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小菅胜弘专利>正文

伞以及伞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0392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7:46
提供一种稳定性、使用便利性良好的免手持型的伞。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伞具备:第1支撑骨的组,其分别连结于位于相对于前后方向线对称位置的2根主骨;第2支撑骨的组,其一端连结于位于相对于前后方向线对称位置并且所述第1支撑骨所连结的主骨以外的主骨;连结部件的组,其将所述第1、第2支撑骨连结得在将伞打开的状态下所述第1、第2支撑骨交叉;和下伞轴以及副骨,其能够保持将伞打开的状态。在将伞打开的状态下,将所述第1支撑骨的下端彼此连结,并且使使用者的肩位于所述交叉的第1支撑骨与第2支撑骨之间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相关申请的记载)本专利技术基于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0-181543号(2010年8月16日申请)的优先权主张,该申请的所有记载内容以引用而插入记载于本说明书。本专利技术涉及伞以及伞的支撑装置,特别涉及能够使伞使用者的两手自由的伞。
技术介绍
为了消除在想要一边撑伞一边通过双手进行工作时、和/或骑自行车时和/或推儿童车时腾不出手的不便,以往以来,提出各种能够使用安装器具而安装于身体和/或自行车等的伞和/或伞的支撑用具。关于其中的在伞使用时能够使使用者位于伞的中心的伞,可以列举下面的专利文献。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535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139533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能够左右打开成两股状的中轴(中柱)、能够安装于身体的伞。另外,在日本特开2003-310320号公报中,介绍了具备不交叉的2根轴(中柱)、能够安装于使用者的双肩的伞。进而在日本特开2007-54105号公报中,公开了本申请人专利技术的伞,其具备第2主骨和连接第2主骨与下伞轴(9 > f 一)的第2副骨,以在伞打开的状态下将与伞面独立的第2主骨保持为脚状。。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535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3953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31032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541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另外,上述专利文献I 4的所有公开内容以引用而插入记载于本说明书。下面的分析是由本专利技术而给出的。这一点是,在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等的形式的伞中,不但伞本体的重量重要而且使重心下降也是很重要的,但专利文献1、2的结构为将中柱左右分成而使用的结构,所以中柱和/或铰链(弯曲部位)等必须采用能够承受来自前后方向的风的结构,不但伞自身的重量上升,还具有伞的重心升高的问题点。同样地,专利文献3的伞也为将2个伞连结起来的特殊的结构,具有收纳性和/或重量方面的不利,运输也不便。专利文献4的伞是本申请人对上述各公报记载的伞的改良方案,但如该公报的图3所示,弯折使用中柱,所以重心升高。另外,在使用左右I对中柱与带(带)安装于伞使用者的身体的结构中,伞本体的重量和/或横向风产生的力作用使伞偏转,所以如果不将带(带)系紧则难以进行稳定的安装。因此,如专利文献I的图2、专利文献2的图13、图23、专利文献3的图1所示,考虑在伞使用者的肩膀与腹部卷绕2根带而使用,但具有必须加长中柱(中轴)的长度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事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等并且能够提高此时伞的稳定性的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I视点,能够提供一种伞,其中,具备:第I支撑骨的组,其分别连结于位于相对于前后方向线对称的位置的2根主骨;第2支撑骨的组,其一端连结于位于相对于前后方向线对称的位置并且所述第I支撑骨所连结的主骨以外的主骨;连结部件的组,其连结所述第1、第2支撑骨以使在伞打开的状态下所述第1、第2支撑骨交叉;和下伞轴以及副骨,它们能够保持伞打开的状态,在伞打开的状态下,使所述第I支撑骨的下端彼此连结,并且使使用者的肩位于所述交叉的第I支撑骨与第2支撑骨之间,而使用该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视点,能够提供一种伞的支撑装置,是具备能够折叠或者拆卸轴部的中柱的伞的支撑装置,其中,具备:第I支撑骨的组,其能够分别连结于位于相对于前后方向线对称的位置的2根主骨;第2支撑骨的组,其一端能够连结于位于相对于前后方向线对称的位置并且所述第I支撑骨所连结的主骨以外的主骨;连结部件的组,其连结所述第1、第2支撑骨以使在伞打开的状态下所述第1、第2支撑骨交叉;肩接触部件的组,其配设于比所述连结部件靠下方的所述第I支撑骨与所述第2支撑骨之间,载置在使用者的肩上;和带部件,其将使用者的肩固定于所述各肩接触部件,在所述支撑骨安装于所述伞的主骨、折叠或者拆卸了所述的轴部并且伞打开的状态下,使所述第I支撑骨的下端彼此连结,并且使用所述肩接触部件以及带部件而将所述伞固定在使用者的肩上。