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瑞麟专利>正文

便利厨余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6684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利厨余桶结构,其包括筒体、活门组成和控制机构。筒体呈中空并且具有相对的二开口。活门组成包含多个叶片和一掣动机构,叶片设置于筒体的一开口且常态地遮蔽此开口。每一叶片以旋转的关系枢接于筒体开口的端缘,掣动机构驱动此些叶片旋转至一开启位置,以显露出筒体的开口。控制机构设置于筒体上,以控制掣动机构驱动叶片动作。使用者在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利厨余桶时,可通过控制机构来轻易地控制叶片的开启,以移除桶中的厨余垃圾。(*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的收集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厨余桶结构。
技术介绍
厨余垃圾是一种具备多项用途的回收垃圾,对一个现代化国家而言,将厨余垃圾 妥善处理、回收再利用,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厨余回收制度实施后,每个家庭都需要将食用 剩余的饭菜、果皮菜渣等有机废物先行集中,再待回收车收取或于某定点放置回收。现在,有些人是用塑料袋装,也有人是用专用的厨余桶,以先行收集厨余。使用塑料袋的缺点是塑料袋容易被东西刺破,提着到回收桶时容易造成馊水四处 滴,很不卫生。并且,由于塑料袋并无法一并丢入回收桶中,因此将塑料袋中的厨余移至回 收桶时,容易将厨余四处洒落或者手容易去沾到厨余。再者,在移除厨余后,装过厨余的塑 料袋随即丢弃,造成资源的浪费。市面上常见的厨余桶,构造通常十分简单,大多仅具备一筒体与一盖体,筒体内部 的空间可以容置厨余,使用后再以盖体盖合于筒体顶部。而使用厨余桶仍必须将桶中的厨 余倾倒至回收桶中,此时手容易去沾到厨余。因此,目前的厨余收集容器均不便于移除厨余。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利厨余桶结构,借以解决现 有技术所存在的厨余收集及倾倒不方便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揭露一种便利厨余桶结构,包括筒体、活门组成和控 制机构。筒体呈中空并且具有相对的二开口。活门组成包含多个叶片、一掣动机构、一控制机构。多个叶片设置于筒体的一开口且常态地遮蔽此开口。于此,每一叶片以旋转的关 系枢接于筒体开口的端缘。掣动机构可驱动该多个叶片旋转至一开启位置,以显露出筒体的开口。控制机构设置于筒体上。控制机构可控制掣动机构进行此些叶片的驱动。上述的便利厨余桶结构,其中,掣动机构包括定位件、一个或多个弹性件和多个驱 动件。定位件活动式设置在筒体上。每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定位件上,且另一端固定于筒体上。每一叶片对应该多个驱动件中的至少一个。每一驱动件设置在定位件与对应的叶片之间且由定位件向对应的叶片延伸。其中,当定位件与控制机构卡合时,每一弹性件呈现拉伸状态。而当控制机构释放 定位件时,定位件因弹性件的拉力朝向叶片移动,并带动驱动件推抵对应的叶片,以使叶片旋转至开启位置。上述的便利厨余桶结构,其中,控制机构包括卡合件、连动组件和按压开关。卡合件活动式设置在筒体上,并且与掣动机构的定位件卡合。连动组件设置在卡合件和按压开关之间,且固定于卡合件上。当按压开关被按压时,按压开关推动连动组件,以使连动组件带动卡合件释放定 位件。上述的便利厨余桶结构,其中,便利厨余桶还包括握把。握把设置于筒体外侧。并 且,按压开关可设置于握把上。上述的便利厨余桶结构,其中,便利厨余桶还包括闭合辅助机构。闭合辅助机构套 合在叶片相对于筒体的另一侧上,以致使叶片保持闭合。上述的便利厨余桶结构,其中,便利厨余桶还包括承接桶。承接桶具有直径小于或 等于闭合辅助机构的直径的一开口。承接桶可提供筒体经由闭合辅助机构放置于承接桶的 开口上。综上所述,使用者在使用根据本技术的便利厨余桶时,可通过控制机构来轻 易地控制叶片的开启,以移除桶中的厨余垃圾。