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53437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4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纵向整形装置,设置在降板传送机与码垛机之间,以该降板传送机传送方向为纵向,该纵向整形装置包括二滑轨、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所述二滑轨沿纵向延伸设置,均包括水平部和连接在该水平部两端的提升部,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横向跨置在二滑轨之间,该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二滑轨相配合的滑轮,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设有用于带动它们沿所述滑轨作相互同步靠拢或分离的调节机构;本新型使用中配合现有横向预整形装置,对降板传送机传送来的托板上的砖进行完全靠拢式的预整形,以利于后续码夹头对砖的可靠又平稳抓取,实现真正有效的码垛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砖成型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应用在码垛机之前并对砖进行纵向预整形的纵向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砌块砖(以下简称砖)在养护完成后,一般由子车将其从养护窑中叉出来,再由母车载着子车行至设置于子车轨道上的降板传送机上,再由降板传送机将子车上带有砖的托板承接下来,并依次送至码垛机下方,最后再由码垛机的码夹头将砖抓起进行码垛。由于砖在脱模时,每块托板上的各块砖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为了防止码夹头抓取砖时砖掉落下来,因此码夹头在抓起托板上的砖时,该码夹头会先将托板上的砖横向靠拢在一起进行横向整形,待整形完成后,该码夹头才能将砖抓起。但是,此时下一块托板上的砖已经在降板传送机的起始位置等待,其必须等待上一块托板上的砖被码垛好了,才能将被送至码垛机下方并进行整形和码垛,由于横向整形需等待时间,从而具有工作效率低的问题。针对所述问题,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预整形装置(申请号为CN201020637638.3),其设置在降板传送机的起始位置处,对到达该降板传送机的载有砖的托板进行横向(垂直于降板传送机的传送方向)预整形,从而解决了横向整形等待时间问题。但此时托板上的各块砖纵向之间仍具有一定的间距,码夹头抓取砖时砖仍有可能会掉落,为了使码垛机对降板传送机传送来的托板上的砖进行真正有效地直接码垛,本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纵向整形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纵向整形装置,其设置在降板传送机与码垛机之间,对待码垛的砖进行纵向整形,以解决码垛时砖可能掉落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纵向整形装置,设置在降板传送机与码垛机之间,以该降板传送机传送方向为纵向,该纵向整形装置包括二滑轨、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所述二滑轨沿纵向延伸设置,均包括水平部和连接在该水平部两端的提升部,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横向跨置在二滑轨之间,该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二滑轨相配合的滑轮,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设有用于带动它们沿所述滑轨作相互同步靠拢或分离的调节机构。上述调节机构为一沿纵向延伸设置的气缸机构,该气缸机构的缸体及活塞杆端部分别连接在上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上。上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各包括相互垂直的夹持部和连接部,该连接部供所述气缸机构的缸体及活塞杆端部连接,滑轮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该两端的滑轮均设有至少两个并且同一高度沿纵向排列设置。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一种纵向整形装置,设置在降板传送机与码垛机之间,初始时,由调节机构控制动作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分离,借由滑轮和提升部配合,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翘起,之后载有砖的托板沿降板传送机的传送方向输送至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控制调节机构动作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逐渐下降恢复相对设置并且逐渐靠拢以缩小二者间距离,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即会推挤托板上的砖,并使得托板上的砖纵向上能相互紧靠,从而达到纵向预整形的目的,使用中配合现有横向预整形装置,对降板传送机传送来的托板上的砖进行完全靠拢式的预整形,以利于后续码夹头对砖的可靠又平稳抓取,实现真正有效的码垛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标号说明滑轨 I水平部11提升部 12第一夹板2夹持部 21连接部22第二夹板 3夹持部31连接部 32滑轮4调节机构 5缸体51活塞 杆 52降板传送机6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2所示为本新型涉及的一种纵向整形装置,设置在降板传送机与码垛机之间,以降板传送机6传送方向为纵向(如图1所示箭头方向),纵向整形装置包括二滑轨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及调节机构5。二滑轨I在降板传送机6的两侧纵向延伸设置,二滑轨I均包括有水平部11和连接在该水平部11两端的弧形过渡的提升部12。所述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横向跨置在二滑轨I之间,该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的两端均设有滑轮4,滑轮4对应镶嵌在二滑轨I的滑槽内,并且能沿该二滑轨I来回滑动。调节机构5设在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之间,用于带动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沿所述滑轨I作相互同步靠拢或分离动作,相互同步靠拢动作为整形动作,滑轮4在水平部11内,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在低位并呈相面对状态,相互分离动作为整形后的恢复动作,滑轮4进入提升部12内,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在高位并呈提升或翘起状态,供整形后的托板(图中未示出)上的砖7输送出,以及待整形的下一托板上的砖输送入。作为调节机构5的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其为一沿纵向延伸设置的气缸机构,包括有缸体51及活塞杆52,缸体51及活塞杆52的端部分别连接在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上,由此根据力的相互作用,随着活塞杆52的伸缩动作,带动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作同步靠拢或分离;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板2包括相互垂直的夹持部21和连接部22,第二夹板3包括相互垂直的夹持部31和连接部32,二夹持部21、31相面对设置,且低位时,二夹持部21、31的下边沿高于置于降板传送机上的托板的位置并低于托板上的砖的位置,二连接部22、32相面对设置,缸体51及活塞杆52的端部分别连接在二连接部22、32上,二连接部22、32两端的滑轮4均设有至少两个(图中为两个),该至少两个滑轮4在同一高度沿纵向排列设置,由此当滑轮4滑入提升部12时,对应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呈向外翘起状态;为了避免气缸机构作上下移位调节,气缸机构和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间的连接点的位置,在纵向方向上处于最外两侧滑轮4对应的位置之间。由此本新型纵向整形装置,初始时,由调节机构5控制动作使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相互分离,借由滑轮4和提升部12配合,使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均翘起,之后载有砖7的托板(图中未示出)沿降板传送机6的传送方向输送至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之间,控制调节机构5动作使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逐渐下降恢复相对设置并且逐渐靠拢以缩小二者间距离,该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即会推挤托板上的砖7,并使得托板上的砖7纵向上能相互紧靠,从而达到纵向预整形的目的,使用中配合现有横向预整形装置,对降板传送机传送来的托板上的砖进行完全靠拢式的预整形,以利于后续码夹头对砖的可靠又平稳抓取,实现真正有效的码垛作用。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纵向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降板传送机与码垛机之间,以该降板传送机传送方向为纵向,该纵向整形装置包括二滑轨、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所述二滑轨沿纵向延伸设置,均包括水平部和连接在该水平部两端的提升部,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横向跨置在二滑轨之间,该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二滑轨相配合的滑轮,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设有用于带动它们沿所述滑轨作相互同步靠拢或分离的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向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降板传送机与码垛机之间,以该降板传送机传送方向为纵向,该纵向整形装置包括二滑轨、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所述二滑轨沿纵向延伸设置,均包括水平部和连接在该水平部两端的提升部,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横向跨置在二滑轨之间,该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二滑轨相配合的滑轮,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设有用于带动它们沿所述滑轨作相互同步靠拢或分离的调节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志昌傅清江王生劳章贤献陈鸿波许赫正傅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卓越鸿昌建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