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进给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058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进给箱,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进给箱设于铣床一侧,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一侧设有手动进给手柄,所述多功能进给箱底部设有电机,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中部设有手柄a和手柄b,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一侧中下部设有加油螺塞,所述加油螺塞下部设有油窗,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上部设有前进按钮、停止按钮和后退按钮,所述多功能进给箱内部设有轴Ⅰ、轴Ⅱ和轴Ⅲ,所述轴Ⅰ、轴Ⅱ和轴Ⅲ由下至上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具有机动进给、快速移动、手动进给三种功能,机动进给及快速的启动、停止、进给方向由进给箱上按钮操纵,方便轻巧并且方向指示性强,安全不打手,稀油润滑,延长使用寿命,维护方便,故障率低,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进给箱
技术介绍
钻铣床或铣床的工作台进给机构历来都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并且维修困难的一套集中传动装置,近十年来兴起了三坐标分别传动的独立传动方案,这种方案具有结构简化,制造维修方便的优点,也有利于数控化升级。应运而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独立进给箱,台湾还专门开发了特殊的进给器。综观这些进给箱普通存在功能不足,操纵不太方便,通用性较差的缺点,有部分进给箱功能较好但成本较高;进给器(POWER)使用较方便,但缺点是功率太低,结构刚性太差,只用于宝塔铣或轻型钻铣床等不追求高生产率的轻切削场合,切削力稍大一点就会损坏,用户很难维修。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进给箱。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进给箱,该多功能进给箱设于铣床一侧,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一侧设有手动进给手柄,所述多功能进给箱底部设有电机,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中部设有手柄a和手柄b,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一侧中下部设有加油螺塞,所述加油螺塞下部设有油窗,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上部设有前进按钮、停止按钮和后退按钮,所述多功能进给箱内部设有轴1、轴II和轴III,所述轴1、轴II和轴III由下至上平行设置,所述轴III一端连接有丝杆,所述轴III另一端连接有手动进给手柄,所述轴III与手动进给手柄的连接处设有弹性装置,所述轴III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一侧设有空套齿轮a,所述齿轮另一侧设有固定齿轮a,所述轴II 一侧设有固定齿轮b,所述轴II另一侧设有固定齿轮b,所述空套齿轮b内侧设有固定齿轮C,所述固定齿轮C与固定齿轮b之间设有滑移齿轮,所述轴I 一侧设有齿轮组,所述轴I另一侧设有空套齿轮C,所述齿轮组与空套齿轮C之间设有蜗轮,所述蜗轮底部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电机相联动,所述多功能进给箱底端设有放油螺塞。所述手柄a位于手柄b上方。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所述固定齿轮a、固定齿轮b和固定齿轮c均通过手柄a操纵,所述滑移齿轮通过手柄b操纵。本技术的优点是:具有机动进给、快速移动、手动进给三种功能,可设计为多种进给量并有足够快的快速移动速度,机动进给及快速的启动、停止、进给方向由进给箱上按钮操纵,方便轻巧并且方向指示性强,手动进给的手轮可以直动弹出,安全不打手,稀油润滑,延长使用寿命,维护方便,故障率低,成本低,可以作为功能部件而组成专业化生产,多功能进给箱还设有用于稀油润滑的加油、放油螺塞和观察油面位置的油窗,使用便捷。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横向剖视图。其中:1、多功能进给箱,2、手动进给手柄,3、电机,4、手柄a,5、手柄b,6、加油螺塞,7、油窗,8、前进按钮,9、停止按钮,10、后退按钮,11、轴I,12、轴II,13、轴III,14、丝杆,15、弹簧,16、齿轮,17、空套齿轮a,18、固定齿轮a,19、固定齿轮b,20、空套齿轮b,21、固定齿轮C,22、滑移齿轮,23、齿轮组,24、空套齿轮C,25、蜗轮,26、蜗杆,27、放油螺塞。