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琴专利>正文

具安全便利的抛光砂带机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17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安全便利的抛光砂带机调整结构,其主要包含一机架,该机架两侧结合支撑装置向后延伸,支撑装置是由一支撑杆与一固定于座板上的导套呈内外套合,支撑杆前段周缘设置具螺孔的相对两固定片,供两手旋螺栓螺结,抵撑于座板顶面,支撑杆周缘于两固定片后侧穿套一辅助支撑片体,该辅助支撑片体是固定于座板后端;藉此,而可在两手旋螺栓及辅助支撑片体的作用下,由机台前侧简易方便调整从动轮角度,并于调整后形成稳固定位。(*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抛光加工设备,尤指一种可简易调整从动轮角度并保持稳固定位,俾具有较佳安全便利性的抛光砂带机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产业界对物品表面处理所使用的抛光机,主要依用途不同概分为抛光砂带机与抛光布轮机两大类,其中抛光砂带机因具有较宽广的使用功能,所以在产业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即为一种习知的抛光砂带机结构,其主要包含具传动轴101及驱动马达102的机架10,并由传动轴101提供主动轮20装设,及由机架10侧面结合一支撑装置30向后延伸凸出,该支撑装置30是由一支撑杆301与一导套302呈内外套合,支撑杆301上固结有一固定座303,配合支撑杆301上所设的一活动座304与支撑座305藉连杆306结合,于支撑座305上装设有从动轮307,该从动轮307与主动轮20间圈绕一抛光用的砂带40,另于固定座303上设有一调整杆308,其调整杆308的末端制压活动座304一侧肩部,活动座304的另一侧肩部与固定座303间套设一张力弹簧309,并在固定座303侧面螺设有一固定杆,得对调整杆308压迫定位,而能在调整杆308的旋转及张力弹簧309的作用下,使活动座304作左右偏摆,进而使支撑座305同动来带动从动轮307调整角度者。然,该习知抛光砂带机结构于实际应用时,虽可达到简易调整从动轮307角度,以使砂带40保持平顺回旋,然其乃具有以下未臻理想的缺点及待改善1.其是藉调整杆308末端制压活动座304一侧肩部,及张力弹簧309弹抵活动座304另侧肩部,使活动座304达到固定,因而当进行抛光加工时,易因张力弹簧309的伸缩特性,致使从动轮307产生摆动,进而造成砂带40无法平顺进行运转,而缩短砂带40使用寿命及影响加工品质。2.其调整杆308是设置于机台后段,因而当欲调整从动轮307角度时,操作人员必需前后来回调整、校正,以致造成操作人员时间的浪费及安全上的顾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安全便利的抛光砂带机调整结构,该具安全便利的抛光砂带机调整结构使支撑杆及从动轮能保持稳固的定位、操作人员调整从动轮的角度时很方便。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安全便利的抛光砂带机调整结构,其主要包含一机架,该机架设置有一传动轴及一驱动马达,传动轴两端装设主动轮,机架两侧结合支撑装置向后延伸,该支撑装置是由一支撑杆与一导套呈内外套合,导套前端穿设一结合手轮的调整螺杆与支撑杆螺合,支撑杆后段结合一调整机构及一轮座枢设从动轮,导套是固定于一座板上,支撑杆前段周缘设置具螺孔的相对两固定片,供两手旋螺栓螺结,而抵撑于上述座板顶面,支撑杆周缘于两固定片后侧穿套一辅助支撑片体,该辅助支撑片体是固定于上述座板后端,而可在两手旋螺栓及辅助支撑片体的作用下,使支撑杆作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进而使轮座同动来带动从动轮简易调整角度。手旋螺栓的杆身套设有弹簧。两手旋螺栓是以上下错开形态螺结于支撑杆的两固定片。辅助支撑片体是以锁结方式固定于座板后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其是藉由两手旋螺栓配合辅助支撑片体形成三点支撑,因而当进行抛光加工时,可令支撑杆及从动轮保持稳固的定位,而不虞因抛光砂带机的运作致使从动轮产生摆动的情形,进而可确保砂带的运转平顺,砂带使用寿命延长及加工品质提升;2.其由调整螺杆进行支撑杆的伸缩调整时,可藉支撑杆周缘的两固定片受限于辅助支撑片体阻挡,形成限位作用,避免一不小心调整过头致使支撑杆连同轮座及从动轮掉落,而具有较佳的使用安全性及便利性;3.其调整装置是设置于机台前段,因而操作人员站立于机台前侧即可简易进行调整,并且可一边调整一边校正,而得以节省调整时间及确保操作人员安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习知抛光砂带机的侧视剖面图。