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LMS专利>正文

多层光学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3343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19:58
提供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包括:上部光学片,具有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下部光学片,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以层叠形态设置,具有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第二构图;以及粘接层,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上述第二构图包含:光传输部,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以及埋入部,在上述光传输部的上部连续地连结,且至少一部分埋入到上述粘接层中;上述埋入部同上述粘接层相接的截面的周长,大于上述光传输部以连续的倾斜度向上部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的轨迹的周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光学片组件,更详细地说,涉及增加接合面积而提高耐久性的同时还提高灰度的多层光学片组件。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作为使用于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或电视机等的显示装置,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的需求逐渐扩大,其性能也逐年得到改善。作为非发光器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板,其结构上需要背光单元。背光单元由各种各样的光学系统构成。另外,为了提高灰度,背光单元使用周期性地排列的光学片。图1 (a)和I (b)是简要表示以往开发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 (a)和I (b)所不,背光单兀10包括光源1、反射板2、导光板3、扩散片4、第一光学片5和第二光学片6。上述光源I是产生可视光的元件,这样的光源I可选择性地使用发光二极管(LED)和冷阴极荧光灯(CCFL)等。从上述光源I发出的光入射到导光板3,在导光板3内部一边发生全反射一边行进,以小于临界角的入射角入射到导光板3内部表面的光不发生全反射而透过导光板3,所以在上侧和下侧分别射出光。`此时,上述反射板2反射向下侧射出的光,使其再次入射到导光板3中,从而提高光传输效率。上述扩散片4使通过上述导光板3的上表面射出的光发生扩散,从而实现灰度的均匀化、增大视场角,但通过扩散片4的光在垂直方向上的灰度降低。上述第一光学片5包括基底部5a和构图5b,其执行一次聚光和放出,使得从扩散片4入射的光发生折射而垂直地入射。此外,上述构图5b在基底部5a的上表面一体地形成,其具有能够使经由基底部5b入射的光发生朝向垂直方向的折射并射出的形状。一般情况下,上述构图的截面构成三角形形状,三角形的顶角通常为90度左右。而且,上述第二光学片6具有与第一光学片5相同的形状,为了提高在第一光学片5中进行了一次聚光的光的灰度而执行二次聚光并放出,这种情况下,第一光学片5和第二光学片6的周期、高度和折射率等可根据需要而不同。在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灰度,第一光学片5和第二光学片6可以具备以下结构,即上述第一光学片5的构图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光学片6的构图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地交叉配置,上述第一光学片5通过将在上述第二光学片6的基底部下表面涂敷的粘接层6a作为媒介物而粘接成一体。如果以涂敷在上述第二光学片6的下表面的粘接层6a作为媒介物使得第二光学片6和第一光学片5上下层叠地粘接,则上述第一光学片5的构图5b如图1 (b)所示,顶点部5c的一部分埋入到上述粘接层6a进行接触,从而接合成一体。但是,粘接强度由上述顶点部5c埋入到上述粘接层6c而实现接合的面积所确定,埋入上述粘接层6c内部的上述顶点部5c的面积有限度,因此存在接合强度由此降低的问题。如果上述第一光学片5和第二光学片6之间的接合强度降低,会发生上述第一光学片5和上述第二光学片6相互分离的剥离现象,存在成品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以往的多层光学片组件中存在的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在由一对构成的光学片的接合过程中,不仅增大接合面积而提高接合质量和耐久性,还能够利用接合区域中的光的折射,使得灰度降低实现最小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包括:上部光学片,具有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下部光学片,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以层叠形态设置,具有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第二构图;以及粘接层,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上述第二构图包含:光传输部,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以及埋入部,在上述光传输部的上部连续地连结,且至少一部分埋入到上述粘接层中;上述埋入部同上述粘接层相接的截面的周长,大于上述光传输部以连续的倾斜度向上部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的轨迹的周长。此外,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二构图的最下部与最上部之间,截面轨迹的导函数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不连续点。此外,也可以是,上述不连续点位于上述埋入部和上述光传输部的截面轨迹的分界处。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光传输部的截面轨迹由直线构成。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同上述粘接层相接的截面的轨迹由直线构成。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包含自上述光传输部向上方延伸的一对延伸面和连结上述一对延伸面之间的连结面。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具有与上述粘接层至少具有3个以上接触面的多角形截面。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连结面具有与上述下部光学片的下侧面平行的水平面。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连结面具备至少一个凹部。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连结面被实施产生粗糙面的表面处理。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延伸面相对于与上述下部光学片的下表面平行的下部水平面垂直地延伸,上述下部水平面自上述光传输部的端部水平地延伸。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具备自上述光传输部朝上部向上倾斜地延伸的一对延伸面,上述延伸面的上侧末端部相连接。