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页岩砌体双向自平衡剪压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7526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2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结页岩砌体双向自平衡剪压加载装置,所述加载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安装两个竖向螺栓杆,两个竖向螺栓杆上端安装有竖向加载钢梁;所述竖向加载钢梁由两个平行的第一水平板以及平行连接在它们之间的两个第一竖直板组成,第一水平板的两端对称设有安装孔,每个竖向螺栓杆的上端从竖向加载钢梁的两个第一水平板的安装孔穿过并固连,竖向螺栓杆的顶端由竖向螺帽及垫片固定在位于上方的第一水平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烧结页岩砌体双向自平衡剪压加载装置采用配套仪器,组装及拆卸快捷,具有可移动性,能充分利用试验场地;装置装载试验试件简便,双向自平衡加载稳定性较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砌块强度试验的加载装置,特别是一种烧结页岩砌体双向自平衡剪压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达到420亿m2,并且仍保持约20亿m2/年的巨大增长速度。建筑总商品能耗年均约为8.7亿吨标煤,占社会总能耗的近三分之一,建筑物耗热量约80%主要通过围护结构传热传入或传出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节能烧结类墙体材料使用率仍然很低,而且国外发达国家墙体材料正在向高效节能、烧结的自保温方向发展。现有的外墙外保温体系存在易脱落、寿命短、安全性差、质量难以控制,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材料则由于自身收缩大,易造成墙体开裂等问题,而不能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十一五”期间开发了新型墙体材料烧结页岩保温空心砌块,它是以页岩为主要原料,以粉煤灰、锯末、钢矿渣等工业废弃物和造孔剂、废纸屑为辅助材料,经一定的生产工艺烧制而成的新型节能环保型墙体建筑材料。该产品充分利用了我国丰富的页岩资源,可实现单一墙体材料满足建筑节能65%的要求,无需采取外墙保温措施即可达到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目前这种新型墙体材料是砌体材料发展的新热点。目前,这种新型烧结页岩保温空心砌块砌体结构的保温性能得到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可,但是要将其在我国建筑行业大范围推广仍需对其结构抗震性能进行充分研究,由于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大地构造位置决定地震频繁震灾严重,其中抗震设防高烈度区广泛分布在我国多处经济发达、战略意义重要的区域,因此对于水平地震作用时处于剪-压复合受力状态的烧结页岩保温空心砌块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砌体剪压加载装置通常包括反力架、千斤顶及传感器,由于反力架固定于地面,因此该装置不可移动,这使其试验条件受到很大限制,试验便捷性大大降低;同时,反力架的支架侧向刚度不足,致使轴向压力较大时反力架稳定性降低,常常导致试验失败。因此,针对烧结保温砌块砌体超薄灰缝、孔洞率高、脆性明显的特点,设计一种烧结页岩保温空心砌块砌体双向自平衡剪压加载装置,对于提高该类砌块砌体剪-压复合受力试验的便捷性与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砌体双向自平衡剪压加载装置,该加载装置由工字型组合钢梁、螺栓杆、油压千斤顶、传感器组成水平向自平衡加载体系,由组合钢梁、钢底座、螺栓杆、钢垫板、传感器、油压千斤顶组成竖向自平衡加载体系,由此实现双向自平衡,使得试验装置的便携性大大提高,并保证了试验过程的稳定性。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烧结页岩砌体双向自平衡剪压加载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底座,底座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安装两个竖向螺栓杆,两个竖向螺栓杆上端安装有竖向加载钢梁;所述竖向加载钢梁由两个平行的第一水平板以及平行连接在它们之间的两个第一竖直板组成,第一水平板的两端对称设有安装孔,每个竖向螺栓杆的上端从竖向加载钢梁的两个第一水平板的安装孔穿过并固连,竖向螺栓杆的顶端由竖向螺帽及垫片固定在位于上方的第一水平板上;位于下方的第一水平板的下方中心处固定有钢垫板,钢垫板中心的下方依次固连传感器和油压千斤顶;传感器和油压千斤顶的中心轴线重合;油压千斤顶下方距离底座的距离不小于砌块试件的高度加上一个钢垫板的厚度之和;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水平向加载钢梁,所述水平向加载钢梁由两个平行的第二竖直板以及平行连接在它们之间的两个第二水平板组成,第二竖直板的两端对称设有安装孔;所述底座宽度方向的两端上方对称设有两根水平向螺栓杆;水平向螺栓杆的两端分别穿过底座两侧的水平向加载钢梁的安装孔并固连,并分别通过水平向螺帽及垫片固定在位于外侧的第二竖直板上;位于底座一侧的水平向加载钢梁上的靠近底座的第二竖直板中心处安装有传感器,位于底座另一侧的水平向加载钢梁上的靠近底座的第二竖直板中心处安装有油压千斤顶;传感器和油压千斤顶的中心轴线重合,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三块砌块试件的总宽度加上两块钢垫板的厚度之和。