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鹏专利>正文

立式数控车铣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11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的车铣多边轴零件、盆齿和伞齿零件用的立式数控车铣机床。其特征是:在小托板另一侧上设立式铣刀台;铣刀台的刀盘转轴上设同步小齿轮与齿轮变速箱的花键轴输出轴上设有同步大齿轮通过同步齿形带相连;在同步齿形带的侧面压接涨紧轮,涨紧轮与恒压气缸活塞杆相连。具有能结构紧凑、制造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效率高,兼具铣削功能、自动完成轴类零件槽、方、曲面、球面及螺旋多边体和盆齿、伞齿零件齿的加工,且加工工序实现自动化,加工精度高,分度精确,生产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机床
,具体涉及一种的车铣多 边轴零件、盆齿和伞齿零件用的立式数控车铣机床。技术背景目前,加工的小型轴零件、盆齿和伞齿零件多是采用 传统的车削和铣削技术加工,车削加工特点是工件旋转刀具静止,铣 削加工特点是刀具旋转工件静止,当需要加工两端或某个部位为三 角、四角、六角等多边轴零件时,需要多次装夹和定位分工序加工而 成,其缺点是操作复杂、加工效率低、易形成累积公差、精度差、成 本高;而采用加工中心加工,其存加工中心在价格昂贵,存在分度误 差、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效率高,能 提高加工精度的,生产成本低的立式数控车铣机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式数控车铣机床,由床身、驱 动电机、齿轮变速箱、数控装置和数控装置控制的装夹工件用的旋转 液压夹具及可移动托板装置组成,齿轮变速箱输入轴通过皮带轮和三 角传动带与驱动电机转轴相连,还与旋转液压夹具轴相连;可移动托 板装置包括沿床身纵向做直线运动的大托板和沿床身横向做直线运 动的小托板组成;大托板位于床身上的直线导规上,小托板位于大托 板上设有的直线导规上;大托板沿床身纵向做直线运动是由数控装置 控制的安装于床身上的伺服电机驱动丝杆带动大托板下侧上的丝母 来实现的;小托板沿床身横向做直线运动是由数控装置控制的安装于 大托板上的伺服电机驱动丝杆带动小托板下侧上的丝母来实现的;小3托板一侧上设电子刀台,其特征是在小托板另一侧上设立式铣刀台; 铣刀台的刀盘转轴上设同步小齿轮与齿轮变速箱的花键输出轴上设 有同步大齿轮通过同步齿形带相连;在同步齿形带的侧面压接涨紧 轮,涨紧轮与恒压气缸活塞杆相连。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与铣刀同时旋转,大托板沿床身纵 向移动,小托板上的铣刀台和电子刀台在大托板上沿床身横向移动, 加工工件时,先根据工件的外形尺寸编程输入数控装置内,在数控装 置的控制下,通过两个伺服电机,控制电子刀台刀具及铣刀台上的铣 刀工作,完成对工件的加工。因而具有能结构紧凑、制造成本较低, 操作简单,效率高,兼具铣削功能、自动完成轴类零件槽、方、直齿、 盆齿、伞齿和渐开线齿等零件的加工,且加工工序实现自动化,加工 精度高,分度精确,生产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 案做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右视图3是图1的俯视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4, 一种立式数控车铣机床,由床 身1、驱动电机、齿轮变速箱2、数控装置3和数控装置控制的装夹 工件用的旋转液压夹具及可移动托板装置组成,齿轮变速箱2输入轴 通过皮带轮和三角传动带与驱动电机转轴相连,还与旋转液压夹具轴 相连;可移动托板装置包括沿床身纵向做直线运动的大托板4和沿床 身横向做直线运动的小托板5组成;大托板4位于床身上的直线导规6上,小托板5位于大托板4上设有的直线导规上;大托板4沿床身 纵向做直线运动是由数控装置控制的安装于床身上的伺服电机9驱 动丝杆10带动大托板4下侧上的丝母17来实现的;小托板5沿床身 横向做直线运动是由数控装置控制的安装于大托板上的伺服电机11 驱动丝杆12带动小托板5下侧上的丝母18来实现的;小托板5 —侧 上设电子刀台7,在小托板5另一侧上设立式铣刀台8;铣刀台8的 刀盘转轴上设同步小齿轮与齿轮变速箱2的花键轴输出轴13上设有 同步大齿轮通过同步齿形带14相连;在同步齿形带14的侧面压接涨 紧轮15,涨紧轮15与恒压气缸16活塞杆相连。