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模组及带有该液冷模组的样本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74706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2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冷模组及带有该液冷模组的样本分析装置,包括散热器和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第一制冷片层、第二制冷片层和夹在第一、二制冷片层之间的冷板,所述第一制冷片层和第二制冷片层中设置有制冷片,制冷片的冷面紧贴于冷板上;所述散热器具有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散热器的顶面具有散热片,底面具有容置区,两个散热器的底面相对且固定连接,将所述制冷组件夹在中间,并将制冷组件密封于容置区内,制冷片的热面紧贴于容置区的底部,制冷组件与容置区的侧壁之间留有一保温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冷模组在不改变系统性能的基础上,使液冷模组具有了可维修性以及密封能力可测试性,提高了产品的工艺性及可靠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剂制冷模组,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样本分析装置的液冷模组。
技术介绍
在医学临床应用中,为了延长试剂存放时间,通常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IVD (体外诊断)设备上装有试剂制冷模组,为试剂仓提供制冷。试剂制冷模组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压缩机制冷模组和半导体制冷模组。半导体制冷模组按照其冷却对象不同,又可以分为固体直冷式、液冷式(水冷/油冷)、风冷式。半导体液冷模组的工作介质为液体(水、防冻液、油等),其热容量大,温度波动小;恰当的流道设计保证了试剂仓温度的一致性;只需要连接制冷管路,就可以方便的实现多处制冷以及远程制冷。由于以上显著优点,半导体液冷模组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IVD设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半导体液冷模组通常由散热器、半导体制冷片、冷板和保温材料四部分组成。半导体制冷片利用帕尔贴效应由电能产生温差,是半导体液冷模组的核心器件。保温材料与冷板、散热器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为成型发泡或粘接,可维修性差。且组装过程中,保温材料的密封效果受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影响较大,无法定量确认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消除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改进的密封方式的液冷模组,其具有结构紧凑、密封性好、可维修性强的特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液冷模组,包括散热器和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第一制冷片层、第二制冷片层和夹在第一、二制冷片层之间的冷板,所述第一制冷片层和第二制冷片层中设置有制冷片,制冷片的冷面紧贴于冷板上;所述散热器具有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散热器的顶面具有散热片,底面具有容置区,两个散热器的底面相对且固定连接,将所述制冷组件夹在中间,并将制冷组件密封于容置区内,第一制冷片层和第二制冷片层中的制冷片的热面紧贴于容置区的底部,制冷组件与容置区的侧壁之间留有一保温空间。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包括试剂盘、样本盘、反应盘、试剂针、样本针、搅拌杆、比色杯清洗机构,还包括上述液冷模组,所述液冷模组与试剂盘连接。本技术在传统的双面散热液冷模组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保温材料的密封功能取消,使其仅仅实现隔热的作用;进而使散热器形成密闭空间,并结合密封圈的压缩变形性能实现密封功能,将保温材料也与外界环境隔绝,从而使得液冷模组的密封性能大大提升,同时将不可拆解密封变成了可拆解密封,改善了可维护性。增加测试孔结构后,可以方便地测试整个系统的密封性能,对密封效果是否达标可以进行定量判断,而不是仅仅依靠人工的经验。同时,由于具有该测试孔,还可以将散热器内部空间的空气抽出,进一步减小制冷量损失,提高制冷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不改变系统性能的基础上,使液冷模组具有了可维修性以及密封能力可测试性,提高了产品的工艺性及可靠性。通过测试孔对液冷模组内部空间抽真空,还能进一步减小冷量损失,提闻制冷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单面散热液冷模组。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双面散热液冷模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液冷模组的第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液冷模组的第二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液冷模组的第三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液冷模组的第四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液冷模组的一种改进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液冷模组的另一种改进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液冷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液冷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说明书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技术中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台面上主要由试剂盘、样本盘、反应盘、试剂针、样本针、搅拌杆以及比色杯清洗机构七部分构成。反应盘上承载有生化反应容器——比色杯。工作时,比色杯清洗机构对反应盘上的比色杯实施清洗。清洗完毕后,试剂针从试剂盘吸取试剂注入反应杯,样本针从样本盘吸取待测样本注入反应杯。