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由基盒、伸出臂、杆轴组成,伸出臂由一纵向杆和一横向杆组成,纵向杆纵向固定于基盒,杆轴横向与基盒活动连接。加捻丝线从伸出臂的横向杆下方通过,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持平衡状态。当发生断丝时,伸出臂的横向杆失去支撑,从而使整个机构失去平衡,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翻转,导致基盒触碰到气动控制装置的电源开关,进而带动传动机构运转,使得与传动机构连接的卷绕筒子停止工作,从而避免断丝会被缠绕进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停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
技术介绍
倍捻机是一种对丝线进行加捻设备,可以实现一转两捻,加捻效率比传统捻线设备成倍提高。不过在实际的捻绕过程中,由于丝线受到多个部件的触碰磨损,以及自身的张力作用,常会发生断丝的情况,而每台倍捻机上由于都是上百个丝线的卷绕筒子同时工作,操作工很难及时确定发生断丝的筒子位置,导致倍捻机的卷绕筒子仍在继续运行,以至于使断开的丝线缠绕进设备中,造成原料的浪费,也给生产带来诸多的不便。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倍捻机的断线检测机构,可以用于快速确定断丝所在的卷绕筒子位置,专利号为200620071685.X的专利即公开了这样一种机构。这种倍捻机的断线检测机构主要由落针定位板、落针管、落针、导电件、指示灯等组成,在工作状态时,落针定位板和电源相连接,伸出臂位于第一工作位置,落针管上则电连接指示灯,将丝线穿过伸出臂的下侧,而对落针形成支撑,当丝线断线时,落针即失去支撑而使伸出臂下降到第二工作位置,使得伸出臂与落针定位板接触而导通电路,与落针管相连接的指示灯亮,使得工作人员在远处即可观测到,而无需在倍捻机旁观察维护。但这一现有技术仍存在缺陷,即操作工虽然能及时的发现断丝位置,可以及时处理,但是断丝后断丝所在的卷绕筒子仍在继续工作,这样断丝还是会被绕进设备,同样造成原料的浪费,给生产带来诸多的不便,同时这种结构要求的零部件较多、制作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可以丝线断开时,使得倍捻机的卷绕筒子自动停止工作,既保证了断线不会被绕进设备,也能使操作人员快速发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包括基盒、伸出臂、杆轴,所述伸出臂包括纵向杆和横向杆,所述纵向杆纵向固定于基盒,杆轴横向与基盒活动连接。如前所述的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所述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还包括固定臂。如前所述的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所述固定臂上连接有磁体。如前所述的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所述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还包括粘附臂。如前所述的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所述粘附臂上连接有粘附物。如前所述的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所述粘附物为毛毡。如前所述的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所述基盒底部还固定有挡块。如前所述的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所述杆轴为活动螺丝,所述活动螺丝横向贯穿基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在断丝时,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的自动翻转,触动倍捻机的气动控制装置运行,从而使与倍捻机的气动控制装置连接的卷绕筒子自动停止工作; 2、在倍捻机的气动控制装置自动停止工作后,利用粘附物将断丝粘附,从而保证了断丝不会被绕进设备,使得原材料不会被浪费,同时也能使操作人员快速发现问题,并加以快速清除,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同时损坏时便于维修。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二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由基盒1、伸出臂3、杆轴4组成,伸出臂3至少要有一纵向杆31,用于使伸出臂3纵向固定于基盒I上,有一横向杆32用于通过丝线,本实施例中伸出臂3为T型,当然也可以为T型或十字型等形状。杆轴4是一柱状体钢条,伸入基盒I的一半,但与基盒I之间有一定空隙,使得基盒I能绕杆轴4作360度旋转。倍捻机正常工作时,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位于卷绕筒子和张力轮之间。卷绕筒子上的丝线,穿过张力圈,进入卷绕筒子内部,再通过张力珠,从旋转盘上面的线孔穿出并通过气圈导丝器,气圈导丝器出来的丝线从伸出臂3的横向杆32下方通过,使得伸出臂3固定于某一位置,并进而使整个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从伸出臂3下方伸出的丝线再通过张力轮、喂丝罗拉等零部件,使丝线一直处于张紧状态。当发生断丝时,伸出臂3失去丝线的支撑,基盒I及其上伸出臂3在重力的作用下围绕杆轴4向下进行翻转,基盒I在翻转的过程中,触碰到倍捻机的气动控制装置电源开关,使得气动控制装置开始运行,最终使与之连接的卷绕筒子停止工作,气动控制装置的运行原理,专利号为02260124.4 (专利技术名称为短纤倍捻机气动控制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进行了说明。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包括基盒1、固定臂2、伸出臂3、杆轴4、粘附臂5,其中伸出臂3、粘附臂5皆纵向固定于基盒I同侧,本实施例中伸出臂3为L型,包括纵向杆31和横向杆32,杆轴4为一活动螺丝,固定臂2固定于杆轴4的一端,并同时固定于倍捻机,其端部通过橡皮套等方式连接有磁体21,杆轴4另一端横向贯穿基盒1,基盒I可以绕杆轴4作360度旋转。粘附臂5纵向贯穿基盒I并可沿基盒I作上下运动,其顶端有粘附物51,该粘附物可以为毛毡等物,基盒I底部还固定有挡块6。在倍捻机的电源未接通时,磁铁21通过磁性吸附住伸出臂3和粘附臂5,以起到固定该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设备的作用,便于生产及操作人员操作。在倍捻机开通电源后,磁铁21与伸出臂3和粘附臂5相互分离,丝线的路径方式基本同于实施例一,绕过伸出臂3的横向杆32下方,此时,本装置的固定完全依托于丝线的支撑。当发生断丝时,伸出臂3失去支撑,带动基盒I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翻转,此时粘附臂5上的毛毡51会勾住断开的丝线,防止丝线被绕进机器。与其同时,与基盒I连接的挡块6在翻转过程中触碰到倍捻机的气动控制装置电源开关,使得气动控制装置开始运行,最终使与之连接的卷绕筒子停止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盒、伸出臂、杆轴,所述伸出臂包括纵向杆和横向杆,所述纵向杆纵向固定于基盒,杆轴横向与基盒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盒、伸出臂、杆轴,所述伸出臂包括纵向杆和横向杆,所述纵向杆纵向固定于基盒,杆轴横向与基盒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还包括固定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上连接有磁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还包括粘附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倍捻机断丝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臂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荣,孙德明,张堂标,倪以军,刘冬玲,郑德坤,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