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过学军专利>正文

多功能组合虎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20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铣床、钻床的多功能组合虎钳,它由钳身、钳爪、组合钻模、定位组件、活动钳口、快速夹紧机构、横向止推装置等部件组成。它可根据工件加工要求进行调整,工件可实现完全定位,切削刀具用组合钻模作导向、定位,工件不需划线即可加工,加工精度高。快速夹紧机构可使工件装夹迅速、省力、省时。(*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用虎钳。目前使用的机用虎钳主要由钳身、活动钳口、夹紧丝杆及螺母等零件组成。它只具有夹紧工件的功能,只能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不能实现完全定位;活动钳口由丝杆推动,只能以较慢的速度移动。当使用这种虎钳夹紧工件进行钻孔作业时,需预先划线。批量生产中,划线法工效低、精度差。当零件品种较多而批量又不很大时,如采用专用夹具,则因其制造费用高而增加产品成本,同时生产准备周期长,也不便于生产管理。本技术的任务在于为公众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虎钳,在零件的中、小批量加工或新产品批量试制时,只用一台这种虎钳即可完成多种零件的钻孔等作业,而不需逐个划线,也不需专用工装夹具,并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提高工效。本技术的结构由附图和实施例中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组合虎钳纵向剖视图。图2为横向止推装置安装图(即图1的K向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放大比例剖视图。图5是图1的C-C剖视图。图6是图1的D-D放大比例剖视图。图7是齿爪座(15)的放大比例轴测图。本技术的结构由钳身(1)、钳爪(2)、(6)、组合钻模(3)、定位组件(4)、定位圈(5)、活动钳口(7)、螺母(8)、齿杆(9)、快速夹紧机构(10)、横向止推装置(17)、(18)等组成。其中组合钻模(3)、定位组件(4)、定位圈(5)、快速夹紧机构(10)为本技术的关键部件。钳爪(2)、(6)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其两侧均有安装螺钉的沉头孔,可两面安装使用;钳爪(2)的一侧加工有120°纵向V形槽一条;垂直方向V形槽两条,其间距为25~35mm;V形槽用作圆柱面或弧面零件定位夹紧之用。钳爪(2)、(6)的两端均加工有M8螺孔,用来安装横向止推装置。在钳爪(6)的一侧夹紧面有两个相距约70mm的φ8mm定位孔,孔底为M5螺孔,定位圈(5)用螺钉安装在两个定位孔中的任意一个内。定位圈(5)是一阶梯形环,其大端凸出钳爪(6)的夹紧面,在工件需以侧向内孔定位时使用,定位圈(5)大端尺寸由工件的定位孔确定。横向止推装置包括止推板(17)和止推销(18),如图2所示,止推板(17)用螺钉固定在钳爪(2)或(6)的任一端,位置可调整,止推销(18)通过螺纹拧入止推板(17)的螺孔中,伸出长度可随意调节。组合钻模(3)为本技术关键之一,由支承座(19)、回转块(20)、可调钻模板(21)、钻套(22)组成。支承座(19)加工成L形,宽约42mm,垂直边厚约12mm;垂直边上有一长约55mm的腰形孔,用两枚M8螺栓将其固定在钳身(1)的头端,上、下调整范围不小于25mm。支承座(19)与钳身(1)的结合面有一3mm高的凸键,与钳身(1)上的凹槽相配,如图3所示,以保证组合钻模(3)的垂直。回转块(20)是一长约46mm、宽40mm的矩形块,如图4所示,两个弧形阶梯孔对称分布在一个圆周上,两个M6内六角螺钉将回转块(20)压紧在支承座(19)上,可在一定角度内调整其方位,螺钉头部沉入台阶内。可调钻模板(21)的一端有一长度为50~80mm的腰形孔,两个M8螺栓将其固定在回转块(20)上,伸出悬臂的长度可以调整;钻模板(21)的另一端有安装钻套(22)的孔,孔的尺寸按所用的钻套确定;当工件上有多个孔需加工时,钻模板(21)上钻套孔的数量和相对位置尺寸按工件要求确定。