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的最上部与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相接。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二构图具备相同的截面形状且沿着横向延伸而形成。此外,也可以是,上述上部光学片和上述下部光学片配置成使上述第一构图的延伸方向和上述第二构图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此外,也可以是,还包括反射偏振片,其配置成与上述下部光学片或上述上部光学片层叠的形态,根据从下部传输来的光的波长,选择性地使光透过。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粘接层是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表面或者与此相对置的上述下部光学片的上表面以点状形成的。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粘接层是在上述下部光学片的上述第二构图的表面或者与上述第二构图相对置的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表面以线状形成的。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粘接层是在上述下部光学片的上述第二构图的表面或者与上述第二构图相对置的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表面,以具有多个开放区域的网状形成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其包括:上部光学片,具有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下部光学片,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具有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第二构图;以及粘接层,形成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上述第二构图的横截面面积越向上部越变小,在其最下部与最上部之间具备倾斜度不连续地增加的一个以上不连续点。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二构图的折射率大于上述粘接层的折射率。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二构图包含:光传输部,在下部不埋入到上述粘接层且具有规定的倾斜度;以及埋入部,向上述光传输部的上部延伸,其至少一部分埋入到上述粘接层中。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具备向上部延伸的2个以上延伸面。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具备向上部延伸的一对延伸面,通过上述延伸面,其截面形成三角形。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上述粘接层的厚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其包括:上部光学片,具有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下部光学片,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具有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第二构图;以及粘接层,形成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上述第二构图具有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的形状,并且,该第二构图包含:光传输部,具有直线形态的截面;以及埋入部,自上述光传输部向上倾斜地连结并且呈直线形状。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具备自上述光传输部朝上部向上倾斜地延伸的一对延伸面,上述延伸面的上侧末端部相连接。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的截面形成为三角形。此外,也可以是,还包括反射偏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光学片,具有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下部光学片,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以层叠形态设置,具有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第二构图;以及粘接层,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上述第二构图包含:光传输部,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以及埋入部,在上述光传输部的上部连续地连结,且至少一部分埋入到上述粘接层中;上述埋入部同上述粘接层相接的截面的周长,大于上述光传输部以连续的倾斜度向上部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的轨迹的周长。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08 KR 10-2011-0130995;2012.06.25 KR 10-201.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光学片,具有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 下部光学片,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以层叠形态设置,具有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第二构图;以及 粘接层,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 上述第二构图包含:光传输部,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以及埋入部,在上述光传输部的上部连续地连结,且至少一部分埋入到上述粘接层中; 上述埋入部同上述粘接层相接的截面的周长,大于上述光传输部以连续的倾斜度向上部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的轨迹的周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构图的最下部与最上部之间,截面轨迹的导函数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不连续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不连续点位于上述埋入部和上述光传输部的截面轨迹的分界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光传输部的截面轨迹由直线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埋入部同上述粘接层相接的截面的轨迹由直线构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埋入部包含自上述光传输部向上方延伸的一对 延伸面和连结上述一对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池泓金荣一赵诚植李宇钟李泰濬金熹贞黄俊皖赵成民权五玄郑镇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MS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