本技术还包括如下其他技术特征:所述装置还包括有3块钢垫板,第一块用于在加载试验过程中垫在砌块试件上表面中部与竖向的油压千斤顶之间;第二块用于在加载试验过程中垫在砌块试件与水平向的传感器之间;第三块用于加载试验过程中垫在砌块试件与水平向的油压千斤顶之间。所述底座的厚度为80mm,宽度为700mm,长度为900mm。所述水平向加载钢梁采用两工字型钢上下叠加后通过钢板焊接成整体受弯梁,两工字型钢之间预留30mm空隙,在钢板中线上留有2个直径为30mm的安装孔,安装孔中心分别距钢梁端100mm。所述竖向加载钢梁采用两工字型钢左右放置通过钢板焊接成整体受弯梁,两工字型钢之间预留50mm空隙,在钢板中线上留有2个直径为50mm的安装孔,安装孔中心分别距钢梁端100mm。本技术的烧结页岩砌体双向自平衡剪压加载装置组装及拆卸快捷,具有可移动性,能充分利用试验场地;装置装载试验试件简便,双向自平衡加载稳定性较高。该装置大大提高了烧结页岩保温空心砌块砌体剪压作用下抗剪强度测量的精确性和方便性,克服了传统加载装置的操作复杂、精度不高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烧结页岩砌体双向自平衡剪压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烧结页岩砌体双向自平衡剪压加载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烧结页岩砌体双向自平衡剪压加载装置的右视图。图4是竖向加载钢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水平向加载钢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的烧结页岩砌体双向自平衡剪压加载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底座1,底座I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安装两个竖向螺栓杆9,两个竖向螺栓杆9上端安装有竖向加载钢梁8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竖向加载钢梁8由两个平行的第一水平板81以及平行连接在它们之间的两个第一竖直板82组成,第一水平板81的两端对称设有安装孔83,每个竖向螺栓杆9的上端从竖向加载钢梁8的两个第一水平板81的安装孔83穿过并固连,竖向螺栓杆9的顶端由竖向螺帽及垫片10固定在位于上方的第一水平板81上;位于下方的第一水平板81的下方中心处固定有钢垫板7,钢垫板7中心的下方依次固连传感器6和油压千斤顶5 ;传感器6和油压千斤顶5的中心轴线重合;油压千斤顶5下方距离底座I的距离不小于砌块试件11的高度加上一个钢垫板7的厚度之和。所述底座I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水平向加载钢梁2,如图6、图7所示,所述水平向加载钢梁2由两个平行的第二竖直板21以及平行连接在它们之间的两个第二水平板22组成,第二竖直板21的两端对称设有安装孔;所述底座I宽度方向的两端上方对称设有两根水平向螺栓杆3 ;水平向螺栓杆3的两端分别穿过底座I两侧的水平向加载钢梁2的安装孔并固连,并分别通过水平向螺帽及垫片4固定在位于外侧的第二竖直板21上;位于底座I 一侧的水平向加载钢梁2上的靠近底座I的第二竖直板21中心处安装有传感器6,位于底座I另一侧的水平向加载钢梁2上的靠近底座I的第二竖直板21中心处安装有油压千斤顶5 ;传感器6和油压千斤顶5的中心轴线重合,且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结页岩砌体双向自平衡剪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的底座(1),底座(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安装两个竖向螺栓杆(9),两个竖向螺栓杆(9)上端安装有竖向加载钢梁(8);所述竖向加载钢梁(8)由两个平行的第一水平板(81)以及平行连接在它们之间的两个第一竖直板(82)组成,第一水平板(81)的两端对称设有安装孔(83),每个竖向螺栓杆(9)的上端从竖向加载钢梁(8)的两个第一水平板(81)的安装孔(83)穿过并固连,竖向螺栓杆(9)的顶端由竖向螺帽及垫片(10)固定在位于上方的第一水平板(81)上;位于下方的第一水平板(81)的下方中心处固定有钢垫板(7),钢垫板(7)中心的下方依次固连传感器(6)和油压千斤顶(5);传感器(6)和油压千斤顶(5)的中心轴线重合;油压千斤顶(5)下方距离底座(1)的距离不小于砌块试件(11)的高度加上一个钢垫板(7)的厚度之和;所述底座(1)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水平向加载钢梁(2),所述水平向加载钢梁(2)由两个平行的第二竖直板(21)以及平行连接在它们之间的两个第二水平板(22)组成,第二竖直板(21)的两端对称设有安装孔;所述底座(1)宽度方向的两端上方对称设有两根水平向螺栓杆(3);水平向螺栓杆(3)的两端分别穿过底座(1)两侧的水平向加载钢梁(2)的安装孔并固连,并分别通过水平向螺帽及垫片(4)固定在位于外侧的第二竖直板(21)上;位于底座(1)一侧的水平向加载钢梁(2)上的靠近底座(1)的第二竖直板(21)中心处安装有传感器(6),位于底座(1)另一侧的水平向加载钢梁(2)上的靠近底座(1)的第二竖直板(21)中心处安装有油压千斤顶(5);传感器(6)和油压千斤顶(5)的中心轴线重合,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三块砌块试件(11)的总宽度加上两块钢垫板(7)的厚度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国良冯向东浮广明刘超陆文斌佟建波李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