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泵泵下机械混合掺药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526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油泵泵下机械混合掺药管柱,所述管柱包括油管、空心抽油杆、抽油泵密封脱接器、抽油泵、旋转连接装置和泵下机械混合器,所述空心抽油杆设置在油管的内部,所述空心抽油杆的下端通过所述抽油泵密封脱接器与抽油泵的柱塞相连接,所述抽油泵的柱塞下方依次连接所述旋转连接装置和泵下机械混合器。所述泵下机械混合器包括:外管,其内轴向穿设有齿条;多个齿轮,分别与齿条相啮合,每个所述齿轮穿设连接在一连杆上,所述连杆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外管的内侧壁上;多个叶轮,其连接在所述连杆上,多个叶轮位于所述齿轮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发挥了降粘剂的乳化降粘作用,大大改善了稠油开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抽油泵泵下机械混合掺药管柱,其主要是针对油井掺药化学降粘开采而言的。
技术介绍
稠油在我国油田蕴藏量较为丰富,但由于其胶质、浙青含量甚高,流动性差,因而开采难度较大。通常采用掺稀油降粘、空心杆电加热、掺化学药剂降粘等工艺开采稠油,其中掺化学药剂乳化降粘的效果取决于化学药剂在井下和稠油充分均匀混合的程度。现有的套管环空掺稀油的工艺以相似相溶原理为基础,总体降低混合液粘度,但是靠重力与稠油自然混合,通常只有提高掺油比才能满足正常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稀油资源的浪费。现有靠井下液流流速的混合器要想取得理想的混合效果,井下液流必须达到一定速度,井下供液必需充足,这样就在应用方面收到了限制。现有的机械混合器又大多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油泵泵下机械混合掺药管柱,其利用抽油杆能上下移动的功能,将化学降粘剂与原油充分混合均匀并顺利举升至地面。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种抽油泵泵下机械混合掺药管柱,所述管柱包括油管、空心抽油杆、抽油泵密封脱接器、抽油泵、旋转连接装置和泵下机械混合器,所述空心抽油杆设置在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油泵泵下机械混合掺药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包括油管、空心抽油杆、抽油泵密封脱接器、抽油泵、旋转连接装置和泵下机械混合器,所述空心抽油杆设置在油管的内部,所述空心抽油杆的下端通过所述抽油泵密封脱接器与抽油泵的柱塞相连接,所述抽油泵的柱塞下方依次连接所述旋转连接装置和泵下机械混合器;所述泵下机械混合器包括:外管,其内轴向穿设有齿条;多个齿轮,分别与齿条相啮合,每个所述齿轮穿设连接在一连杆上,所述连杆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外管的内侧壁上;多个叶轮,其连接在所述连杆上,多个叶轮位于所述齿轮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泵泵下机械混合掺药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包括油管、空心抽油杆、抽油泵密封脱接器、抽油泵、旋转连接装置和泵下机械混合器,所述空心抽油杆设置在油管的内部,所述空心抽油杆的下端通过所述抽油泵密封脱接器与抽油泵的柱塞相连接,所述抽油泵的柱塞下方依次连接所述旋转连接装置和泵下机械混合器; 所述泵下机械混合器包括: 外管,其内轴向穿设有齿条; 多个齿轮,分别与齿条相啮合,每个所述齿轮穿设连接在一连杆上,所述连杆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外管的内侧壁上; 多个叶轮,其连接在所述连杆上,多个叶轮位于所述齿轮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泵泵下机械混合掺药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销钉,所述销钉穿入所述定位孔的一端顶抵在所述齿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泵泵下机械混合掺药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泵密封脱接器包括: 弹簧爪,其连接上述空心抽油杆,所述弹簧爪的内壁呈光滑设置; 芯杆,其上端可脱离的连接在弹簧爪的内部,所述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传兴戚勇尉小明魏凯张洪宝刘祖合李春志李平马翔宇李新蓝彬孙古华杨冬梅付宁高彦生顾辉赵树杰王巍张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