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动式拆卸机构和应用该机构的自行车,一动式拆卸机构,设置在两个杆件之,包括:下连接板,其连接在下杆件的顶端,下连接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下连接板的第二端设置有一对下弯曲的钩部;上连接板,其连接在上杆件的底端,上连接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拆卸把,其为长条形状且设置有上销孔和下销孔,拆卸把位于所述一对凸起之间,第三销轴穿过上连接板上的圆孔和拆卸把的上销孔,第四销轴穿过上连接板上的长条孔和拆卸把的下销孔,且下连接板的钩部勾在第四销轴上;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拆卸把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杆件上,以向拆卸把施加远离竖梁的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拆卸机构只需一动,就可以实现装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动式拆卸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该一动式拆卸机构的便携式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作为环保便捷的出行方式,始终为人们所钟爱。传统的自行车特别容易丢失,并且不适于携带。因动需要提供一种便于拆卸折叠的自行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一动式拆卸机构和应用这种机构的便携式自行车,其不但能够提供便于拆卸,还能够最大可能利用折叠空间,折叠起来可以装在一个普通的背包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的自行车,其主体由碳素纤维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非常方便,只需要一个动作就能折叠的机械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两个杆件之间进行安装和拆卸的结构。为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动式拆卸机构,设置在两个杆件之间,其中,包括:下连接板,其连接在下杆件的顶端,下连接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下连接板的第二端设置有一对下弯曲的钩部;上连接板,其连接在上杆件的底端,上连接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且上连接板的第一端与下连接板的第一端枢接,上连接板的第二端设置有一对凸起,每个凸起上设置有一个圆孔和位于圆孔下方的一个长条孔;拆卸把,其为长条形状且设置有上销孔和下销孔,拆卸把位于所述一对凸起之间,第三销轴穿过上连接板上的圆孔和拆卸把的上销孔,第四销轴穿过上连接板上的长条孔和拆卸把的下销孔,且下连接板的钩部勾在第四销轴上;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拆卸把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杆件上,以向拆卸把施加远离竖梁的力。优选的是,所述的一动式拆卸机构,其中,下连接板中心设置有通孔,螺栓通过该通孔旋拧入下杆件中,以将下连接板与下杆件连接在一起;下连接板的第一端设置有通孔,上连接板的第一端也设置有通孔,上连接板的第一端扣在下连接板的第一端的外侧,销轴穿过下连接板第一端和上连接板第一端的通孔,形成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的枢接。优选的是,所述的一动式拆卸机构,其中,第四销轴穿过上连接板的两端由卡簧止挡,以免脱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应用如上所述的一动式拆卸机构。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中,下杆件为自行车前车叉,上杆件为自行车与前车叉连接的向上延伸的竖梁。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中,所述自行车为踏板式自行车,包括:驱动构件,其受到驱动后,通过传动机构将动能传递给后车轮;一对脚踏板,其分别固定在每个驱动杆件上,以通过足部施力带动驱动杆件运动;所述轮子为自行车的后车轮,两个驱动杆件之间设置有车架,自行车的前车轮设置在车架的前端,通过前车叉连接到车架上,前车叉上端设置有竖梁,竖梁上端连接有车把梁,车把梁上端设置有车把,竖梁和车把梁的连接处与支架支撑端之间固接有斜梁。斜梁、支架、车架和竖梁组成的支撑结构非常稳定。优选的事,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中,下杆件为自行车斜梁,上杆件为车把Mο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中,脚踏板与驱动杆件之间通过枢轴连接,且脚踏板与驱动杆件之间设置有卷簧,折叠时脚踏板向上翻折且在卷簧作用下保持上翻状态;车架与竖梁之间枢接,斜梁为间隔一定距离的双杆结构,折叠时车架围绕第一销轴收缩至两个L型支架杆之间的间隙中,此时车架与竖梁之间的枢接点靠近后车轮,由此再将竖梁向前折叠,斜梁扣在竖梁的上方,前车轮穿过斜梁中双杆结构的中间。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中,所述车把梁也为中空双杆结构,折叠时前车轮也穿 过车把梁的中空双杆结构的中空部,且车把从两侧向中间旋转,向下搭再后车轮上方。优选的是,所述的自行车,其中,包括有车把和将车把连接在车架上的车把梁,车把梁的顶端设置有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前撑板和后撑板,前撑板和后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孔,中间设置有螺栓孔,两个L型车把的连接端插入且固定到两端的圆孔中,且两个L型车把的连接端设置有彼此相对的两个贯通孔,在前撑板和后撑板之间的间隔内两个圆筒杆插入到所述两个贯通孔中,其中还设置有一个折叠把,折叠把包括手柄,手柄的上端为凸轮结构,和与凸轮结构枢接的螺杆,螺杆穿过止档块插入到螺栓孔中,其中止档块介于手柄凸轮结构和后撑板之间,且具有突起上缘。优选的是,所述的自行车,其中,还包括卷簧,卷簧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圆筒杆的位于L型车把之间的预定位置处,且两个圆筒杆在前撑板和后撑板之间的中部对接,且对接处的下部存在豁口,以供螺杆穿过。优选的是,所述的自行车,其中,螺杆穿过螺栓孔由螺母固定,且螺杆中部还穿设有弹簧和调位圈,圆筒杆的外端设置有封堵盖,两个圆筒杆的位于L型车把之间的预定位置处旋拧有螺钉,螺钉上设置有孔,卷簧的两端插入孔中。优选的是,所述的自行车,其中,自行车主结构由碳素纤维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传动比高,如果用在自行车上,采用20寸的轮径的轮子,其奔跑速度与普通24自行车相仿。并且其结构非常稳定、可靠、寿命长。如果用碳素纤维制造,重量能够控制在3kg左右,体积控制在60X30X10mm,可以放在一个不太大的背包中,可以随着用户便利地移动。