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稳定性、使用便利性优异的免手持型的伞。其原因是,采用由以主骨为顶边并使第I支撑骨的下端彼此连结而成的桁架结构和以伞面为顶边并由交叉的第1、第2支撑骨构成的I对桁架结构支撑伞的结构。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伞与以往的使用左右I对中柱(中轴)与带(带)安装于身体的形态相比,能够减轻由带进行的紧固,另外,不需要在伞使用者的肩与腹的2点进行固定,所以能够舒适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伞打开的状态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伞的省略了伞面等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伞的省略了伞面等的侧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伞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伞的使用状态的主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伞的开闭过程的、而省略了伞面、副骨等的侧视图。图7是图6的续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伞的开闭过程的、省略了伞面、第1、第2支撑骨等的正视图。图9是图8的续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伞的变形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要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伞I如图1所示,构成为具备下述部件:第I支撑骨21的组,其分别连结于位于相对于伞的前后方向(参照图4、图5的箭头线。在图1的例子中,为主骨(亲骨)为8根的伞,所以主骨IOg为前,主骨IOh为后。)线对称位置的2根主骨10a、10b ;第2支撑骨22的组,其一端连结于相对于前后方向位于线对称位置并且所述第I支撑骨21所连结的主骨以外的主骨10c、10d ;连结部件30的组,其将所述第1、第2支撑骨连结得在伞打开的状态下所述第1、第2支撑骨交叉;和下伞轴52以及副骨(受骨)12,其能够保持伞打开的状态。而且,在伞打开的状态下,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伞使所述第I支撑骨21的下端彼此连结,并且使使用者的肩位于所述交叉的第I支撑骨21与第2支撑骨22之间而使用。另外,附记于该概要的附图参照符号是作为用于帮助理解的一例而方便地附记于各要素的,并不是意图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于图示的形态。根据上述结构,在伞打开的状态下,能够通过以主骨IOa-上伞轴-主骨IOb为顶边而连结第I支撑骨21的下端彼此而成的桁架结构、与以伞面为顶边而由交叉的第1、第2支撑骨构成的I对桁架结构,支撑伞。因此,能够得到不会使伞整体的重量增大或者使重心升高地能够稳定支撑伞的结构。另外,在图1的例子中,在所述交叉的第I支撑骨21与第2支撑骨22之间安装有肩接触部件41,将安装于第2支撑骨22的端部的带部件42通过使用者的腋下系紧到第I支撑骨21上,由此能够通过肩接触部件41将伞固定于使用者的肩膀(参照图4)。(第I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伞的省略了伞面等的主视图。在下面的说明中,如图1那样列举具有8根主骨的伞为例,但本专利技术也能够适用于具有其他根数的主骨的伞。如果参照图2,表示由下述部件构成的伞的支撑结构 第I支撑骨21的组,其安装于伞的多根主骨中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16 JP 181543/20101.一种伞,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I支撑骨的组,其分别连结于位于相对于前后方向线对称的位置的2根主骨; 第2支撑骨的组,其一端连结于位于相对于前后方向线对称的位置并且所述第I支撑骨所连结的主骨以外的主骨; 连结部件的组,其连结所述第1、第2支撑骨以使在伞打开的状态下所述第1、第2支撑骨交叉;和 下伞轴以及副骨,它们能够保持伞打开的状态; 在伞打开的状态下,使所述第I支撑骨的下端彼此连结,并且使使用者的肩位于所述交叉的第I支撑骨与第2支撑骨之间而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中: 所述连结部件由能够在第I支撑骨上滑动的滑动部构成; 能够不将所述第1、第2支撑骨的连结解开地合上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其中: 还具备第3支撑骨,其一端连结于位于相对于前后方向线对称的位置并且所述第1、第2支撑骨所连结的主骨以外的主骨,另一端连结于所述滑动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伞,其中: 在比所述连结部件靠下方的所述第I支撑骨与所述第2支撑骨之间,配设用于载置在使用者的肩上的肩接触部 件的组; 该伞具备将使用者的肩固定于所述各肩接触部件的带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菅胜弘
申请(专利权)人:小菅胜弘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