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效应管的放大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2783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场效应管的放大器电路,包括直流电源、运算放大器、MOS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七电阻器、第八电阻器、第九电阻器、第十电阻器、第十一电阻器、第十二电阻器、第十三电阻器、第十四电阻器、第十五电阻器和第十六电阻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场效应管使放大器增大抗干扰的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较强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大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场效应管的放大器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对现代舰载雷达的要求有:提高目标探测距离、雷达抗干扰能力、数据跟新率、工作可靠性和缩短开机时间。而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垂直方向宽波束存在空间选择性差;不能测量目标仰角;因为直射无线电波和海面反射无线电波之间的干涉而在雷达探测区域内存在方向图零点;用于舰载天线的放大器;高仰角飞行目标检测性能差;抗干扰能力差;这样就需要借助天线对其信号接收与发送,而天线信号从在抗干扰,所以要求对其信号放大进行接收与发送。但是,目前用于接收与发送的天线信号放大器,抗干扰能力差,不能够准确的对信号的放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场效应管的放大器电路。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直流电源、运算放大器、MOS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七电阻器、第八电阻器、第九电阻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场效应管的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运算放大器、MOS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七电阻器、第八电阻器、第九电阻器、第十电阻器、第十一电阻器、第十二电阻器、第十三电阻器、第十四电阻器、第十五电阻器和第十六电阻器,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MOS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五电阻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阻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场效应管的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运算放大器、MOS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七电阻器、第八电阻器、第九电阻器、第十电阻器、第十一电阻器、第十二电阻器、第十三电阻器、第十四电阻器、第十五电阻器和第十六电阻器,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MOS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五电阻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阻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发射极串联所述第十二电阻器后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电阻器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器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器的第一端和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五电阻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六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十一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八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龙腾中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