反应杯中的试剂、样本经过搅拌杆充分搅拌混合后,在反应盘中孵育反应;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反应过程,通过计算分析从而得到测试结果,完成一次测试。本技术提供的液冷模组与试剂盘连接,用于为试剂盘提供冷量,保证试剂冷藏的温度,以延长试剂的有效使用时间。其中,所述液冷模组按照组装方式,通常有单面散热和双面散热之分。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单面散热液冷模组包括I个冷板3、1个散热器1、若干制冷片2和保温材料4。冷板3与制冷片2的冷面接触,散热器I与制冷片2的热面接触,散热器I与冷板3之间通过螺钉直接或间接连接,冷板3的其余部分用保温材料4包裹。这种组装方式的外形尺寸较大,结构不紧凑;冷板3与散热器I相连接,漏热较明显。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双面散热半导体液冷模组包括I个冷板3、2个散热器1、若干制冷片2和保温材料4。冷板3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面分别与一制冷片2的冷面接触,两制冷片2的热面分别与一散热器I接触,两个散热器I之间通过螺钉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冷板3的其余部分用保温材料4包裹。双面散热的组装方式相对于单面散热的尺寸更小,结构较为紧凑;散热器I不与冷板3连接,漏热现象较少。上述两种现有的组装方式虽然有些许不同,但其中的保温材料4与冷板3、散热器I通常均采用成型发泡或粘接而成,可维修性差;且组装过程中,保温材料的密封效果受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影响较大,无法定量确认密封效果。实施例一如图3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模组包括两个散热器I和一个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由冷板3和制冷片组成,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制冷片为半导体制冷片。具体地,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1、第二半导体制冷片22和冷板3,所述冷板3夹在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1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22之间,且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1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22的冷面紧贴于冷板3上。所述散热器I具有相对的顶面和底面,各散热器I的顶面具有散热片,底面具有一凹陷形成的容置区。两个散热器I的底面相对设置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将所述制冷组件夹在中间,并将制冷组件密封于容置区内。具体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1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22的热面分别紧贴于两散热器I容置区的底部,在图示的竖直方向上,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1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22将冷板3固定,两个散热器I将制冷组件固定;在水平方向上,两散热器I容置区的侧壁将制冷组件与外部空间隔离,实现密封。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1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22的引线20以及冷板3的管路30从两散热器I的底面之间穿出,与外部设备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制冷组件与容置区的侧壁之间还留有一保温空间,即制冷组件的侧面不与散热器I容置区的侧壁接触,两者之间留有一段距离。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冷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和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第一制冷片层、第二制冷片层和夹在第一、二制冷片层之间的冷板,所述第一制冷片层和第二制冷片层中设置有制冷片,制冷片的冷面紧贴于冷板上;所述散热器具有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散热器的顶面具有散热片,底面具有容置区,两个散热器的底面相对且固定连接,将所述制冷组件夹在中间,并将制冷组件密封于容置区内,第一制冷片层和第二制冷片层中的制冷片的热面紧贴于容置区的底部,制冷组件与容置区的侧壁之间留有一保温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和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第一制冷片层、第二制冷片层和夹在第一、二制冷片层之间的冷板,所述第一制冷片层和第二制冷片层中设置有制冷片,制冷片的冷面紧贴于冷板上;所述散热器具有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散热器的顶面具有散热片,底面具有容置区,两个散热器的底面相对且固定连接,将所述制冷组件夹在中间,并将制冷组件密封于容置区内,第一制冷片层和第二制冷片层中的制冷片的热面紧贴于容置区的底部,制冷组件与容置区的侧壁之间留有一保温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片层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制冷片,第二制冷片层中也设置有至少两个制冷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制冷片层中,相邻制冷片之间留有保温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散热器的底面具有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容置区,每个容置区内固定有一制冷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空间为真空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液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学钟志刚高再兴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