钻套(22)的定位外圆直径为φ18mm或φ28mm,分别适用于12以下和12以上规格的钻套;钻套(22)的规格备有多种,根据工件上所加工的孔选用。为满足工件安装的需要,也可将组合钻模(3)的回转块(20)、钻模板(21)直接固定在活动钳口(7)上使用。钳身(1)的前端和左侧,均有经光整加工的支承平面,当工件需在侧向钻孔时,整个虎钳可侧立放置,将钻模板(21)、回转块(20)安装在活动钳口(7)的侧面,即可进行加工。活动钳口(7)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它是采用导轨内侧导向,压板安装在导轨内侧;活动钳口(7)的侧面加工有M6螺孔,用于安装钻模板(21)和回转块(20)。定位组件(4)由滑块(23)、滑座(24)、定位销(25)等元件组成,其作用是实现工件垂直方向的定位。滑块(23)两头各有一长为26mm的腰形孔,用两个M6螺钉固定在钳身(1)导轨底面,如图5所示,其在导轨下的位置可以调整;钳身(1)的导轨底面安装滑块的螺孔有若干对,每对的间距约40mm,可按需要任选一对螺孔安装。沿滑块(23)长度方向有一导槽,槽上部宽约12mm,滑座(24)可装在槽中任一位置,下端用M6螺钉拉紧。滑座(24)可单个安装使用,也可多个并列安装使用。滑座(24)按内孔的不同分为固定式和可调式,可根据工件加工需要选用。固定式滑座内孔上部为φ8圆柱孔,与其相配的定位销(25)插入孔中。可调式滑座内孔上部为M8螺纹,杆部为M8螺纹的可调式定位销拧入滑座孔中,高度可调节,调好后用一螺母并紧,以防定位销在工作中松动。快速夹紧机构(10)由齿杆(9)、压板(11)、弹簧(12)、环套(13)、齿爪(14)、齿爪座(15)和夹紧手柄(16)等组成,是本技术的关键之一。齿杆(9)的前部50mm是T18×4梯形螺纹;杆部的φ20mm直径圆柱面两侧沿长度方向加工出两个相距为16mm的对称平面,截面形状如图6所示,并在两侧平面加工有齿距为2mm的齿槽,齿向与杆的轴向垂直。环套(13)内孔为台阶孔,小端直径稍大于齿杆(9)圆柱部位的直径,大端孔径35mm,台阶深25mm,环套(13)由4个螺钉固定在钳身的尾端。环套(13)台阶孔的圆柱面有两个对称的凹槽,深约2.5mm。当齿爪(14)处于凹槽位置时,在弹簧(12)的作用下,齿爪(14)退入凹槽中,与齿杆(9)脱离啮合,此时即可推动齿杆(9),实现活动钳口(7)的快速移动。齿爪座(15)如图7所示,其内孔形状与齿杆(9)杆部截面一致,套在齿杆(9)上可随其一同在环套(14)内灵活转动,并且齿爪座(15)可沿齿杆(9)轴向作相对移动;齿爪座(15)外径与环套(13)内径相同。齿爪座(15)的一端有两个相对的槽,宽约10mm,齿爪(14)在槽中可灵活移动;两个槽的端口各有一对1.5mm深的卡槽,弹簧(12)的两头正好卡入槽中,卡槽内端有一30°斜口,齿爪(14)被压向齿杆(9)时,弹簧(12)可在斜口摆动。压板(11)的外圆和内孔均与齿爪座(15)相同,用两个沉头螺钉固定在齿爪座(15)的开槽端。弹簧(12)是一段直径约1.2mm的弹簧钢丝。齿爪(14)共2件,装在齿爪座(15)的两个槽中,可上、下灵活移动;齿爪(14)靠齿杆(9)的一面加工有齿距2mm的齿槽,靠环套(13)的一端为弧形,使齿杆(9)回转时,齿爪(14)能顺利地推向啮合位置;齿爪(14)的一侧有一1.5mm宽的卡槽,弹簧(12)可以卡入,保证夹紧手柄(16)复位时齿爪(14)与齿杆(9)能脱离接触。顺时针转动手柄(16)时,齿杆(9)拨动齿爪座(15)和压板(11)一同回转,齿爪(14)随之运动,当齿爪(14)从环套(13)的凹槽中滑出后,便与齿杆(9)啮合,使齿杆(9)不能轴向移动,但仍能转动;继续转动手柄(16),齿杆(9)前端的螺纹便推动活动钳口(7)夹紧工件。松开时,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组合虎钳、包括钳身(1)、钳爪(2)、(6)螺母(8)、活动钳口(7)等主要零部件,其特征是钳身(1)上配装组合钻模(3)、定位组件(4)、快速夹紧机构(10),钳爪(2)或(6)上配装横向止推装置(17)、(18),定位圈(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过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过学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