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附剂制备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CO2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CO2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其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上升已经引起很大关注。大气中的CO2含量已经从工业革命前的300ppm上升到400ppm。此外,严格控制室内(特别是密闭空间,如宇宙飞船、太空舱、潜艇等)中由人体新陈代谢、机械运作等产生的CO2浓度至关重要。因此,CO2的捕集历年来都是研究的重点。与吸收法和膜分离法等方法相比,吸附法具有能耗低、适应性强、使用周期长、无腐蚀等优点,被认为是较有应用前景的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在多孔基底上引入有机胺作为CO2吸附剂是个很有希望的方法,这种方法获得的吸附剂吸附量高,选择性强。氨基化合物修饰多孔材料通常由浸溃法和化学嫁接法制得。浸溃法制备的吸附剂存在热稳定性低、堵塞孔道以及分散性差等问题。而嫁接法制备的吸附剂则能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此外,对于碳材料,化学嫁接法首先需要通过氧化等方法在多孔材料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传统的方法是使用强酸氧化剂来酸化多孔材料,制备工艺复杂、效率低、且需要消耗大量的酸和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CO2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用气相氧化方法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氧化,然后将有机胺嫁接到氧化的碳纳米管表面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CO2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用气相氧化方法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氧化,然后将有机胺嫁接到氧化的碳纳米管表面制备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纳米管的CO2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纳米管为介孔性材料,孔径范围为8 50 n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纳米管的CO2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相氧化为用O2与N2的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氧化性气体氧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纳米管的CO2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胺为3-氨丙基二乙氧基娃烧、N-[3_ (二甲氧基娃烧)丙基]乙二胺或N-[3_ (二甲氧基娃烧)丙基]二乙烯二胺。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乐成,胡惠蓉,杨彬,张兴旺,李中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