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模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2813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0 18:24
一种母模顶出机构,其应用于模具中,该模具包括:上固定板、剥料板、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脚垫及下固定板,该母模顶出机构包括:上顶出板,其活动设于上述母模板中;下顶出板,其活动设于上述母模板中且与上述上顶出板共同运动;回位销,其一端固定于上述上顶出板中,另一端设于上述母模仁中,该回位销带动上述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运动;拉杆,其一端设于上述公模板中,另一端设于上述公模仁中,于模具开模后该拉杆的一端卡在该公模仁中;开闭器,其一端设于上述拉杆中,另一端设于上述回位销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母模顶出机构,在产品内部进胶时能够由母模顶出后使产品留在母模,解决了产品在公模无法取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母模顶出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母模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在生产塑胶产品时,若产品的外周全是外观面则无法进胶;设计人员会建议客户在产品底部贴标签,在标签处针点进胶。如果产品不需要贴标签,外观面不能进胶,产品此时就需要内部进胶,模具做倒灌,即经常使用的三板模倒灌结构,产品的外观面在公模侧,需母模做顶出。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母模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母模顶出机构中,顶板回位销10上设置的开闭器20连接在公模仁31上,公模板30与母模板40开模,母模板40中设置的上顶出板41及下顶出板42顶出,产品50被留在公模仁31中;产品50被留在公模仁31后,若产品50在公模侧可以有顶针印时还需在公模侧加顶出机构顶出产品50 ;然而若产品50在公模侧不能有顶针印时则需手动取出产品50,有时甚至无法取出产品50。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母模顶出机构,该母模顶出机构在产品内部进胶时能够由母模顶出后使产品留在母模,解决了产品在公模无法取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母模顶出机构,该母模顶出机构能够在产品内部进胶时由母模顶出后使产品留在母模,解决了产品在公模无法取出的问题,且减少了公模部分顶出机构所 需零部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母模顶出机构,其应用于模具中,该模具自上而下包括:上固定板、剥料板、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脚垫及下固定板,该母模顶出机构包括:上顶出板,其活动设于上述母模板中;下顶出板,其活动设于上述母模板中且与上述上顶出板共同运动;回位销,其一端设于上述上顶出板中,另一端设于上述母模仁中,该回位销带动上述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运动;拉杆,其一端设于上述公模板中,另一端设于上述公模仁中,于模具开模后该拉杆的一端卡在该公模仁中;开闭器,其一端设于上述拉杆中,另一端设于上述回位销中。特别地,上述母模板中设有相应的容纳空间以供上述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设于其中。特别地,上述公模板与公模仁中设有相应的容纳槽以供上述拉杆设于其中。特别地,上述拉杆设有台阶面,于模具开模后该台阶面卡在上述容纳槽中从而使该拉杆的一端卡在公模仁中。特别地,上述开闭器包括锥形螺丝及尼龙套,该锥形螺丝设于上述回位销中,该尼龙套设于上述拉杆中,通过调节锥形螺丝的锁紧量来调整拉杆与尼龙套之间的摩擦力。特别地,该母模顶出机构还包括顶板导销,该顶板导销从上述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中穿过,该顶板导销外设有顶板导销衬套。特别地,上述上顶出板上固定有顶针或斜销,该顶针或斜销穿过母模板及母模仁顶出产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母模顶出机构,在产品内部进胶时能够由母模顶出后使产品留在母模,解决了产品在公模无法取出的问题,且减少了公模部分顶出机构所需零部件,降低模具成本。附图说明图1绘示现有技术母模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母模顶出机构于合模状态的示意图。图3绘示本专利技术母模顶出机构于开模第一状态的示意图。