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于流感H5血凝素主要中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6469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9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特异于流感H5血凝素主要中和表位的鼠单克隆抗体4C2或者嵌合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以及其活性片段。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所述鼠或者嵌合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预防和治疗H5N1流感的方法和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特异于流感H5血凝素主要中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序列提交本申请连同电子形式的序列表一起提交。所述序列表命名为2577_203_sequence_listing, txt,创建于在2010年8月20日。电子形式序列表的信息以其整体援引嫁入本文。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异于流感H5血凝素主要中和表位的鼠单克隆抗体4C2或者嵌合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及其活性片段。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所述鼠或者嵌合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来预防和治疗H5N1流感的方法和组合物。本文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背景或提供有关实施的补充细节的出版物和其他材料被引入作为参考,为了方便起见在文献目录中分别分组。最近出现的甲型流感病毒H5N1菌株以及它们在人类中造成的高死亡率引起了关于未来流感大流行的忧虑。抗流行性H5N1菌株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引起大量兴趣,全世界范围都在努力来预防另一次大流行的爆发。但现有的疫苗策略受到流感菌株抗原变异的阻碍。需要抗体内源合成的现有疫苗策略在大流行病情况下无法提供针对H5N1感染的立刻预防。目前得到许可的抗病毒药物包括M2离子通道抑制剂(Rimantidine和Amantidine)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Oseltamivir和Zanamivir)。已知H5N1病毒对M2离子通道抑制剂有抗性(Beigel等,2005)。H5N1病毒的新毒株正被分离,它们还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即oseltamivir 和 zanamivi r 有抗性(Le 等,2005, de Jong 和 Hien, 2006)。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还需要高剂量和延长的治疗(de Jong和Hien,2006),增加了有害副作用的可能性。因此,流感治疗的交替性策略被准许。使用单克隆抗体(mAb)的被动免疫疗法已经被看作治疗许多传染病的可靠选择。目前,对使用抗流感病毒HAl蛋白的中和抗体的治疗方法存在大量关注。这种蛋白方便作为靶标,因为它在病毒的表面,针对该蛋白的抗体可以有效的中和病毒。因此,抗H5血凝素(HA)中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是激活人免疫的有吸引力的选择,尤其是针对那些处于流感感染高风险的个体,即,对主动免疫反应较差的免疫受损患者,婴儿,幼儿或老人。通过输注人恢复期血清的被动免疫与流感大流行期间死亡率的50%降低有关,证明有效的抵抗H5N1甲型流感病毒感染(Kong and Zhou, 2004; Luke等,2006)。重要的是任何mAb产品应当提供抗H5N1流感流行毒株的广泛预防,并且应当防止体内中和渗漏突变体(escapemutant)的选择。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异于流感H5血凝素主要中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及其活性片段。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预防和治疗H5N1流感的方法和组合物。因此,在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特异于流感H5血凝素主要中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及其活性片段,即抗原结合片段(本文中也称为抗体片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单克隆抗体是鼠单克隆抗体4C2。在第二个实施方案中,单克隆抗体是嵌合或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具体来说,所述嵌合或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结合鼠单克隆抗体4C2所特异性结合的H5血凝素的构象表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单克隆抗体(鼠单克隆抗体或嵌合或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特异性结合H5血凝素(HA)的构象表位,其中所述构象表位包含成熟HA蛋白的氨基酸155 (Ser)和189(Arg)。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轻链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⑶幻(IXDR)在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之内(本文中也称为HM448828,其是小鼠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轻链可变CDR的氨基酸序列是:LCDRl:QDISGH(SEQ ID NO:5);LCDR2:HGT(SEQ ID NO:6);和 LCDR3:VQYVQFPWT(SEQID N0: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重链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⑶R) (HCDR)在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之内(本文中也称为HM448827,其是小鼠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重链可变⑶R的氨基酸序列是:HCDRl:GYTFTTYW (SEQ IDNO:8);HCDR2:1DPYDSET(SEQ ID NO:9);和 HCDR3:VRGGSTVAYFGV(SEQ ID NO:1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码HM448828的DNA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码HM448827的DNA包含SEQ ID NO: 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轻链可变区包含SEQ ID N0: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重链可变区包含SEQ ID N0: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标准克隆技术从人抗体生成细胞获得重链和轻链恒定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人重链恒定区是人IgGl重链恒定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人IgGl重链恒定区包含SEQ ID NO: 22 (GenBank登录号AAX09634.