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漆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该保护膜包括一耐腐蚀层、一透明薄膜基层、一压敏胶层、一离型膜层,耐腐蚀层设置于透明薄膜基层的正面;压敏胶层设置于透明薄膜基层的背面;离型膜层复合在压敏胶层的外表面,所述的压敏胶层是由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固化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缓蚀剂聚苯胺,经热固化聚合而成。本保护膜的压敏胶层不但具有优良的黏附性;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本保护膜的压敏胶层中的聚苯胺具有出色的环境稳定性,和铬酸盐等缓蚀剂相比,聚苯胺是一种没有环境污染、符合科技发展趋势的防腐蚀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轿车在出口储运过程中使用的漆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轿车在一般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采用保护膜进行漆面保护,是防紫外线、防刮伤、耐腐蚀、抗氧化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出口轿车在储运过程中,由于海域气候环境复杂,空气中弥散着大量盐雾,盐雾中的氯离子可以穿透金属保护膜、破坏氧化膜,从而造成轿车漆面深层点蚀。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保护蜡技术对出国车进行保护,但涂覆保护蜡的方法存在着工艺复杂、去除困难、保护时间较短等缺陷;而现有的轿车漆面保护膜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保护膜的耐腐蚀层与保护膜的基层、保护膜的基层与轿车漆面容易发生起泡或脱落等现象,造成保护膜不能有效地保护轿车漆面。专利102627922A公开了一种,该方法制得的保护膜具有改性过的耐腐蚀层,避免出口轿车在海运过程中海上大量盐雾对漆面的侵蚀。但是该专利并没有披露该保护膜压敏胶层及其制备方法,由于保护膜在使用时,压敏胶层直接黏附于漆面上,因此对压敏胶层具有特殊要求:一方面压敏胶层需要有优良的黏附性 ’另一方面压敏胶层需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出口轿车在海运过程中对保护膜压敏胶层的特殊要求,而提供一种车用漆面保护膜,避免保护膜基层与轿车漆面之间起泡和脱落等现象,使得保护膜具有全方面的盐雾防护能力,节约大量轿车因漆面被侵蚀而需要返修的费用。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 是提供一种车用漆面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车用漆面保护膜,包括一耐腐蚀层、一透明薄膜基层、一压敏胶层、一离型膜层,耐腐蚀层设置于透明薄膜基层的正面;压敏胶层设置于透明薄膜基层的背面;离型膜层复合在压敏胶层的外表面。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步骤如下: a.在透明薄膜基层的正面均匀涂布形成耐腐蚀层; b.在透明薄膜基层的背面均匀涂布形成压敏胶层; c.离型膜层复合在压敏胶层的外表面。步骤b中所述的压敏胶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将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溶入甲苯和丁酮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步骤2、将固化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缓蚀剂聚苯胺加入步骤I所得的溶液中,继续搅拌均匀;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溶液均匀涂布在透明薄膜基层的背面,并以温度梯度加热的方式进行热固化反应。步骤I中所述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5 6):(1 2):1,混合溶剂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2 4):1,其中甲苯和丁酮的质量比为3:1。步骤2中所述的固化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0.05 0.2):1,缓蚀剂聚苯胺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0.2 0.6):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本专利技术的车用漆面保护膜,避免了现有保护膜在长时间保护过程中发生起泡、脱落及卷曲等现象,具有优良的盐雾防护效果。2.本保护膜的压敏胶层不但具有优良的黏附性;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3.本保护膜的压敏胶层中的聚苯胺具有出色的环境稳定性,和铬酸盐等缓蚀剂相t匕,聚苯胺是一种没有环境污染、符合科技发展趋势的防腐蚀材料。4.本专利技术的压敏胶层在加热固化过程中,分为三个梯度温度进行加热,可有效避免压敏胶层在热固化过程中固化不均匀,产生气泡、胶纹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车用漆面保护膜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车用漆面保护膜,包括透明薄膜基层1、耐腐蚀层2、压敏胶层3和离型膜层4,耐腐蚀层2设置于透明薄膜基层I的正面,压敏胶层3设置于透明薄膜基层I的背面,所述的压敏胶层3是由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固化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缓蚀剂聚苯胺,经热固化聚合而成,其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将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溶入甲苯和丁酮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 步骤2、将固化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缓蚀剂聚苯胺加入步骤I所得的溶液中,继续搅拌均匀;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溶液均匀涂布在透明薄膜基层的背面,并以温度梯度加热的方式进行热固化反应。实施例1 1、在透明薄膜基层I的背面均匀涂布形成压敏胶层3。