图4绘示本专利技术母模顶出机构于开模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5绘示本专利技术母模顶出机构于开模第三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 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母模顶出机构,其应用于模具中,该模具自上而下包括:上固定板100、剥料板200、母模板300、母模仁301、公模仁401、公模板400、脚垫500及下固定板600,于本实施例中,该母模顶出机构包括:上顶出板310,其活动设于上述母模板300中,该上顶出板310上固定有顶针或斜销,该顶针或斜销穿过母模板300及母模仁301顶出产品700 ;下顶出板320,其活动设于上述母模板300中且与上述上顶出板310共同运动,且该母模板300中设有相应的容纳空间以供该上顶出板310及下顶出板320设于其中;顶板导销330,该顶板导销330从上述上顶出板310及下顶出板320中穿过,该顶板导销330在上顶出板310及下顶出板320顶出及回位时起导向作用,保证顶出动作准确顺畅,该顶板导销330外设有顶板导销衬套331 ;回位销340,其一端设于上述上顶出板310中,另一端设于上述母模仁301中,该回位销340带动上述上顶出板310及下顶出板320运动;拉杆410,其一端设于上述公模板400中,另一端设于上述公模仁401中,该拉杆410设有台阶面411,上述公模板400与公模仁401中设有相应的容纳槽430以供上述拉杆410设于其中,于模具开模状态时,上述台阶面411卡设在该容纳槽430中从而使该拉杆410的一端卡在公模仁401中不脱离该容纳槽430 ;第一开闭器420,其包括锥形螺丝及尼龙套,该锥形螺丝固定于上述回位销340中,该尼龙套固定于上述拉杆410中,通过调节锥形螺丝的锁紧量来调整拉杆410与尼龙套之间的摩擦力,而摩擦力的大小影响了锁模力的大小。模具开模时,当公模板400侧起初受到注塑机的拉力时,由于公模板400与母模板300间装有第二开闭器304而不会分开,此时剥料板200与母模板300先开模,然后剥料板200与上固定板100分开,完成模具的前两次开模。请参阅图3所示,模具继续第三次开模,公模板400与母模板300间拉力不断增大,超过第二开闭器304锁紧力,母模板300与公模板400分开,由于拉杆410和公模部分在开模方向没有阻力,公模板400向下运动,同时相应的拉杆410沿着容纳槽430向上运动,直至拉杆410的台阶面411被容纳槽430卡住。请参阅图4所示,当拉杆410的台阶面411被容纳槽430卡住后,公模板400与母模板300继续开模,公模板400开始拉动拉杆410运动,拉杆410拉动回位销340运动从而带动上顶出板310及下顶出板320运动,开始母模侧的顶出,该上顶出板310及下顶出板320开始顶出运动,产品700被顶出。请参阅图5所示,公模板400与母模板300继续开模,当拉杆410和回位销340之间的拉力超过第一开闭器420锁紧力时,拉杆410和第一开闭器420开始分开,然后机械手将产品700取出。本专利技术的母模顶出机构,在产品内部进胶时能够由母模顶出后使产品留在母模,解决了产品在公模无法取出的问题,且减少了公模部分顶出机构所需零部件,降低模具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母模顶出机构,其应用于模具中,该模具包括:上固定板、剥料板、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脚垫及下固定板,其特征在于,该母模顶出机构包括:上顶出板,其活动设于上述母模板中;下顶出板,其活动设于上述母模板中且与上述上顶出板共同运动;回位销,其一端固定于上述上顶出板中,另一端设于上述母模仁中,该回位销带动上述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运动;拉杆,其一端设于上述公模板中,另一端设于上述公模仁中,于模具开模后该拉杆的一端卡在该公模仁中;开闭器,其一端设于上述拉杆中,另一端设于上述回位销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模顶出机构,其应用于模具中,该模具包括:上固定板、剥料板、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脚垫及下固定板,其特征在于,该母模顶出机构包括: 上顶出板,其活动设于上述母模板中; 下顶出板,其活动设于上述母模板中且与上述上顶出板共同运动; 回位销,其一端固定于上述上顶出板中,另一端设于上述母模仁中,该回位销带动上述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运动; 拉杆,其一端设于上述公模板中,另一端设于上述公模仁中,于模具开模后该拉杆的一端卡在该公模仁中; 开闭器,其一端设于上述拉杆中,另一端设于上述回位销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母模板中设有相应的容纳空间以供上述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设于其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文
申请(专利权)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