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利用内燃热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67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利用内燃热气机,包括压缩机构、做功机构、内燃燃烧室和热交换器,所述压缩机构的工质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被加热流体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被加热流体出口经所述内燃燃烧室与所述做功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做功机构的工质出口经所述热交换器的被冷却流体通道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形成工质闭合循环回路;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工质入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有工质导出口,且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回路的承压能力大于0.5MPa。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热气机的工质温度和压力难以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影响热气机效率的问题,具有效率高、节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是一种热气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热气机得到广泛重视,然而传统热气机都是通过外燃加热的方式来提供动力的,外燃方式需要经过传热部件(通常为被加热容器的壁)来进行热传递,使得工质被加热,在外燃加热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热量都耗散在环境中了,而且外燃加热方式受传热壁承压耐温能力的限制,传热效率有限,工质的温度和压力难以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使得传统热气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严重受限,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热气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效率和功率密度高的余热利用内燃热气机,解决了传统热气机因工质的温度和压力难以达到更高的水平而影响效率和功率密度的问题,同时采用热交换的方式将做功完成时温度很高的气体的热量传递给经压缩机构压缩后即将进入内燃燃烧室的温度较低的气体,使得即将进入内燃燃烧室的温度较低的气体的温度得以升高,同时做功完成时温度很高的气体的温度得以降低,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内燃燃烧的能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余热利用内燃热气机,包括压缩机构、做功机构、内燃燃烧室和热交换器,所述压缩机构的工质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被加热流体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热利用内燃热气机,包括压缩机构、做功机构、内燃燃烧室(4)和热交换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的工质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1)的被加热流体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1)的被加热流体出口经所述内燃燃烧室(4)与所述做功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做功机构的工质出口经所述热交换器(1)的被冷却流体通道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压缩机构、所述做功机构、所述内燃燃烧室(4)、所述热交换器(1)以及它们之间的连通通道形成工质闭合循环回路;在所述热交换器(1)的被冷却流体出口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工质入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工质导出口(2),且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回路的承压能力为大于0.5MPa。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28 CN 201210019661.X;2012.03.24 CN 2012101.一种余热利用内燃热气机,包括压缩机构、做功机构、内燃燃烧室(4)和热交换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的工质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I)的被加热流体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I)的被加热流体出口经所述内燃燃烧室(4)与所述做功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做功机构的工质出口经所述热交换器(I)的被冷却流体通道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压缩机构、所述做功机构、所述内燃燃烧室(4)、所述热交换器(I)以及它们之间的连通通道形成工质闭合循环回路;在所述热交换器(I)的被冷却流体出口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工质入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工质导出口(2),且所述工质闭合循环回路的承压能力为大于0.5MPa。2.如权利要求1所述余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北彪
申请(专利权)人: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