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位顶出结构的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297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位顶出结构的轨道结构,其使得行位顶针的前部不会产生水平向振动,确保行位顶针的位置不发生偏移,确保注塑产品的高质量。其包括行位铲机、斜导柱、行位顶针、后模行位座,所述行位铲机设置有竖直向运动槽,所述斜导柱位于所述后模行位座的斜导槽内,所述行位顶针顶装于型腔,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顶装于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凸圆端、后模行位座的顶针安装孔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为半球结构,所述竖直向运动槽具体尾截面为半圆的竖直向运动槽,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半球结构嵌合于截面为半圆的所述竖直向运动槽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结构的
,具体为一种行位顶出结构的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行位顶针的顶出结构,其行位顶针的尾部设置有弹簧顶装于行位铲机的竖直槽,行位铲机向上运动时,其和行位顶针的尾部产生的摩擦力,使得行位顶针的尾部会产生水平向振动位移,进而有可能带动行位顶针的前部产生水平向振动位移,进而使得行位顶针的位置发生偏移,使得注塑产品的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位顶出结构的轨道结构,其使得行位顶针的前部不会产生水平向振动,确保行位顶针的位置不发生偏移,确保注塑产品的高质量。一种行位顶出结构的轨道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行位铲机、斜导柱、行位顶针、后模行位座,所述行位铲机设置有竖直向运动槽,所述斜导柱位于所述后模行位座的斜导槽内,所述行位顶针顶装于型腔,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顶装于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凸圆端、后模行位座的顶针安装孔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为半球结构,所述竖直向运动槽具体尾截面为半圆的竖直向运动槽,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半球结构嵌合于截面为半圆的所述竖直向运动槽内。采用本技术的上述结构后,由于行位顶针的尾部为半球结构,竖直向运动槽具体尾截面为半圆的竖直向运动槽,行位顶针的尾部半球结构嵌合于截面为半圆的竖直向运动槽内,其使得行位顶针的尾部和竖直向运动槽始终不会产生水平向振动位移,使得行位顶针的前部不会产生水平向振动,确保行位顶针的位置不发生偏移,确保注塑产品的高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2,其包括行位铲机1、斜导柱2、行位顶针3、后模行位座4,行位铲机I设置有竖直向运动槽5,斜导柱2位于后模行位座4的斜导槽6内,行位顶针3顶装于型腔7,行位顶针3的尾部安装有弹簧8,弹簧8的两端分别顶装于行位顶针3的尾部凸圆端9、后模行位座4的顶针安装孔10内壁,行位顶针3的尾部为半球结构11,竖直向运动槽5具体尾截面为半圆的竖直向运动槽,行位顶针的尾部半球结构11嵌合于截面为半圆的竖直向运动槽5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位顶出结构的轨道结构,其包括行位铲机、斜导柱、行位顶针、后模行位座,所述行位铲机设置有竖直向运动槽,所述斜导柱位于所述后模行位座的斜导槽内,所述行位顶针顶装于型腔,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顶装于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凸圆端、后模行位座的顶针安装孔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为半球结构,所述竖直向运动槽具体尾截面为半圆的竖直向运动槽,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半球结构嵌合于截面为半圆的所述竖直向运动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位顶出结构的轨道结构,其包括行位铲机、斜导柱、行位顶针、后模行位座,所述行位铲机设置有竖直向运动槽,所述斜导柱位于所述后模行位座的斜导槽内,所述行位顶针顶装于型腔,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远富
申请(专利权)人: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