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 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A、图IB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便利厨余桶结构的分解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便利厨余桶结构的于叶片闭合状态下的截面 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便利厨余桶结构的于叶片开启状态下的截面 图;图4A、图4B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便利厨余桶结构的于叶片开启状态下 的截面放大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便利厨余桶结构的于叶片闭合状态下的俯视 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便利厨余桶结构的于叶片开启状态下的俯视 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便利厨余桶结构的分解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便利厨余桶结构的示意图;及图9为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便利厨余桶结构分解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 收集桶110 筒体IlOa 开口IlOb 开口IlOc 凸缘4[0044112外壁[0045112a孔洞[0046114外罩[0047116枢接结构[00481171上档环[00491172下档环[0050118止檔片[0051130活门组成[0052132叶片[0053134凸起[00541341导引沟[00551342第一终端[00561343第二终端[0057136枢接结构[0058140掣动机构[0059142定位件[0060142a孔洞[0061144弹性件[0062146驱动件[0063150控制机构[0064152卡合件[00651522凸出部[00661523圈环[00671524圈环[0068154连动组件[00691542位移件[00701544连结件[0071156按压开关[0072160握把[0073170盖体[0074200闭合辅助机构[0075220第一支撑件[0076240第二支撑件[0077260滑轮[0078300承接桶[0079300a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5参照图1A、图IB至图9,厨余桶结构,包括一收集桶100。此收集桶100包括筒体110、活门组成130和控制机构150。筒体110呈中空且具有相对的二开口 110a、110b。活门组成130包含多个叶片132和掣动机构140。此些叶片132设置于筒体110的同一开口 IlOa上。由外侧观之,此些叶片132常 态地遮蔽所设置的开口 110a。每一叶片132以可旋转的关系枢接于筒体110于开口 IlOa的端缘。换言之,每一 叶片132与筒体110相互邻接的边缘可形成有相互匹配的枢接结构116、136。并且,此枢接 结构136可形成在叶片132边缘的中段处。掣动机构140驱动叶片132旋转至开启位置,以显露出筒体110的开口 110a。控制机构150设置于筒体110上以控制掣动机构140进行叶片132的驱动。掣动机构140可包括定位件142、一个或多个弹性件144和多个驱动件146,驱动 件146前端呈U字型。定位件142可动式设置在筒体110上。于此,定位件142可以套环形式套合在筒 体110上。每一弹性件144的一端固定于定位件142上,且每一弹性件144的另一端固定于 筒体110上。每一叶片132对应一个或多个驱动件146。其中,每一叶片132邻接筒体110的边缘可具有一凸起134,并且此凸起134与叶 片132的内壁形成有一导引沟1341,导引沟1341具有第一终端1342及第二终端1343。每一驱动件146设置在定位件142与对应的叶片132之间,并且每一驱动件146由 定位件142向对应的叶片132延伸至叶片132的内壁与凸起134所形成的导引槽1341中。当定位件142与控制机构150卡合时,每一弹性件144呈现拉伸状态。此时,每一 驱动件146的前端恰可勾扣于导引槽1341的第二终端1343内,使叶片132呈相互闭合状 态,以遮蔽所设置的筒体110的开口 110a,如图2、图4A、图4B及图5所示。当控制机构150释放定位件142时,定位件142因每一弹性件144的拉力而顺着 筒体Iio的表面朝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利厨余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筒体,呈中空并且具有相对的二开口;一活门组成,包含:多个叶片、一掣动机构、一控制机构,所述多个叶片设置于该筒体的该二开口中之一遮蔽该开口,每一该叶片以旋转的关系枢接于该筒体该开口的端缘;所述掣动机构,用以驱动该多个叶片旋转至一开启位置,以显露出该开口;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该筒体上,用以控制该掣动机构进行该多个叶片的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麟
申请(专利权)人:陈瑞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