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hlA和RhlB转基因植物修复环境污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7539 阅读:5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根据偏爱密码子优化合成并构建了鼠李糖脂转移酶(RhlA和RhlB)序列植物载体,进行了农杆菌转化植物,转化的拟南芥植物能持续表达鼠李糖脂生物活化剂,并促使植物对烷烃类物质和重金属污染的降解,从而可以为植物修复烷烃类物质和有毒金属污染的环境提供有益的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修复领域,涉及来自于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中的鼠李糖脂转移酶RhlA和RhlB基因序列表达载体的构建,尤其涉及利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将RhlA和RhlB基因转化到植物中,从而促使植物对烷烃类有机物和有毒金属污染的环境修复能力。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污染环境的修复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中,生物修复以其处理费用低、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并且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修复至今仅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生物修复技术已经开始在污染环境治理中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利用微生物、植物修复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利用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的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直接使用发酵液,能节省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取和产品纯化成本,因此,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现场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场地的应用潜力很大。国外对生物修复的研究大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大量成功的工程实例。如Harvey等将铜绿假单胞菌生产的海藻糖脂,加入Exxon Valdez号油轮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湾造成的原油泄漏污染的海水中,大大提高了原油的降解速度。这也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实际应用中最成功的现场生物修复。而在国内还未见有将生物表面活性剂成功用于环境污染物治理方面的报道。许多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由于难降解、有毒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积累等性质而破坏生态环境,相比之下,生物表面活性剂则由于易生物降解、对生态环境无毒等特性而更适合于环境工程中污染治理。如:在废水处理工艺中可作为浮选捕收剂与带电胶粒相吸以除去有毒金属离子,修复受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的场地等。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在代谢过程中分泌的具有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独特的属性,如:结构的多样性、生物可降解性、广泛的生物活性及对环境的温和性等。由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受原材料、价格和产品性能等因素的影响,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常会严重污染环境及危害人类健康。因此,随着人类环保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近二十多年来,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日益增多,发展很快,国外已就多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生产工艺申请了专利。植物修复技术以其安全、廉价等特点而成为国际环保产业的生长点。未来五年中,国际植物修复市场可以达到20多亿美元。发达国家的植物修复技术已开始进入商业化初期阶段,已有近100家企业开始涉足植物修复
如美国已有10多项植物修复技术方面的专利,且已经开 始进行工程化应用。目前,全国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万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导致每年有1000万t粮食的重金属含量超标,而且减产粮食1000万t,两者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亿元。此外,我国还有大量工矿区土地和城市土地等非耕地受重金属的污染。这些污染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卫生品质和地下水、地表水、大气等环境质量,对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人类健康已造成巨大的危害。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产品的重金属超标问题对为我国农业的冲击更大。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任务。与传统的化学和物理治理技术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简便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不仅可以修复污染土壤,而且有可能通过资源化利用而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因此是一项非常适合国情的实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鼠李糖脂是铜绿假单胞菌代谢的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表明,鼠李糖脂在环境污染修复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I)如促进烷烃类物质的降解。烷烃是石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在石油勘探、开米、运输、加工及储存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有石油排入环境中而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为了提高烷烃的降解速率,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强疏水性化合物的亲水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增加微生物的数量,继而提高烷烃的降解速率。Noordman等研究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十六烷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十六烷的降解作用明显优于其他十四种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Rahman等发现分别添加0.1%和I %鼠李糖脂的堆制系统中,汽油污染土壤中碳氢化合物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 11.9% 45.2%和20.2% 48.3%。最近Rahman等在研究储油罐底部泥状沉积物与土壤混合堆制过程中正构烷烃的降解情况时,也发现添加鼠李糖脂能显著增加烷烃的降解率。(2)同时,鼠李糖脂也可以用于除去有毒金属。由于有毒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污染过程具有隐蔽性、稳定性及不可逆性等特点,因此,土壤中有毒金属污染的修复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目前可以用玻璃化、固定化/稳定化、热处理等技术除去土壤中的重金属。玻璃化处理技术可行,但是工程量大,费用高;固定化过程具有可逆性,因此处理后还需要不间断地监测处理效果;而热处理技术则只适用于除去易挥发的重金属如Hg等。因此,低成本的生物学处理方法发展很快。近年来,人们开始利用对生态环境无毒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修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Torrens等的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鼠李糖脂使Cd的去除率提高了 8% 54%。Mulligan等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冲洗受重金属CiuZn污染的沉积物。三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都不同:0.5%的鼠李糖脂对Cu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为65% ;4%的槐糖脂则对Zn的去除效果较好,为60% ;而莎梵婷对两者均无多大效果,去除率仅为15%和6%。并研究了重金属在沉积物中赋存形态量的变化,其中,鼠李糖脂和莎梵婷主要除去了有机结合态的Cu,槐糖脂主要除去了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Zn。这一研究结果也证实了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冲洗沉积物除去其中有毒金属的方法是可行的。本项专利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高效安全修复各种环境污染如有毒金属及有机物污染的植物。本专利技术将来自于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中的鼠李糖脂转移酶基因(RhlA和RhlB)转化到植物中,提供植物对环境污染的修复能力,为烷烃类有机物和有毒金属的环境污染修复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利用植物修复环境污染(烷烃类物质和有毒金属)污染物(烷烃类物质和重金属)的问题,促使植物对其的降解,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带有微生物鼠李糖脂转移酶(RhlA和RhlB)基因序列的载体。本专利技术又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带有微生物鼠李糖脂转移酶(RhlA和RhlB)基因序列的载体构建方法。本专利技术再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利用农杆菌将鼠李糖脂转移酶(RhlA和RH1B)基因转入植物并促使降解烷烃类物质和有毒金属污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有微生物鼠李糖脂转移酶(RhlA和RH1B)基因序列的载体通过以下方法构建:1、鼠李糖脂转移酶(RhlA和RhlB)基因的合成根据Genbank登录的铜绿假单胞菌鼠李糖基转移酶RhlA和RhlB亚基基因序列(Genbank N0.PSERHTR),具体合成方法参考:Ai_Sheng Xiong, Quan-Hong Yao, R1-HePeng,Xian Li,Hu1-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鼠李糖脂转移酶(RhlA和RhlB)植物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分别在RhlA和RhlB亚基基因编码区的上下游添加CAMV?35S+TMV?Omega?leader?sequence和Nos终止子序列。最终设计并合成的RhlA基因植物表达盒(SRhlA)的长度为1639bp,其中CAMV?35S+TMV?Omega?leader?sequence的长度为498bp,RhlA基因编码区的长度为888bp,Nos终止子的长度253bp,为了便于随后的遗传操作,在SRhlA表达盒的两侧分别引入了EcoRI和BamHI酶切点;RhlB基因植物表达盒(SRhlB)的长度为2032bp,其中CAMV?35S+TMV?Omega?leader?sequence的长度为498bp,RhlB基因编码区的长度为1281bp,Nos终止子的长度253bp,在SRhlB表达盒的两侧分别引入了BamHI和HindIII酶切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鼠李糖脂转移酶(RhlA和RhlB)植物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分别在RhlA和RhlB亚基基因编码区的上下游添加CAMV 35S+TMV Omega leader sequence和Nos终止子序列。最终设计并合成的RhlA基因植物表达盒(SRhlA)的长度为1639bp,其中CAMV 35S+TMVOmega leader sequence的长度为498bp, RhlA基因编码区的长度为888bp, Nos终止子的长度253bp,为了便于随后的遗传操作,在SRhlA表达盒的两侧分别引入了 EcoRI和BamHI酶切点;RhlB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永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柏欧美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