图2是习知抛光砂带机调整杆所在部位的调整动作示意图。图3是习知抛光砂带机从动轮所在部位的调整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的侧视组合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手旋螺栓所在部位的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从动轮所在部位的剖面图。图9是本技术手旋螺栓所在部位的调整动作示意图一。图10是本技术从动轮所在部位的调整动作示意图一。图11是本技术手旋螺栓所在部位的调整动作示意图二。图12是本技术从动轮所在部位的调整动作示意图二。图1和图2中10机架 101传动轴102驱动马达 20主动轮30支撑装置 301支撑杆302导套 303固定座304活动座 305支撑座306连杆 307从动轮308调整杆 309弹簧 40砂带本技术的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中1机架 11传动轴12驱动马达 2主动轮3支撑装置 31支撑杆311螺孔 32导套33座板 34调整螺杆341手轮 35固定片351螺孔 36手旋螺栓361弹簧 37支撑片体38调整机构 39轮座4从动轮 5砂带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一种具安全便利的抛光砂带机调整结构,其主要包含一机架1,该机架1设置有一传动轴11及一驱动马达12,传动轴11两端各装设一主动轮2,机架1两侧各结合一支撑装置3向后延伸凸出,该支撑装置3是由一支撑杆31与一导套32呈内外套合,导套32是固定于一座板33上,导套32前端穿设一结合手轮341的调整螺杆34与支撑杆31前端面的螺孔311螺合,而可由调整螺杆34旋转驱动支撑杆31前后位移,支撑杆31前段周缘以焊接方式设置具螺孔351的相对两固定片35,供杆身套设弹簧361的两手旋螺栓36以上下错开形态螺结,而抵撑于上述座板33顶面,再者支撑杆31周缘于两固定片35后侧穿套一辅助支撑片体37,该辅助支撑片体37是以锁结方式固定于上述座板33后端,支撑杆31后段结合一调整机构38及一轮座39枢设从动轮4,主动轮2与从动轮4间圈绕一抛光用的砂带5。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如图9、图10调整动作示意图一及图11、图12调整动作示意图二所示,其欲调整从动轮4的角度时,藉由两手旋螺栓36以对应方式上、下螺旋调整,并配合辅助支撑片体37的抵撑,而使支撑杆31作适当角度的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进而使轮座39同动来带动从动轮4调整角度,并且于调整后藉由两手旋螺栓36配合辅助支撑片体37形成三点支撑,令支撑杆31及从动轮4保持稳固定位,在实际使用中为保持支撑杆31及从动轮4更稳固,可再在导套32上螺设一螺栓紧顶支撑杆31,而不虞有从动轮4产生摆动的情形。权利要求1.一种具安全便利的抛光砂带机调整结构,其主要包含一机架,该机架设置有一传动轴及一驱动马达,传动轴两端装设主动轮,机架两侧结合支撑装置向后延伸,该支撑装置是由一支撑杆与一导套呈内外套合,导套前端穿设一结合手轮的调整螺杆与支撑杆螺合,支撑杆后段结合一调整机构及一轮座枢设从动轮,其特征是导套是固定于一座板上,支撑杆前段周缘设置具螺孔的相对两固定片,供两手旋螺栓螺结,而抵撑于上述座板顶面,支撑杆周缘于两固定片后侧穿套一辅助支撑片体,该辅助支撑片体是固定于上述座板后端,而可在两手旋螺栓及辅助支撑片体的作用下,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安全便利的抛光砂带机调整结构,其主要包含一机架,该机架设置有一传动轴及一驱动马达,传动轴两端装设主动轮,机架两侧结合支撑装置向后延伸,该支撑装置是由一支撑杆与一导套呈内外套合,导套前端穿设一结合手轮的调整螺杆与支撑杆螺合,支撑杆后段结合一调整机构及一轮座枢设从动轮,其特征是:导套是固定于一座板上,支撑杆前段周缘设置具螺孔的相对两固定片,供两手旋螺栓螺结,而抵撑于上述座板顶面,支撑杆周缘于两固定片后侧穿套一辅助支撑片体,该辅助支撑片体是固定于上述座板后端,而可在两手旋螺栓及辅助支撑片体的作用下,使支撑杆作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进而使轮座同动来带动从动轮简易调整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全裕
申请(专利权)人:洪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