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6008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7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片状基体(12)和穿透所述基体(12)的通孔(16)的垫片(1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突出的特征在于,片状的所述基体(12)具有外段(14),其中所述外段(14)构造成在一预定的、垂直于所述基体(12)的法向方向(N)作用的最大力(FM)被超出时所述外段(14)先于所述基体(12)破裂或塑性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垫片/垫圈。
技术介绍
垫片已由现有技术充分公开并用于将螺栓头或螺母的作用在垫片的法向方向上的力转移到设置在垫片下方的材料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这样进一步设计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垫片,使得借助垫片能够检测出一垂直于螺纹连接结构作用的、超出了确定的最大力的负载。这一技术问题由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及其前序部分特征得到解决。从属权利要求2-6构成了本专利技术具有优点的改进方案。垫片按已知方式具有片状的基体并具有穿透基体的通孔。仅出于完整性原因,在此指出,“片状的基体”的表述应当理解为在垫片的外部几何结构方面不造成限制,也就是说,垫片可以设计为如多边形、圆形或类似的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片状的基体具有外段,该外段构造成在一预定的、垂直于所述基体的法向方向作用的最大力被超出时所述外段先于所述基体破裂(破坏)或塑性变形。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垫片确保了,在误操作(过量使用)情况下、即在垂直于基体的法向方向作用的负载超过确定的最大力时垫片破裂或塑性变形,从而可以通过简单的检查(肉眼识别)快速简便地检测出所出现的误操作情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基体和垫片的外段由不同材料构成。这样选择用于外段的材料,使得其在垂直于法向方向的方向上具有比基体的材料更低的强度。这种实施方式特别具有优点,因为由此可以实现对已经公知的垫片的改型/修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基体和垫片的外段也由不同的材料构成,其中外段具有材料削弱部,该材料削弱部具有这样的尺寸,使得在超过最大力时外段出现失效/破裂或塑性变形。材料削弱部在此方面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设计为,如长孔、圆孔、倾斜的连接接片或类似形状。这种实施方式也具有可改型的特征。此外由于在该实施方式中根据专利技术的确定的失效/破裂或塑性变形通过外部区域的结构来实现,所以可以实现大量的材料配对。为了确保基体和垫片外段之间的足够稳固的连接,基体和外段优选以形状锁合(formschluessig)和 / 或材料结合(stoffschluessig)和 / 或力锁合(kraftschluessig)的方式相互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基体和外段一体形成,其中,外段具有材料削弱部。该材料削弱部在此又具有这样的尺寸,使得在作用在基体的法向方向上的负载超载时出现外部区域的有针对性的失效/破裂。这种实施方式由于其可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垫片的简单经济的制造而具有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通孔离心偏置(偏心)地设置于基体中。通孔的这种离心偏置的设置由于确保了支承装置的相应设定而具有优点。本专利技术此外基于如下技术问题:这样改进根据权利要求7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在第二支承件上支承第一支承件的支承装置,从而能检测出损坏情况,即支承装置负载超出了一确定的允许的最大力。这一技术问题由权利要求7的特征部分以及其前序部分的特征得到解决。对于该支承装置第一支承件以公知的方式具有长孔,第二支承件借助一接合(durchfassen)第二支承件的铰接轴/万向轴保持在该长孔中。此外,第二支承件以已知方式与第一支承件螺纹连接,其中在螺纹件和第一支承件之间设有垫片,该垫片的外缘沿长孔的纵向方向观察与设置在第一支承件上的止挡结构相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此垫片按照权利要求1-6之一构成。由此以具有优点的方式确保了,在支承装置的垂直于垫片法向方向的负载超出允许的最大力时出现垫片外部区域的失效或垫片外部区域的塑性变形。这又引起铰接轴在第一支承件的长孔中的移位,从而快速检测出所出现的损坏情况。此外通过外部区域的失效或塑性变形以及移位耗用了能量,从而降低了在继续运行的构件上仍在作用的力。借助本专利技术垫片的本专利技术支承装置特别是在汽车结构中对于车轮控制臂(拉杆)的支承是有利的。由此在损坏情况下,一方面由于铰接轴的移位小原则上可以继续行驶。另一方面,铰接轴的移位引起驾驶员可感知的车轮外倾调节或轮距调节(车轮前、后束调节),其向驾驶员清楚地传递损坏情况的信号。此外在损坏情况中仅损伤了廉价的、可简单更换的“牺牲构件”,而继续运行的高成本构件由于力作用被降低而保持不受损害。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特征和应用可能性由下面的说明和结合示图示出的实施例得出。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示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引用下面的附图标记列表所使用的名称和所属的附图标记。附图中: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垫片,和图2示出借助于图1的垫片形成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支承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总体以附图标记10表示的垫片。在本实施例中圆形构成的垫片10具有基体12以及外段14。基体12和外段14在此一体形成。如从图1还可获知的,基体12具有离心偏置的通孔16。基体12由实心材料构成,而外段14具有多个材料削弱部18,从而外部边缘20仅通过多个连接片22与基体12相连接。材料削弱部18以及连接片22具有这样的尺寸,使得在一规定的、垂直于基体12的法向方向作用的最大力被超过时,连接片22变形并由此指示出该最大力被超过。图2示出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垫片10的支承装置100。副车架110形式的第一支承件具有长孔120,在该长孔中借助设计为离心圈的垫片10可调节地支承一底盘控制臂130形式的第二支承件。如从图2还可获知的,离心圈10借助其外缘20与形成在副车架110上的止挡结构140接触。如果出现损坏情况,即沿长孔120的纵向的负载高于所允许的最大力,那么垫片10有针对性的失效,这又引起底盘控制臂130的移位。通过这种此时驾驶员可感知到的车轮外倾调节或轮距调节,使驾驶员获得需要修车信号。附图标记列表10 垫片12 基体14 外段16 通孔18材料削弱部20 外缘22连接片100支承装置110第一支承件/副车架120 长孔130第二支承件/控制臂140止挡结构N法向方向FM最大力。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片状的基体(12)和穿透所述基体(12)的通孔(16)的垫片(10),其特征在于,片状的所述基体(12)具有外段(14),其中所述外段(14)构造成在一预定的、垂直于所述基体(12)的法向方向(N)作用的最大力(FM)被超出时所述外段(14)先于所述基体(12)破裂或塑性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2)和所述外段(14)由不同的材料构成,所述外段(14)的材料在垂直于法向方向(N)的方向上具有比所述基体(12)的材料低的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2)和所述外段(14)由不同的材料构成,所述外段(14)具有材料削弱部(18)。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垫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2)和所述外段(14)以形状锁合和/或材料结合和/或力锁合的方式相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2)和所述外段(14)一体形成,其中,所述外段(14 )具有材料削弱部(18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垫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6)离心偏置地设置在所述基体(12)中。7.一种支承装置(100),该支承装置用于在第二支承件(130)上支承第一支承件(110),其中所述第一支承件(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片状的基体(12)和穿透所述基体(12)的通孔(16)的垫片(10),其特征在于,片状的所述基体(12)具有外段(14),其中所述外段(14)构造成在一预定的、垂直于所述基体(12)的法向方向(N)作用的最大力(FM)被超出时所述外段(14)先于所述基体(12)破裂或塑性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莫洛克HJ·朗霍夫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