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方法涉及,属于化肥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研究表明,喷施到植物表面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植物叶面气孔和角质层中的“间隙”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内进而被转化和利用。植物叶片表面分布许多微小的气孔,它们在行使气体交换的功能的同时还便于营养物质的进入,是植物吸收叶面肥的主要通道。此外,叶面角质层由一种带有羟基和羧基的长碳链脂肪酸聚合物组成,这种聚合物的分子间隙及分子上的羟基、羧基亲水基团可以让水溶液渗透进入叶内,成为植物吸收叶面肥营养物质的另一个渠道。植物叶面肥,特别是某些容易被土壤固定的元素如磷、铜、锰、铁、锌等,具有吸收快、效果好的特点,既能及时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又能及时防治或矫正某些缺素症或因自然灾害而需要迅速供给养分的补救措施。自叶面吸收的养分能直接影响体内代谢,参与植物新陈代谢,增强体内酶的活性,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延迟叶片早衰,并可促进早熟等。叶面喷施既可节省用费,又能避免危害。叶面喷施用量小,尤其是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用量仅是土壤施用量的1/10-1/5,既可节省投资,还可避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延长叶面肥持效期的化肥助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200?400目的电厂秸秆灰、粉煤灰、凹凸棒土和木质素按照2?4:1?2:1?3:1?2质量比混合均匀,制得复合材料;(2)将上述复合材料加入到自来水中配成浓度为50?200g/L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5?10分钟;(4)往经过上述处理的悬浊液中加入50?60℃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150?200rpm下搅拌20?30分钟后静置30?40分钟,去除上清液,余下泥浆于80?100℃烘干,粉碎成300?350目粉末;(5)将(4)中得到的粉末与200?400目偏磷酸钠和200?400目焦磷酸钠按照85?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长叶面肥持效期的化肥助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200-400目的电厂秸杆灰、粉煤灰、凹凸棒土和木质素按照2-4:1-2:1-3:1-2质量比混合均匀,制得复合材料; (2)将上述复合材料加入到自来水中配成浓度为50-200g/L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5-10分钟; (4)往经过上述处理的悬浊液中加入50-60°C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150-200rpm下搅拌20-30分钟后静置30-40分钟,去除上清液,余下泥浆于80-10(TC烘干,粉碎成300-350目粉末;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冬清,吴正岩,余增亮,吴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