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坤章专利>正文

钻孔、攻牙机之钻轴无级变速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958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床传动装置,解决现有机床皮带传动,变速操作费时费工费力,效率低且皮带易打滑松脱安全性差,操作不便等问题,此在马达轴主动轮与钻轴从动轮间设中间皮带轮,其套于蜗轮偏侧,蜗轮受与其啮合的蜗杆驱动,且该中间皮带轮为一同轴二轮体结构,设有可在轴上移位活动的共同锥盘面轮,通过改变中间皮带轮与主从皮带轮间距离而改变转速。可广泛用于钻孔、攻牙机。(*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机床传动装置。现有钻孔、攻牙机之传动装置因各皮带轮以多阶不等大小直径设成,操作费时费工费力、效率低,且皮带易打滑松脱,安全性差,变位不便,难以满足使用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现有钻孔、攻牙机之皮带传动进行改进,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足够成效的钻轴无级变速传动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马达轴主动皮带轮与钻轴从动皮带轮间设中间皮带轮,该皮带轮套置于一蜗轮偏侧,该蜗轮受与其啮合的蜗杆驱动,且该中间皮带轮为一同轴二轮体结构,设有一可在轴上移位活动的共同锥盘面轮,通过改变中间皮带轮与两端主、从皮带轮间距离,进而改变该两轴的转速。上述技术方案乃创作者积多年实践经验,多次样品试制与试用,终达成效。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详加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钻孔、攻牙机之传动装置示意图之一。图2为现有钻孔、攻牙机之传动装置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俯视示意图。图5为图4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机台、11.马达,12.钻轴,13、14.皮带轮,15.中间皮带轮,16.、16A、16B、40、41.皮带,20.蜗轮元件,21.中央蜗轮轴,22、31.轴承,23.支轴,24.下锥盘轮,25.活动锥盘轮,26.上锥盘轮,27.销,30.蜗杆元件,32.手轮。如图所示钻孔、攻牙机之钻轴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系在机台10上马达11之主动皮带轮13与钻轴12的从动皮带轮14间设一无级变速传动装置,该装置包括蜗轮元件20、支轴23、下锥盘轮24、活动锥盘轮25、上锥盘轮26及蜗杆元件30,其特征是蜗轮元件20为一可作原位旋转的轮体外周缘具有蜗形齿,藉其中央蜗轮轴21枢设于皮带轮13、14间之机台10上;支轴23为一藉轴承22而具相对运动的栓槽轴,并纵设有蜗轮元件20上偏心位置;下锥轮盘24盘面向上,套设于支轴23上;活动锥盘轮25与下锥盘轮24对合套于支轴上,其上、下两端为能在支轴23上移动地具相同锥盘面;上锥盘轮26藉销27套设固定于支轴23上,其下端亦为锥盘面,且在活动锥盘轮25间设有使活动锥盘轮25能在上锥盘轮26、下锥盘轮24间自由移位的距离;蜗杆元件30,横设于机台10上,并套有能使其在机台10上自由旋转的轴承31,藉其齿部与蜗轮元件20啮合,且突伸于机台10外端部,接设一手轮32。如图所示手轮32与机台10间套合处分别环设有检知变速依据的刻度。如图所示蜗轮元件20为一半圆形或近半圆形之不完全轮体状。藉上述各元件组成,当旋动手轮32、蜗杆元件30,使蜗轮元件20行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依图4方向观察),则其偏侧之中间皮带轮15必往皮带轮14方向移近,此时则因其与主动皮带轮13渐远而拉紧皮带40,使该皮带40顶撑活动锥盘轮25往上移位,进而减小其在下锥盘轮24与活动锥盘轮25间之回转半径;同时因顶推而扩增绕设于活动锥盘轮25与上锥盘轮26间之皮带41之回转半径;如此,则促使皮带轮14上之钻轴12转速由最慢速中渐增快;另,当使锅轮元件20行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则其偏侧中间皮带轮15与皮带轮14因渐远离,而使皮带轮41受该二轮拉紧而顶推中间皮带轮15上之活动锥盘轮25下移,而减小其回转半径,同时令皮带40因增大回转半径,终达到皮带轮14上之钻轴转速减慢之功效。