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铜箔阴极辊砂带抛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2851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铜箔阴极辊砂带抛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抛磨机上固定有成卷状砂带,砂带通过橡胶辊以0.15~0.35MPa压力压紧阴极辊辊面,阴极辊的线速度50~70m/min,砂带在润滑液下,以24~26mm/min速度前进,振动和非振动交替使用,控制砂带张力的制动器汽缸压力0.15~0.3MPa。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整个抛磨过程中,都是新的砂带进入抛磨区,实现了阴极辊面抛磨后表面细腻、均匀一致无色差,抛磨一只阴极辊需要8小时左右。电解铜箔是通过从阴极辊面上剥离沉积的电解铜箔生产出来的,铜箔表面的质量和阴极辊表面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高抛磨阴极辊表面的质量,从而提高了铜箔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电解铜箔生产中使用的阴极辊辊面尺寸为φ1500×1400mm,辊面材料是一级纯钛,要求表面粗糙度Ra0.2~0.3μ。阴极辊在制造过程中,表面车削完毕后,为达到所需要的表面粗糙度,需要对表面进行抛磨;铜箔生产过程中,阴极辊面因电化学腐蚀等原因会发生氧化,生成氧化钛薄层,氧化钛是不导电的,微量的氧化钛导致铜箔晶体组织疏松,严重的会在铜箔表面产生不均匀的氧化斑点,极大地影响了铜箔的内在性能和外观质量。这时阴极辊就需要重新抛磨,其作用是将表层氧化层去掉,恢复到生产所需要的表面粗糙度,方可使用。传统的铜箔阴极辊抛磨方法是用定砂带或砂纸固定在辊面上,阴极辊转动,砂带或砂纸轴向移动,使砂带或砂纸上的磨料与辊面接触产生的切削、划擦,在冷却润滑条件下实现抛磨阴极辊。其缺点是砂带或砂纸上的磨料在抛磨过程中,会逐步减少且脱落不均匀,造成辊面抛磨后色差不均匀,同时抛磨时间长,一般抛磨一只φ1500×1400mm阴极辊需要4~6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使电解铜箔阴极辊辊面抛磨后,表面细腻、色差均匀、高效的抛磨方法。本专利技术可由如下方式来实现抛磨机上固定有成卷状砂带,砂带通过橡胶辊以0.15~0.35MPa压力压紧阴极辊辊面,阴极辊的线速度50~70m/min,砂带在润滑液下,以24~26mm/min速度前进,水平振动和非水平振动交替使用,控制砂带张力的制动器汽缸压力0.15~0.3MPa。成卷状砂带是15、30微米的粒度。橡胶辊的肖氏硬度80、60、30°A。润滑液是由皂化液和水组成,其重量比为皂化液∶水=1∶5。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整个抛磨过程中,都是新的砂带连续进入抛磨区,实现了阴极辊面抛磨后表面细腻、均匀一致无色差,抛磨一只阴极辊需要8小时左右。电解铜箔是通过从阴极辊面上剥离沉积的电解铜箔生产出来的,铜箔表面的质量和阴极辊表面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本专利技术通过提高抛磨阴极辊表面的质量,从而,大大地提高了铜箔的外观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中放卷轴1,过渡辊2,橡胶辊3,汽缸4,过渡辊5,收卷轴6,喷液管7,阴极辊8。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代表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唯一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阴极辊抛磨工作过程如下(以阴极辊辊面尺寸φ1500×1400mm为例)1、将电解铜箔生产过程中阴极辊8表面产生有氧化层的阴极辊吊放在阴极辊专用磨床上,连接好联轴器,固定好支撑轴承。2、抛磨机装上肖氏硬度60°A的橡胶辊3,选用美国3M公司30微米粒度的成卷状切削型砂带,固定在抛磨机的放卷轴1上,牵引砂带经过过渡辊2、橡胶辊3、过渡辊5卷在收卷轴6上。过渡辊2、5,橡胶辊3和汽缸4组成一个组件,并由一台电机驱动,实现组件带动砂带进行轴向振动;放卷轴1由压力可调的小汽缸控制反向制动器,以调节砂带的张力;收卷轴6由另一台电机驱动,实现砂带均速前进。3、将抛磨机移至抛磨起始位置,并调节抛磨机的径向位置,使砂带与阴极辊面的间隙保持在6~8毫米。