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门的可调节支撑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204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门的可调节支撑底座,包括踏步台及固定设置于踏步台下的横梁,所述踏步台的上部设置有客车门支承件,所述横梁下设置有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穿过所述横梁和踏步台与所述客车门支承件螺纹连接,所述调整螺栓上还套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横梁面接触。将客车门的下转动轴改为可调节结构,车辆出厂时调整客车门高度至最合理位置,车辆使用一定时间后,客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上进行调整客车门的高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门的可调节支撑底座
技术介绍
系列轻型客车、公交的乘客门大多采用折叠乘客门,折叠乘客门上下均为转动轴,下侧转动轴除作为转轴外,还具有支撑乘客门的功用,下转动轴负重状况下频繁转动,容易造成下转动轴磨损,车辆使用一定时间后,乘客门后出现下垂现象,现大多数客车未解决乘客门下垂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客车门的可调节支撑底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车门的可调节支撑底座,包括踏步台及固定设置于踏步台下的横梁,所述踏步台的上部设置有客车门支承件,所述横梁下设置有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穿过所述横梁和踏步台与所述客车门支承件螺纹连接,所述调整螺栓上还套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横梁面接触并相互抵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螺母的个数为至少两个设置。本技术一种客车门的可调节支撑底座的制造方法及客车门的可调节支撑底座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为:现将客车门的下转动轴改为可调节结构,车辆出厂时调整客车门高度至最合理位置,车辆使用一定时间后,客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上进行调整客车门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客车门的可调节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一种客车门的可调节支撑底座的最佳实施方式所述客车门的可调节支撑底座,其包括踏步台I及固定设置于踏步台下I的横梁2,所述踏步台I的上部设置有客车门支承件3,所述横梁2下设置有调整螺栓4,所述调整螺栓4穿过所述横梁2和踏步台I与所述客车门支承件3螺纹连接,所述调整螺栓4上还套设有固定螺母5,所述固定螺母5与所述横梁面接触并相互抵顶。所述固定螺母5为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将客车门的下转动轴改为可调节结构,车辆出厂时调整客车门高度至最合理位置,车辆使用一定时间后,客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上进行调整客车门的高度。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门的可调节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步台及固定设置于踏步台下的横梁,所述踏步台的上部设置有客车门支承件,所述横梁下设置有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穿过所述横梁和踏步台与所述客车门支承件螺纹连接,所述调整螺栓上还套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横梁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门的可调节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步台及固定设置于踏步台下的横梁,所述踏步台的上部设置有客车门支承件,所述横梁下设置有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穿过所述横梁和踏步台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华周进芳王兴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