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川忠专利>正文

一种分解沱茶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7005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解沱茶的工具,包括杯体、杯盖和转轴;杯盖旋合在杯体上,转轴沿杯体的轴线穿过杯盖,并与杯盖螺纹配合;转轴位于杯体内的端部设置向外扩展的压头,压头的底部均布多个凸块,转轴位于杯盖外的端部为手柄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杯体内沿轴向设置转轴,将待分解的沱茶放入杯中,转动转轴,转轴的压头和凸块将沱茶压碎、分解,分解后的沱茶被收集在杯体中,完全避免了分解后的沱茶叶飞溅的现象;而且该工具结构简单、经济、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解沱茶的工具
技术介绍
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这样既便于保存,同时也便于运输。但使用时需将其压碎,使佗茶散开。现有技术中,大多使用锤子敲击沱茶,使其破碎,但在敲击时,分解的沱茶叶会产生飞溅,不利于分解后的沱茶叶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既可实现沱茶分解,又可防止分解后的沱茶叶飞溅的分解沱茶的工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解沱茶的工具,包括杯体、杯盖和转轴;所述杯盖旋合在杯体上,转轴沿杯体的轴线穿过杯盖,并与杯盖螺纹配合;转轴位于杯体内的端部设置向外扩展的压头,压头的底部均布多个凸块,转轴位于杯盖外的端部为手柄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杯体内沿轴向设置转轴,将待分解的沱茶放入杯中,转动转轴,转轴的压头和凸块将沱茶压碎、分解,分解后的沱茶被收集在杯体中,完全避免了分解后的沱茶叶飞溅的现象;而且该工具结构简单、经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分解沱茶工具的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分解沱茶的工具,包括杯体1、杯盖2和转轴3。杯盖2旋合在杯体I上,转轴3沿杯体I的轴线穿过杯盖2,并与杯盖2螺纹配合。转轴3位于杯体I内的端部设置向外扩展的压头4,压头4的底部均布多个凸块6,转轴3位于杯盖2外的端部为手柄端5。使用该分解沱茶的工具时,先旋开杯盖2,将沱茶放入杯体I中,在旋上杯盖2,用手转动手柄端5,转轴3向下转动,压头4和凸块6压在沱茶上,随着压力的增大,将其沱茶压碎、分解,分解后的沱茶叶全部被收集在杯体I中,最后将分解后的沱茶倒出。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解沱茶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杯盖(2)和转轴(3);所述杯盖(2)旋合在杯体(1)上,转轴(3)沿杯体(1)的轴线穿过杯盖(2),并与杯盖(2)螺纹配合;转轴(3)位于杯体(1)内的端部设置向外扩展的压头(4),压头(4)的底部均布多个凸块(6),转轴(3)位于杯盖(2)外的端部为手柄端(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解沱茶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I)、杯盖(2)和转轴(3);所述杯盖(2)旋合在杯体(I)上,转轴(3)沿杯体(I)的轴线穿过杯盖(2),并与杯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川忠
申请(专利权)人:罗川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