4、汽缸4有一个气压调节器控制,可以调节橡胶辊3压紧辊面的压力,将汽缸4的压力调到0.28MPa,放卷轴1的制动器压力调到0.3MPa,砂带速度调到25毫米/分钟,振动频率调到58次数/分钟,抛磨机纵向进给速度调到35毫米/分钟,启动阴极辊驱动电机,阴极辊线速度调到70米/分钟,打开冷却润滑液阀门,喷液管7将冷却润滑液喷到抛磨区的辊面上,启动砂带收卷轴驱动电机,启动振动电机。冷却润滑液采用市场采购的皂化液与水按重量比1∶5稀释后使用。5、打开汽缸4的换向阀,汽缸4在气压的作用下,将橡胶辊3轻轻推向阴极辊8并通过橡胶辊将砂带压紧在阴极辊面上,启动抛磨机的纵向进给电机,这时,从左向右第一遍水平振动抛磨开始了,抛磨一遍阴极辊面需要40分钟。6、第一遍抛磨完后,停止振动电机,切换纵向进给电机方向,这时,从右向左第二遍非水平振动抛磨开始了。7、停止所有电机,退出抛磨机,并换上肖氏硬度30°A的橡胶辊3,再换上30微米粒度的抛磨型砂带。重复第一遍水平振动抛磨后,再重复第二遍非水平振动抛磨,这时氧化层已经彻底清除,辊面粗糙度Ra0.8~1μ。8、精抛,停止所有电机,退出抛磨机,再换上15微米粒度的切削型砂带水平振动抛磨一遍,这时,汽缸4的压力降为0.2MPa,反向制动器汽缸压力降为0.18MPa,振动频率降为30次数/分钟,重复上面开机步骤,水平振动抛磨一次辊面,粗糙度下降到Ra0.4~0.5μ。9、只停止振动电机,将汽缸压力降到0.18MPa,非水平振动抛磨一次,辊面粗糙度下降到Ra0.3~0.35μ。10、换上15微米抛磨型砂带重复第九步,非水平振动抛磨两次,将汽缸压力降到0.15MPa,阴极辊面粗糙度下降到Ra0.2-~0.25μ,此时,阴极辊表面细腻、均匀一致,无色差。本专利技术在去除氧化层抛磨过程中,合理选用砂带并采用振动与非振动交替抛磨,使得连续两遍间的抛磨划痕不重叠,有效提高抛磨过程中切削量,从而快速地去除辊面氧化层,大大地提高了抛磨效率。在最后两遍或三遍的阴极辊面精抛过程中,均用抛磨型砂带非振动抛磨,使得抛磨划擦痕迹均匀一致并与阴极辊轴线垂直,达到良好的符合电解铜箔生产所需要的辊面质量要求。以上一共抛磨了八遍,每遍需要40分钟,加上辅助时间,抛磨一只阴极辊需要8小时左右。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抛磨机上固定有成卷状砂带,砂带通过橡胶辊以0.15~0.35MPa压力压紧阴极辊辊面,阴极辊的线速度50~70m/min,砂带在润滑液下,以24~26mm/min速度前进,振动和非振动交替使用,控制砂带张力的制动器汽缸压力0.15~0.3MPa。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卷状砂带是15、30微米的粒度。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橡胶辊的肖氏硬度80、60、30°A。4.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润滑液是由皂化液和水组成,其重量比为皂化液∶水=1∶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特征在于抛磨机上固定有成卷状砂带,砂带通过橡胶辊以0.15~0.35MPa压力压紧阴极辊辊面,阴极辊的线速度50~70m/min,砂带在润滑液下,以24~26mm/min速度前进,振动和非振动交替使用,控制砂带张力的制动器汽缸压力0.15~0.3MPa。本专利技术在整个抛磨过程中,都是新的砂带进入抛磨区,实现了阴极辊面抛磨后表面细腻、均匀一致无色差,抛磨一只阴极辊需要8小时左右。电解铜箔是通过从阴极辊面上剥离沉积的电解铜箔生产出来的,铜箔表面的质量和阴极辊表面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本专利技术通过提高抛磨阴极辊表面的质量,从而提高了铜箔的外观质量。文档编号B24B21/00GK1600499SQ20041005177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日专利技术者夏文梅, 汤金元, 操声跃, 吴红兵, 陈欣汉, 钱铭 申请人:梅县金象铜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铜箔阴极辊砂带抛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抛磨机上固定有成卷状砂带,砂带通过橡胶辊以0.15~0.35MPa压力压紧阴极辊辊面,阴极辊的线速度50~70m/min,砂带在润滑液下,以24~26mm/min速度前进,振动和非振动交替使用,控制砂带张力的制动器汽缸压力0.15~0.3MP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文梅汤金元操声跃吴红兵陈欣汉钱铭
申请(专利权)人:梅县金象铜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