在电子刀台7刀盘 上设有多把车刀,根据工件加工的复杂程度,设置车刀把数,如机 用转换接头为锥面带卡簧槽,车锥面和外圆选用外圆车刀,车卡簧槽 选用R车刀,最后用截断刀截断,电子刀台7刀盘上要设有3把车 刀;铣刀台8的刀盘上可根据铣方的需要均布设有多把铣刀,如铣四 边形可均布设两把铣刀来完成,六边形可均布设三把铣刀来完成。工作原理以加工轴零件为例,先根据工件的外形尺寸编程输入 数控装置内,将工件固定于液压夹具上,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变速箱带 动工件旋转,同时齿轮变速箱输出花键轴通过同步齿轮及同步带带动 铣刀台刀盘转动,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随工作位置改变,通过两个 伺服电机,大托板沿床身纵向移动,小托板上的铣刀台和电子刀台在 大托板上沿床身横向移动至工作位置时,并由电子刀台刀具完成对工 件圆形、锥形及槽和球等形状的加工,由铣刀台刀盘上的铣刀完成多 边形及伞齿等的加工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数控车铣机床,由床身(1)、驱动电机、齿轮变速箱(2)、数控装置(3)和数控装置控制的装夹工件用的旋转液压夹具及可移动托板装置组成,齿轮变速箱(2)输入轴通过皮带轮和三角传动带与驱动电机转轴相连,还与旋转液压夹具轴相连;可移动托板装置包括沿床身纵向做直线运动的大托板(4)和沿床身横向做直线运动的小托板(5)组成;大托板(4)位于床身上的直线导规(6)上,小托板(5)位于大托板(4)上设有的直线导规上;大托板(4)沿床身纵向做直线运动是由数控装置控制的安装于床身上的伺服电机(9)驱动丝杆(10)带动大托板(4)下侧上的丝母(17)来实现的;小托板(5)沿床身横向做直线运动是由数控装置控制的安装于大托板上的伺服电机(11)驱动丝杆(12)带动小托板(5)下侧上的丝母(18)来实现的;小托板(5)一侧上设电子刀台(7),其特征是在小托板(5)另一侧上设立式铣刀台(8);铣刀台(8)的刀盘转轴上设同步小齿轮与齿轮变速箱(2)的花键输出轴(13)上设有同步大齿轮通过同步齿形带(14)相连;在同步齿形带(14)的侧面压接涨紧轮(15),涨紧轮(15)与恒压气缸(16)活塞杆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属机床
,具体涉及一种的车铣多边轴零件、盆齿和伞齿零件用的立式数控车铣机床。其特征是在小托板另一侧上设立式铣刀台;铣刀台的刀盘转轴上设同步小齿轮与齿轮变速箱的花键轴输出轴上设有同步大齿轮通过同步齿形带相连;在同步齿形带的侧面压接涨紧轮,涨紧轮与恒压气缸活塞杆相连。具有能结构紧凑、制造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效率高,兼具铣削功能、自动完成轴类零件槽、方、曲面、球面及螺旋多边体和盆齿、伞齿零件齿的加工,且加工工序实现自动化,加工精度高,分度精确,生产成本低的优点。文档编号B23P23/00GK201257589SQ200820188368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王建斌, 王建鹏 申请人:王建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数控车铣机床,由床身(1)、驱动电机、齿轮变速箱(2)、数控装置(3)和数控装置控制的装夹工件用的旋转液压夹具及可移动托板装置组成,齿轮变速箱(2)输入轴通过皮带轮和三角传动带与驱动电机转轴相连,还与旋转液压夹具轴相连;可移动托板装置包括沿床身纵向做直线运动的大托板(4)和沿床身横向做直线运动的小托板(5)组成;大托板(4)位于床身上的直线导规(6)上,小托板(5)位于大托板(4)上设有的直线导规上;大托板(4)沿床身纵向做直线运动是由数控装置控制的安装于床身上的伺服电机(9)驱动丝杆(10)带动大托板(4)下侧上的丝母(17)来实现的;小托板(5)沿床身横向做直线运动是由数控装置控制的安装于大托板上的伺服电机(11)驱动丝杆(12)带动小托板(5)下侧上的丝母(18)来实现的;小托板(5)一侧上设电子刀台(7),其特征是:在小托板(5)另一侧上设立式铣刀台(8);铣刀台(8)的刀盘转轴上设同步小齿轮与齿轮变速箱(2)的花键输出轴(13)上设有同步大齿轮通过同步齿形带(14)相连;在同步齿形带(14)的侧面压接涨紧轮(15),涨紧轮(15)与恒压气缸(16)活塞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鹏王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