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轴承退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1200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3:48
一种电机轴承退出装置,包括拉杆、螺杆、压板、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所述压板为圆形板,所述拉杆设计为首端为弯钩状的直杆,其首端弯钩部分放置在轴承内圈上,其尾端均匀布置在所述压板的边沿,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为同心圆环,所述拉杆的中间部位安装在所述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构成的间隙内,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压板、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的圆心处安装,作为整个轴承装置的动力传动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电机轴承退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的内部结构,具体来讲涉及一种用于电机轴承拆卸过程中的轴承退出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制造领域,轴承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电机的使用寿命,而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有直接的,如轴承的制造工艺、材质等,也有间接的,如轴承的维护、轴承的润滑状态等。电力机车牵引电机需定期的进行检修,电机传动端轴承需退出进行检查清洗。JD160A牵引电机D端轴承内圈与转轴的配合属于间隙配合,轴承在不需其它装置的情况下一般能顺利退出,但有时,电机在运行了一定的公里数之后,轴承内圈与转轴之间存在一定的过盈量,这时手动无法退出轴承,必须借助专用的轴承退出装置,由于轴承与内油封之间的间隙较小,给轴承的退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再者,轴承是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件,在退轴承的过程中,不能对轴承保持架有任何的损伤或使其发生了形变。而YQ-1224电机D端轴承与转轴属于过盈配合,必须借助工装,由于轴承与内油封之间的间隙较小,给轴承的退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再者,轴承是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件,在退轴承的过程中,不能对轴承保持架有任何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电机D端轴承在退出过程中操作困难、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轴承退出装置,解决现有电机D端轴承退出困难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轴承退出装置,包括拉杆、螺杆、压板、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所述压板为圆形板,所述拉杆设计为首端为弯钩状的直杆,其首端弯钩部分放置在轴承内圈上,其尾端均匀布置在所述压板的边沿,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为同心圆环,所述拉杆的中间部位安装在所述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构成的间隙内,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压板、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的圆心处安装,作为整个轴承装置的动力传动轴。进一步地,还包括手动空心液压泵,所述手动空心液压泵安装在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二防松圈之间,所述螺杆穿过手动空心液压泵,与所述空心千斤顶进行螺纹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拉杆设计为首端为弯钩状的直杆,可以很容易的伸进轴承和油封间的狭小缝隙,并且拉杆头部勾住轴承内圈后不损伤轴承,可以安全导出轴承;(2)设有多跟拉杆均匀布置在所述压板的边沿,使得轴承受力均匀,退出时不易被拉伤划伤,安全性能高。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轴承退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拉杆,2-螺杆,3-压板,4-第一防松圈,5-第二防松圈,6_轴承棍子,7_轴承内圈,8-手动空心液压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轴承退出装置,包括拉杆1、螺杆2、压板3、第一防松圈4和第二防松圈5,所述压板3为圆形板,所述拉杆I设计为首端为弯钩状的直杆,其首端弯钩部分放置在轴承内圈7上,其尾端均匀布置在所述压板3的边沿,第一防松圈4和第二防松圈5为同心圆环,所述拉杆I的中间部位安装在所述第一防松圈4和第二防松圈5构成的间隙内,所述螺杆2穿过所述压板3、第一防松圈4和第二防松圈5的圆心处安装,作为整个轴承装置的动力传动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式,还包括空心千斤顶8,所述空心千斤顶8安装在所述压板3和所述第二防松圈5之间,所述螺杆2穿过空心千斤顶8,与所述空心千斤顶8进行螺纹连接。安装时,该装置的拉杆I头部将轴承内圈6勾住,将每个拉杆放置放置好后,通过第一防松圈4、第二防松圈5和压板3将整个工装固定好,空心千斤顶8套在压板3和第二放松圈5之间的螺杆3上,螺杆3 —端旋入转轴压板中心的螺纹孔中。该装置由空心千斤顶8提供拉力,当空心千斤顶8膨胀时(千斤顶一端作用在第二防松圈5,另一端作用在压板3上),压板3带动拉杆I移动,随着拉杆I的移动,轴承内圈6便从转轴上慢慢退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拉杆设计为首端为弯钩状的直杆,可以很容易的伸进轴承和油封间的狭小缝隙,并且拉杆头部勾住轴承内圈后不损伤轴承,可以安全导出轴承;(2)设有多跟拉杆均匀布置在所述压板的边沿,使得轴承受力均匀,退出时不易被拉伤划伤,安全性能高。以上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实质及技术启示下所作的不具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变形和润饰,均应视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轴承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螺杆、压板、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所述压板为圆形板,所述拉杆设计为首端为弯钩状的直杆,其首端弯钩部分放置在轴承内圈上,其尾端均匀布置在所述压板的边沿,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为同心圆环,所述拉杆的中间部位安装在所述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构成的间隙内,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压板、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的圆心处安装,作为整个轴承装置的动力传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轴承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螺杆、压板、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所述压板为圆形板,所述拉杆设计为首端为弯钩状的直杆,其首端弯钩部分放置在轴承内圈上,其尾端均匀布置在所述压板的边沿,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为同心圆环,所述拉杆的中间部位安装在所述第一防松圈和第二防松圈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小龙柴铭丽杨夏沙王婧博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