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进给箱,该多功能进给箱I设于铣床一侧,多功能进给箱I 一侧设有手动进给手柄2,多功能进给箱I底部设有电机3,多功能进给箱I中部设有手柄a4和手柄b5,手柄a4位于手柄b5上方,多功能进给箱I 一侧中下部设有加油螺塞6,加油螺塞6下部设有油窗7,多功能进给箱I上部设有前进按钮8、停止按钮9和后退按钮10,多功能进给箱I内部设有轴I 11、轴II 12和轴III 13,轴I 11、轴II 12和轴III 13由下至上平行设置,轴III 13 一端连接有丝杆14,轴III 13另一端连接有手动进给手柄2,轴III13与手动进给手柄2的连接处设有弹簧15,轴III13上设有齿轮16,齿轮16 —侧设有空套齿轮al7,齿轮16另一侧设有固定齿轮al8,轴II 12—侧设有固定齿轮bl9,轴II 12另一侧设有固定齿轮bl9,空套齿轮b20内侧设有固定齿轮c21,固定齿轮c21与固定齿轮bl9之间设有滑移齿轮22,轴I 11 一侧设有齿轮组23,轴I 11另一侧设有空套齿轮c24,齿轮组23与空套齿轮c24之间设有蜗轮25,蜗轮25底部设有蜗杆26,蜗杆26与电机3相联动,固定齿轮al8、固定齿轮b 19和固定齿轮c21均通过手柄a4操纵,滑移齿轮22通过手柄b5操纵,多功能进给箱I底端设有放油螺塞27。本技术的优点是:具有机动进给、快速移动、手动进给三种功能,可设计为多种进给量并有足够快的快速移动速度,机动进给及快速的启动、停止、进给方向由进给箱上按钮操纵,方便轻巧并且方向指示性强,手动进给的手轮可以直动弹出,安全不打手,稀油润滑,延长使用寿命,维护方便,故障率低,成本低,可以作为功能部件而组成专业化生产,多功能进给箱还设有用于稀油润滑的加油、放油螺塞和观察油面位置的油窗,使用便捷。本技术的多功能进给箱工作原理:卧装的立式电机转速经蜗轮减速传至轴I 11上与蜗轮25组合一体的齿轮组23,再分两路传动经II轴12传至III轴13,轴I 11左边一路由轴II 12滑移齿轮22获得三种不同速度经固定齿轮bl9和空套齿轮b20减速传动而获得三种进给量,轴I 11右边经空套齿轮c21和轴II 12上的固定齿轮c21两次增速后传至轴III 13及丝杆14而获得快速移动,轴I 11固定不动;轴111 13上带有侧齿的齿轮16向左滑移与空套齿轮al7结合则接通输出工进,向右滑移与轴II 12上空套齿轮b20啮合则使轴III13输出快进,如齿轮16处于的中间位置而与轴II 12传动脱开时,将手动进给手柄2推进使侧齿啮合则可手动进给,将手松开则自动弹出手轮,不致于因机动时轴III 13旋转带动手轮、手把而打手,以上是用在工作台纵向(X向)进给的,当工作台横向(Y向)进给使用时,只需另制一箱体改换电机安装方向及手柄位置就可以了,其内部传动件及外部操纵件全部可以通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进给箱,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进给箱设于铣床一侧,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一侧设有手动进给手柄,所述多功能进给箱底部设有电机,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中部设有手柄a和手柄b,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一侧中下部设有加油螺塞,所述加油螺塞下部设有油窗,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上部设有前进按钮、停止按钮和后退按钮,所述多功能进给箱内部设有轴Ⅰ、轴Ⅱ和轴Ⅲ,所述轴Ⅰ、轴Ⅱ和轴Ⅲ由下至上平行设置,所述轴Ⅲ一端连接有丝杆,所述轴Ⅲ另一端连接有手动进给手柄,所述轴Ⅲ与手动进给手柄的连接处设有弹性装置,所述轴Ⅲ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一侧设有空套齿轮a,所述齿轮另一侧设有固定齿轮a,所述轴Ⅱ一侧设有固定齿轮b,所述轴Ⅱ另一侧设有固定齿轮b,所述空套齿轮b内侧设有固定齿轮c,所述固定齿轮c与固定齿轮b之间设有滑移齿轮,所述轴Ⅰ一侧设有齿轮组,所述轴Ⅰ另一侧设有空套齿轮c,所述齿轮组与空套齿轮c之间设有蜗轮,所述蜗轮底部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电机相联动,所述多功能进给箱底端设有放油螺塞。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进给箱,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进给箱设于铣床一侧,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一侧设有手动进给手柄,所述多功能进给箱底部设有电机,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中部设有手柄a和手柄b,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一侧中下部设有加油螺塞,所述加油螺塞下部设有油窗,所述多功能进给箱上部设有前进按钮、停止按钮和后退按钮,所述多功能进给箱内部设有轴1、轴II和轴III,所述轴1、轴II和轴III由下至上平行设置,所述轴III一端连接有丝杆,所述轴III另一端连接有手动进给手柄,所述轴III与手动进给手柄的连接处设有弹性装置,所述轴III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一侧设有空套齿轮a,所述齿轮另一侧设有固定齿轮a,所述轴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豫康何发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西马特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