并且自行车的每个拆卸部分只需要一只手操作即可,且只需要一个动作就能开启或关闭折叠,非常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驱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驱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驱动机构的便携式踏板自行车的组合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踏板自行车的折叠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踏板自行车的前车叉和竖梁折叠部分的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踏板自行车的前车叉和竖梁折叠部分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踏板自行车的前车叉和竖梁折叠部分的折叠状态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踏板自行车的车把梁和斜梁折叠部分的分解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踏板自行车的车把梁和斜梁折叠部分的使用状态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踏板自行车的车把梁和斜梁折叠部分的折叠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驱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驱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图。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驱动机构,包括:支架104,其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支撑端,且所述支撑端一侧设置有容纳盒109 ;支架用来支撑车架和后车轮,连接端和车架连接,而支撑端用于支撑后车轮。驱动杆件114,其一端与支架104的所述连接端枢接,其另一端设置有齿条102 ;驱动杆件114是被施力的构件,如果驱动杆件上安装了脚踏板,则通过脚踏板踩踏驱动杆件,带动齿条102运动。驱动杆件114 一端与支架104连接,这一端就保持不动。有齿条102的另一端围绕这一端转动。齿条上下运动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IlOc运动。齿轮110c,其枢接在所述容纳盒109处,且与所述齿条102相互啮合。容纳盒109是一个支撑机构,用于支撑齿轮110c。因此容纳盒109可以是任意形状的支撑构件,优选是个开口的壳体。第一轮盘110e,其为中空盘体,外边缘设有一圈尖齿;单向轴承110d,其嵌入到第一轮盘IlOe的中空部分中,单向轴承IlOd的外圈与第一轮盘IlOe中空部分的内壁紧贴在一起,而内圈与齿轮IlOc禁锢在一起。驱动杆件114向上运动一定的角度(限定方法后叙),向下运动到与支架104相互抵触。因此可以在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动式拆卸机构,设置在两个杆件之间,其中,包括:下连接板,其连接在下杆件的顶端,下连接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下连接板的第二端设置有一对下弯曲的钩部;上连接板,其连接在上杆件的底端,上连接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且上连接板的第一端与下连接板的第一端枢接,上连接板的第二端设置有一对凸起,每个凸起上设置有一个圆孔和位于圆孔下方的一个长条孔;拆卸把,其为长条形状且设置有上销孔和下销孔,拆卸把位于所述一对凸起之间,第三销轴穿过上连接板上的圆孔和拆卸把的上销孔,第四销轴穿过上连接板上的长条孔和拆卸把的下销孔,且下连接板的钩部勾在第四销轴上;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拆卸把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杆件上,以向拆卸把施加远离竖梁的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动式拆卸机构,设置在两个杆件之间,其中,包括: 下连接板,其连接在下杆件的顶端,下连接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下连接板的第二端设置有一对下弯曲的钩部; 上连接板,其连接在上杆件的底端,上连接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且上连接板的第一端与下连接板的第一端枢接,上连接板的第二端设置有一对凸起,每个凸起上设置有一个圆孔和位于圆孔下方的一个长条孔; 拆卸把,其为长条形状且设置有上销孔和下销孔,拆卸把位于所述一对凸起之间,第三销轴穿过上连接板上的圆孔和拆卸把的上销孔,第四销轴穿过上连接板上的长条孔和拆卸把的下销孔,且下连接板的钩部勾在第四销轴上; 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拆卸把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杆件上,以向拆卸把施加远离竖梁的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动式拆卸机构,其中,下连接板中心设置有通孔,螺栓通过该通孔旋拧入下杆件中,以将下连接板与下杆件连接在一起;下连接板的第一端设置有通孔,上连接板的第一端也设置有通孔,上连接板的第一端扣在下连接板的第一端的外侧,销轴穿过下连接板第一端和上连接板第一端的通孔,形成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的枢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动式拆卸机构,其中,第四销轴穿过上连接板的两端由卡簧止挡,以免脱落。4.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动式拆卸机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中,下杆件为自行车前车叉,上杆件为自行车与前车叉连接的向上延伸的竖梁。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中,所述自行车为踏板式自行车,包括: 驱动构件,其受到驱动后,通过传动机构将动能传递给后车轮; 一对脚踏板,其分别固定在每个驱动杆件上,以通过足部施力带动驱动杆件运动;所述轮子为自行车的后车轮,两个驱动杆件之间设置有车架,自行车的前车轮设置在车架的前端,通过前车叉连接到车架上,前车叉上端设置有竖梁,竖梁上端连接有车把梁,车把梁上端设置有车把,竖梁和车把梁的连接处与支架支撑端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湘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健行天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