将50g丙烯酸丁酯、10 g甲基丙烯酸甲酯、10 g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加入15 g甲苯和5 g 丁酮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常温下机械搅拌均匀; 2、将0.5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 g聚苯胺加入步骤I所得的溶液中,继续搅拌均匀; 3、将步骤2所得溶液均匀涂布在透明薄膜基层I的背面,并放入温度梯度箱加热固化,设定第一梯度加热温度为70°C,第二梯度加热温度为90°C,第三梯度加热温度为110°C,力口热固化时间为40 s ; 4、将离型膜层4复合在步骤3所得的压敏胶层3上。实施例2 1、在透明薄膜基层I的背面均匀涂布形成压敏胶层3。将60g丙烯酸丁酯、20 g甲基丙烯酸甲酯、10 g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加入30 g甲苯和10 g丁酮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常温下机械搅拌均匀; 2、将2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6 g聚苯胺加入步骤I所得的溶液中,继续搅拌均匀; 3、将步骤2所得溶液均匀涂布在透明薄膜基层I的背面,并放入温度梯度箱加热固化,设定第一梯度加热温度为90°C,第二梯度加热温度为110°C,第三梯度加热温度为120°C,加热固化时间为20 s ; 4、将离型膜层4复合在步骤3所得的压敏胶层3上。实施例3 1、在透明薄膜基层1的背面均匀涂布形成压敏胶层3。将55g丙烯酸丁酯、15 g甲基丙烯酸甲酯、10 g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加入22.5 g甲苯和7.5 g 丁酮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常温下机械搅拌均匀; 2、将1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 g聚苯胺加入步骤I所得的溶液中,继续搅拌均匀; 3、将步骤2所得溶液均匀涂布在透明薄膜基层I的背面,并放入温度梯度箱加热固化,设定第一梯度加热温度为80°C,第二梯度加热温度为100°C,第三梯度加热温度为115°C,加热固化时间为30 s ; 4、将离型膜层4复合在步骤3所得的压敏胶层3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腐蚀层2现有专利已公开报道,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该专利实现。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 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漆面保护膜,包括一耐腐蚀层(2)、一透明薄膜基层(1)、一压敏胶层(3)、一离型膜层(4),耐腐蚀层(2)设置于透明薄膜基层(1)的正面,压敏胶层(3)设置于透明薄膜基层(1)的背面,离型膜层(4)复合在压敏胶层(3)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压敏胶层(3)是由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固化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缓蚀剂聚苯胺,经热固化聚合而成,其制备步骤如下:步骤1、将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溶入甲苯和丁酮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步骤2、将固化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缓蚀剂聚苯胺加入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继续搅拌均匀;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溶液均匀涂布在透明薄膜基层的背面,并以温度梯度加热的方式进行热固化反应;步骤1中所述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5~6)?:(1~2)?:1,混合溶剂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2~4)?:1,其中甲苯和丁酮的质量比为3?:1;步骤2中所述的固化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0.05~0.2)?:1,缓蚀剂聚苯胺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0.2~0.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漆面保护膜,包括一耐腐蚀层(2)、一透明薄膜基层(I)、一压敏胶层(3)、一离型膜层(4),耐腐蚀层(2)设置于透明薄膜基层(I)的正面,压敏胶层(3)设置于透明薄膜基层(I)的背面,离型膜层(4)复合在压敏胶层(3)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压敏胶层(3)是由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固化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缓蚀剂聚苯胺,经热固化聚合而成,其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将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溶入甲苯和丁酮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 步骤2、将固化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缓蚀剂聚苯胺加入步骤I所得的溶液中,继续搅拌均匀;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溶液均匀涂布在透明薄膜基层的背面,并以温度梯度加热的方式进行热固化反应; 步骤I中所述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5 6):(1 2):1,混合溶剂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2 4):1,其中甲苯和丁酮的质量比为3:1 ; 步骤2中所述的固化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0.05 0.2):1,缓蚀剂聚苯胺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0.2 0.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漆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热固化聚合,其加热方式为梯度温度加热,第一梯度加热温度为70 90°C,第二梯度加热温度为90 110°C,第三梯度加热温度为110 120°C,固化时间为20 40 S。3.一种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张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