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硅胶复合柔性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19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硅胶复合柔性接口,该柔性接口包括外套接口部、内插接口部、多个环形凸起,该柔性接口还包括多个镀锌铁芯圈,所述镀锌铁芯圈位于环形凸起之间的凹陷处;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解决桥梁因温度变形产生位移导致管道的变形问题以及PVC管的老化问题,又能使桥梁排水通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用的雨水管硅胶复合柔性接口。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城市高架桥桥面的排水系统中,上部桥梁结构中铺设的排水管道须与桥墩上设置的排水管(一般是PVC管)相配合连接。由于桥梁受温度变化影响,桥梁体的伸长与收缩会使主梁与桥墩之间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因此,分别铺设在梁底和墩顶处的管道的连接需要满足位移和排水通畅的要求。目前常用的连接形式是使上下管道硬性连接,依靠管道的弯曲变形以适应梁与墩之间的相对位移, 但不适用于铺设梁体内和墩身内管道连接的情况以及存在固定接头难于检修的问题。另一种常见的连接形式为在墩顶管道开口处设置一个漏斗,上部管道深入其中,这种设置可以使上部管道与漏斗壁间的间距能满足前述相对位移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桥梁温度变性要求、抗收缩变形、并具有一定抗老化、拉伸强度特性,且能保证无渗漏和便于养护的柔性接口。根据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硅胶复合柔性接口,该柔性接口包括外套接口部、内插接口部、多个环形凸起,该柔性接口还包括多个镀锌铁芯圈,所述镀锌铁芯圈位于环形凸起之间的凹陷处;进一步地,所述外套接口部、内插接口部及环形凸起采用硅胶和玻纤压制成一体;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和玻纤的比例为1:1;进一步地,所述外套接口部和内插接口部的直径为150-300mm,所述柔性接口的长度为450mm,厚度为6mm ;进一步地,每个环状凸起的长度为20mm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接口部套在预设于桥梁体中的上部水管的开口外,所述内插接口部插在预设于桥墩中的下部水管的开口里;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接口的拉伸强度为4.47Mpa。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不仅能解决桥梁因温度变形产生位移导致管道的变形问题以及PVC管的老化问题,又能使桥梁排水通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柔性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柔性接口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硅胶复合柔性接口,该柔性接口包括外套接口部1、内插接口部2、多个环形凸起3以及多个镀锌铁芯圈4,其中镀锌铁芯圈4位于两个环形凸起3之间的凹陷处。外套接口部1、内插接口部2以及环形凸起3采用硅胶玻纤材料复合而成,其中硅胶为天然硅胶,玻纤采用航空专用玻璃纤维,硅胶和玻纤的成分各占50% (质量百分比),经高温180° C压制而成。外套接口部I和内插接口部2的直径为150-300mm,柔性接口的长度为450mm,厚度为6mm ;环状凸起3的直径同外套接口部I和内插接口部2的直径,也为150_300mm,每个环状凸起3的长度为20_,可用于增加柔性接口的收缩性和伸长性;镀锌铁芯圈4可增加产品的牢固性,用于延长柔性接口的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在使用时,所述外套接口部I套在预设于桥梁体5中的上部水管6(PVC管)的开口外,所述内插接口部2插在预设于桥墩7中的下部水管8的开口里,接口部与水管的套插处可涂以适量的粘合剂。由于本柔性接口的主体部分采用的硅胶和玻纤复合而成,其性能检测结果如表I所示,采用这种材料比采用橡胶材料的性能要更优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硅胶复合柔性接口,该柔性接口包括外套接口部(1)、内插接口部(2)、多个环形凸起(3),其特征在于,该柔性接口还包括多个镀锌铁芯圈(4),所述镀锌铁芯圈(4)位于环形凸起(3)之间的凹陷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硅胶复合柔性接口,该柔性接口包括外套接口部(I )、内插接口部(2)、多个环形凸起(3),其特征在于,该柔性接口还包括多个镀锌铁芯圈(4),所述镀锌铁芯圈(4)位于环形凸起(3)之间的凹陷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接口部(I)、内插接口部(2)及环形凸起(3)采用硅胶和玻纤压制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和玻纤的比例为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凤衣赵德刚李广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