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昭明专利>正文

锥齿大轮磨孔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1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锥齿大轮磨孔夹具,它由浮动钢球、压板、拉杆、底座、本体、连接板和柄部组成,底座上固定本体,本体的内圈止口中设浮动钢球,钢球由固定于本体上的铁皮包盖住;柄部由底座中心穿进,与连接板中心相连,连接板的圆周三等分角度上纵向固定拉杆,拉杆穿过本体,分别连接压板。本夹具能提高齿轮加工的精度,结构简单,可靠性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夹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汽车后桥传动从动齿轮(即锥齿大轮或称为螺旋伞齿大轮)磨孔工序中的磨孔夹具。锥齿大轮的生产一般要经过切齿、淬火(压淬)、磨孔(大、小轮)配对、研磨等工序,其中磨孔是一关键工序。目前,磨孔都没采用专用夹具,多是用车床自身的夹头三爪改成倒锥夹,夹住锥齿面锥,锥齿大端靠夹头底部,用百分表告内孔,后夹紧,开动车床进行磨孔。但在实际使用中效果不理想,因为它忽视了齿轮因淬火齿形变形,产生同心度误差,精度低,效率低且费体力。另有一种方式是不用百分表告夹压,用气动拉紧,利用杠杆作用使三爪收小和伸开夹压齿轮背锥,但它忽视了定位面的转换与变形误差,且钢球是三件椿式固定的不动设计,整个结构复杂,不合理。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浮动钢球定位来减小淬火变形的齿形误差,利用三点与齿形接触,进一步减小变形,提高齿轮精度和生产效率,结构简单的锥齿大轮磨孔夹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锥齿大轮磨孔夹具由浮动钢球、压板、拉杆、底座、本体、连接板和柄部组成。本体固定于底座上,柄部从底部中心由底部穿进,与连接板中心相连,连接板圆周三等分角度上固定拉杆,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齿大轮磨孔夹具,其特征在于它由浮动钢球(15)、压板(24)、拉杆(22)、底座(30)、本体(13)、连接板(31)和柄部(11)组成,底座(30)上固定本体(13),本体(13)的内圈止口中设浮动钢球(15),钢球(15)由固定于本体(13)上的铁皮(16)包盖住;柄部(11)由底座(30)中心穿进,与连接板(31)中心相连,连接板(31)的圆周三等分角度上纵向固定拉杆(22),拉杆(22)穿过本体(13),分别连接压板(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昭明
申请(专利权)人:谢昭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