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经编间隔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642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经编间隔织物,它包括面纱、底纱以及位于面纱与底纱之间的支撑纱,所述的面纱与底纱采用30~2000D的锦纶单丝、涤纶单丝、涤纶低弹丝或锦纶长丝织成,所述的支撑纱采用30~1200D的涤纶单丝、锦纶单丝或涤纶复丝织成X交叉结构、相互平行结构或IXI交替结构,所述的面纱、支撑纱以及底纱由双针床经编一体成型,该间隔织物的厚度为15~6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3D经编间隔织物的面纱、支撑纱以及底纱由双针床经编一体成型,支撑纱形成X交叉结构、相互平行结构或IXI交替结构,使3D经编间隔织物透气性好、透湿透水、回弹性好;厚度最高可达60mm,无需叠加多层3D经编间隔织物便能满足高厚度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织造业,特别涉及一种3D经编间隔织物
技术介绍
3D经编间隔织物由于以聚酯纤维为基料且采用间隔网孔结构,使3D经编间隔织物具有以下优点:材质轻、易携带、易清洗、防霉防蛀防螨、透气性好、透湿透水、回弹性好以及环保等。因此3D经编间隔织物被广泛应用于床垫、坐垫、家纺用品、医疗保健、运动器材等诸多领域,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但随着3D经编间隔织物被应用地越来越广泛,很多领域对其支撑力以及厚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3D经编间隔织物厚度最多只能达到40mm。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厚、支撑力更强的3D经编间隔织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经编间隔织物,它包括面纱、底纱以及位于面纱与底纱之间的支撑纱,所述的面纱与底纱采用30 2000D的锦纶单丝、涤纶单丝、涤纶低弹丝或锦纶长丝织成,所述的支撑纱采用30 1200D的涤纶单丝、锦纶单丝或涤纶复丝织成X交叉结构、相互平行结构或IXI交替结构,所述的面纱、支撑纱以及底纱由双针床经编一体成型,该间隔织物的厚度为15 60mm。优化的,所述的面纱与底纱上编织有网孔,所述的网孔为规则或不规则图形。进一步地,所述的网孔为圆形、三角形或四边形。进一步地,所述的面纱与底纱的网孔的形状不同。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网孔的面积为I 25mm2。优化的,每平方厘米所述的面纱或所述的底纱有35 45个支撑点。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3D经编间隔织物的面纱、支撑纱以及底纱由双针床经编一体成型,支撑纱形成X交叉结构、相互平行结构或IXI交替结构,使3D经编间隔织物透气性好、透湿透水、回弹性好;厚度最高可达60_,无需叠加多层3D经编间隔织物便能满足高厚度的要求。附图说明附图1为附图1的右视图;附图2为附图1的主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3D经编间隔织物的实施例一的立体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3D经编间隔织物的实施例二的立体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3D经编间隔织物的实施例三的俯视图;附图中:1、面纱;2、支撑纱;3、底纱;4、网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附图1为3D经编间隔织物包括面纱1、底纱3以及位于面纱I与底纱3之间的支撑纱2。所述的面纱I与底纱3可采用30 2000D的锦纶单丝、涤纶单丝、涤纶低弹丝或锦纶长丝织成,由于采用复丝会出现线圈的结不稳定的情况,会导致面纱I或底纱3不够牢固,而且成本高重量较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面纱I和底纱3均采用700D的涤纶单丝织成。每平方厘米所述的面纱I或所述的底纱3有35 45个支撑点,有效释放颈椎压力,承托到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防止睡眠中因受到压迫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达到舒体减压的目的。如图3所示,所述的支撑纱2可采用30 1200D的涤纶单丝、锦纶单丝或涤纶复丝织成X交叉结构、相互平行结构或IXI交替结构。由于采用复丝会有上述同样缺点,因此支撑纱2采用900D的涤纶单丝织成。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纱2采用X交叉结构,使3D经编间隔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湿透水性、回弹性。所述的面纱1、支撑纱2以及底纱3由双针床经编一体成型,该间隔织物的厚度为最厚能达到60mm,不需要多层3D经编间隔织物叠加以实现高厚度的要求。所述的面纱I与底纱3上编织有网孔4,所述的网孔4为规则或不规则图形。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美观,所述的网孔4为25_2的方形孔。根据不同要求,所述的面纱I与底纱3的网孔4的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网孔4为20 mm2的圆形孔。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网孔4为20 mm2的正六边形孔。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面纱(1)、底纱(3)以及位于面纱(1)与底纱(3)之间的支撑纱(2),所述的面纱(1)与底纱(3)采用30~2000D的锦纶单丝、涤纶单丝、涤纶低弹丝或锦纶长丝织成,所述的支撑纱(2)采用30~1200D的涤纶单丝、锦纶单丝或涤纶复丝织成X交叉结构、相互平行结构或IXI交替结构,所述的面纱(1)、支撑纱(2)以及底纱(3)由双针床经编一体成型,该间隔织物的厚度为15~6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面纱(I)、底纱(3)以及位于面纱(I)与底纱(3)之间的支撑纱(2),所述的面纱(I)与底纱(3)采用30 2000D的锦纶单丝、涤纶单丝、涤纶低弹丝或锦纶长丝织成,所述的支撑纱(2)采用30 1200D的涤纶单丝、锦纶单丝或涤纶复丝织成X交叉结构、相互平行结构或IXI交替结构,所述的面纱(I)、支撑纱(2)以及底纱(3)由双针床经编一体成型,该间隔织物的厚度为15 6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锡南李建芳李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大发经编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