面之间的部分和覆盖单元电池的封口板的部分形成一体的L字形,在基板支架的覆盖封口板的部分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两侧,朝向与封口板相反的一侧立起地设有肋,在外壳的与基板支架的设有肋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朝向封口板的一侧立起地设有条纹状的外缘,通过基板支架的肋的前端部分抵接于外壳的内侧主表面,外壳间接地支承于上述封口板的外侧主表面。此外,还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外壳的外缘的内侧侧面与基板支架的肋的外侧侧面紧密地抵接着。这样,在采用基板支架的肋与外壳的外缘紧密抵接的结构的情况下,呈外壳相对于基板支架被限位的状态。而且,由于基板支架插入到连接于单元电池的正负极端子的电路板与外装罐的一侧面之间,因此,呈基板支架相对于单元电池被限位的状态。由此,在本技术的电池组中,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在其制造过程中卷绕外装标签时,能够抑制外壳相对于单元电池发生错位,在卷绕外装标签时,无需事先利用双面胶带等将外壳暂时固定,在成本方面占据优势。而且,如上所述,外壳的外缘构成为紧密地抵接于基板支架的肋,因此,能够增强外壳的刚性,从而能够抑制在卷绕外装标签时等的情况下的外壳的变形等。在本技术的电池组中,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基板支架的肋具有沿覆盖封口板的部分的纵长方向延伸的条纹状的形状。只要采用这样的结构,基板支架的肋与外壳的外缘的抵接面积就会变大,能够更加可靠地得到具有较高的外观品质和较高的耐冲击性、抑制制造成本上升的效果。在本技术的电池组中,根据上述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基板支架的肋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抵接于外壳的与封口板相对的内表面。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基板支架的肋与外壳的外缘紧密地抵接的部分,由这些基板支架与外壳形成“盒式区域(^ ^ -fe ^ V 3 >)”的结构,能够确保较高的刚性。由此,在对外壳的覆盖封口板的部分施加冲击力时,通过将对于外装罐的开口端缘部与封口板的外缘部分的接合部分(焊接部分)的负荷分散到基板支架的肋与外壳的外缘,能够减轻负荷,从保护电池组这样的方面考虑具有效果。而且,能够可靠地抑制在卷绕外装标签时的外壳的变形。在本技术的电池组中,根据上述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封口板的外缘部分沿着外装罐的开口端缘部起升,封口板与外装罐的接合是通过将封口板的起升部分的端部与外装罐的开口端缘部之间焊接来实现的。在这样的结构中,即使对外壳施加冲击力时,也能够通过形成有多个力的传递路径来谋求力的分散。因此,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在本技术的电池组中,根据上述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外壳也包括覆盖单元电池的外装罐的底壁外表面的部分,在外壳的覆盖外装罐的底壁外表面的部分,在外装罐的一侧形成有沿其纵长方向延伸的条纹状的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电池,其具有有底方筒状的外装罐、及封闭上述外装罐的开口部的封口板;?电路板,其与上述单元电池的上述外装罐的一侧面相对配置;?外壳,其以覆盖上述电路板的状态安装于上述单元电池;?在上述单元电池中,上述封口板在其外缘部分接合于上述外装罐的开口端缘部;?上述外壳在与上述封口板的外缘部分和上述外装罐的开口端缘部这两者抵接的抵接位置被支承,并且,上述外壳在上述封口板的除上述外缘部分之外的主表面部分被直接地或者间接地支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城本笃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