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用电极及其利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3811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具备过充电时可降低或截断电流的导电性中间层的电池用电极中,谋求薄膜电阻的降低和气体产生量的降低。电池用电极(12),具备介于集电体(122)和活性物质层(124)之间,具有导电性粒子(50)和粘合剂(60)的导电性的中间层(123)。导电性粒子(50)的质量比例大于等于粘合剂(60)的质量比例。导电性粒子(50)的粒径分布,具有:在第1粒径值具有峰的第1粒径分布区域;和在比所述第1粒径值大的第2粒径值具有峰的第2粒径分布区域。粒径属于所述第2粒径分布区域的导电性粒子(52)占中间层(123)的质量比例为10%~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用电极、该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电池用电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例如,作为被搭载在利用电力作为驱动源的车辆上的电源、或被搭载在个人计算机和便携终端等的电气制品等上的电源,其重要性不断提高。特别是重量轻且可得到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作为可很好地用作车辆搭载用高输出功率电源的电池受到期待。作为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相关的技术文献可举出专利文献I 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可适当地充电,但如果过量地充电则会变为高温。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的集电体与活性物质含有层(以下,称为活性物质层)之间,设置在过充电时变化为高电阻体的导电性中间层。根据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在过充电时导电性中间层的电阻增加,电流的流动被降低或截断。因此,可阻止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进一步的温度上升。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2000-16420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2009-17654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2009-1701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导电性中间层含有导电材料,具有导电性,但具有一定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池用电极,具备: 金属制的集电体; 形成于所述集电体上,具有导电性粒子和粘合剂的导电性的中间层;和 形成于所述中间层上,具有电极活性物质的活性物质层, 在所述中间层中,所述导电性粒子的质量比例大于等于所述粘合剂的质量比例, 所述中间层中所含有的导电性粒子的粒径分布,具有:在第I粒径值具有峰的第I粒径分布区域;和在比所述第I粒径值大的第2粒径值具有峰的第2粒径分布区域, 粒径属于所述第2粒径分布区域的导电性粒子占所述中间层的质量比例为10% 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电极,所述第2粒径值为所述第I粒径值的2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用电极,在所述中间层中的所述导电性粒子与所述粘合剂的质量比为98:2 50:50。4.根据权利要求1 3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电极,所述导电性粒子为碳粒子。5.根据权利要求1 4的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畑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