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0:21(GenBank登录号AY885218.1)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人轻链恒定区是人K轻链恒定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人K轻链恒定区包含SEQ ID NO:24(GenBank登录号AAA58989.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码该序列的核酸序列如SEQID N0:23(GenBank 登录号 J00241.1)所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核酸,其编码本文描述的鼠单克隆抗体4C2或者嵌合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核酸序列的实例包括本文描述的那些。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包含所述核酸的载体。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包含并表达所述载体的细胞。在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使用所述鼠单克隆抗体4C2或嵌合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来预防和治疗H5N1流感的方法和组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本文描述的鼠单克隆抗体4C2或嵌合或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以及药用可接受的稀释剂或载体。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药物组合物包含本文所述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结合片段和药用可接受的稀释剂或载体。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药物组合物包含编码所述抗体或抗体片段的核酸分子和药用可接受的稀释剂或载体。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药物组合物包含含有所述核酸的载体和药用可接受的稀释剂或载体。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药物组合物包含表达所述载体的细胞和药用可接受的稀释剂或载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法,以减少对象的流感H5N1病毒感染,或降低对象流感H5N1病毒感染的风险,抑制对象被一种或更多种流感H5N1病毒毒株或分离物感染,或预防一种或更多种流感H5N1病毒毒株或分离物的流感感染或疾病。在这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向有需要的对象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本文所述鼠单克隆抗体4C2或嵌合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编码所述抗体或抗体片段的多核苷酸的核酸分子;包含所述多核苷酸的载体;或表达所述载体的细胞。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对象是免疫受损的,是婴儿,是幼儿或是老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施用提供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特异性结合H5血凝素的构象表位的单克隆抗体或抗体片段,其中所述构象表位包含氨基酸155 (Ser)和氨基酸189 (Arg)。2.权利要求1的单克隆抗体或抗体片段,其中H5血凝素的构象表位是鼠单克隆抗体4C2特异性结合的表位。3.权利要求1的单克隆抗体或片段,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是鼠单克隆抗体4C2。4.权利要求1的单克隆抗体或抗体片段,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是来源于鼠单克隆抗体4C2的嵌合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5.权利要求1的单克隆抗体或抗体片段,其中H5血凝素包含SEQID NO:2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6.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的单克隆抗体或抗体片段,其中轻链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在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之内。7.权利要求6的单克隆抗体,其中所述互补决定区是:LCDRl:QDISGH(SEQ ID NO:5); LCDR2:HGT(SEQ ID NO:6);和LCDR3:VQYVQFPWT(SEQ ID NO:7)。8.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的单克隆抗体或抗体片段,其中重链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在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之内。9.权利要求8的单克隆抗体,其中所述互补决定区是:HCDR1:GYTFTTYW(SEQ ID NO:8);HCDR2:1DPYDSET(SEQ ID NO:9);和HCDR3:VRGGSTVAYFGV(SEQ ID NO:10)。10.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的单克隆抗体或抗体片段,其中轻链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在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之内,并且重链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在SEQ ID N0: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之内。11.权利要求10的单克隆抗体,其中所述互补决定区是:LCDRl:QDISGH(SEQ ID NO:5);LCDR2:HGT(SEQ ID NO:6);LCDR3:VQYVQFPWT(SEQ ID NO:7);HCDRl:GYTFTTYff(SEQ ID NO:8);HCDR2:1DPYDSET(SEQ ID NO:9);和HCDR3:VRGGSTVAYFGV(SEQ ID NO:10)。12.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木根F·和HS·J·康
申请(专利权)人: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