亦即,本技术可使钻轴12行无级变速功效,在经与各现用同类品互作比较下,至少确具以下诸多增益性功效1.变速操作可由旋转手轮之简易动作瞬间完成,省时省力,而极具高工作效率。2.免除变速须动手折换皮带在各皮带轮上环套位置之作法,而极具简便及工作安全性。3.因各主、从动皮带轮已省却动变换距离之操作,而无虞皮带有因环套紧度不足而脱带或打滑之现象,而具安全。4.因各主、从动皮带轮不动变换,进而可确保各相关机件之皮带等之运转稳定性,而兼有增延其有效使用寿命之实用功效。权利要求1.钻孔、攻牙机之钻轴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系在机台10上马达11之主动皮带轮13与钻轴12的从动皮带轮14间设一无级变速传动装置,该装置包括蜗轮元件20、支轴23、下锥盘轮24、活动锥盘轮25、上锥盘轮26及蜗杆元件30,其特征是蜗轮元件20为一可作原位旋转的轮体外周缘具有蜗形齿,藉其中央蜗轮轴21枢设于皮带轮13、14间之机台10上;支轴23为一藉轴承22而具相对运动的栓槽轴,并纵设有蜗轮元件20上偏心位置;下锥轮盘24盘面向上,套设于支轴23上;活动锥盘轮25与下锥盘轮24对合套于支轴23上,其上、下两端为能在支轴23上移动地具相同锥盘面;上锥盘轮26藉销27套设固定于支轴23上,其下端亦为锥盘面,且在活动锥盘轮25间设有使活动锥盘轮25能在上锥盘轮26、下锥盘轮24间自由移位的距离;蜗杆元件30,横设于机台10上,并套有能使其在机台10上自由旋转的轴承31,藉其齿部与蜗轮元件20啮合,且突伸于机台10外端部,接设一手轮3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攻牙机之钻轴无级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手轮32与机台10间套合处分别环设有检知变速依据的刻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攻牙机之钻轴无级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是蜗轮元件20为一半圆形或近半圆形之不完全轮体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机床传动装置,解决现有机床皮带传动,变速操作费时费工费力,效率低且皮带易打滑松脱安全性差,操作不便等问题,此在马达轴主动轮与钻轴从动轮间设中间皮带轮,其套于蜗轮偏侧,蜗轮受与其啮合的蜗杆驱动,且该中间皮带轮为一同轴二轮体结构,设有可在轴上移位活动的共同锥盘面轮,通过改变中间皮带轮与主从皮带轮间距离而改变转速。可广泛用于钻孔、攻牙机。文档编号B23Q5/16GK2145090SQ9223829公开日1993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刘坤章 申请人:刘坤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钻孔、攻牙机之钻轴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系在机台10上马达11之主动皮带轮13与钻轴12的从动皮带轮14间设一无级变速传动装置,该装置包括:蜗轮元件20、支轴23、下锥盘轮24、活动锥盘轮25、上锥盘轮26及蜗杆元件30,其特征是:蜗轮元件20为一可作原位旋转的轮体外周缘具有蜗形齿,藉其中央蜗轮轴21枢设于皮带轮13、14间之机台10上;支轴23为一藉轴承22而具相对运动的栓槽轴,并纵设有蜗轮元件20上偏心位置;下锥轮盘24盘面向上,套设于支轴23上;活动锥盘轮25与下锥盘轮24对合套于支轴23上,其上、下两端为能在支轴23上移动地具相同锥盘面;上锥盘轮26藉销27套设固定于支轴23上,其下端亦为锥盘面,且在活动锥盘轮25间设有使活动锥盘轮25能在上锥盘轮26、下锥盘轮24间自由移位的距离;蜗杆元件30,横设于机台10上,并套有能使其在机台10上自由旋转的轴承31,藉其齿部与蜗轮元件20啮合,且突伸于机台10外端部,接设一手轮3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章
申请(专利权)人:刘坤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