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粒物料卸料系统,包括:粉粒物料运输车,和供粉粒物料运输车卸料的卸料坡台;其中,粉粒物料运输车包括:底盘,设置于底盘上且具有一个储料仓的筒体,设置于储料仓内且平行于筒体的轴线的气化床,其中,筒体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气管道和出料管道;卸料坡台的顶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粉粒物料卸料系统,通过增设顶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的卸料坡台,无需再使气化床与水平面具有夹角以及分仓设计,从而减少了筒体内的部件以及进气管道和出料管道,则减小了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自重,进而提高了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装货率;同时也减小了燃油消耗量,符合低碳环保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物料运输车制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粉粒物料卸料系统。
技术介绍
粉粒物料运输车是运输粉粒类物料的专用罐式车辆,主要对固体类的粉状及颗粒状的物料实现储、运、卸一体化操作。目前,粉粒物料运输车适用于粉煤灰、水泥、石灰粉、矿石粉、颗粒碱等颗粒直径不大于0.1mm的粉粒干燥物料的散装运输。对于卧式的粉粒物料运输车,为了满足卸料完全的需要,都使气化床的角度大于物料的安息角,这样才能使物料顺利的流向出料口,达到完全卸料的目的。因此,使粉粒物料运输车的气化床具有角度,通常需要对罐体进行分仓设计,以及增设隔舱板、三角导向锥等零部件。但是,对罐体进行分仓设计,增加了出料管和进气管路的双路设计,而且增加了隔舱板、三角导向锥等部件,使得整个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自重大,导致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装货率较低;同时燃油消耗量也较大。另外,因为气化床具有角度,筒体空间利用率低,导致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装货率较低;同时燃油消耗量也较大,不符合低碳环保需求。另外,因为气化床具有角度,在制作上角度较难把握,制作难度较大,粉粒物料运输车的生产效率较低;同时气化床所用材料较多,导致制作成本较高。综上所述,如何减小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自重,以提高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装货率,同时减小燃油消耗量,符合低碳环保需求,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粒物料卸料系统,减小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自重,以提高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装货率,同时减小燃油消耗量,符合低碳环保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粒物料卸料系统,包括: 粉粒物料运输车,和供所述粉粒物料运输车卸料的卸料坡台;其中,所述粉粒物料运输车包括:底盘,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具有一个储料仓的筒体,设置于所述储料仓内且平行于所述筒体的轴线的气化床,其中,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气管道和出料管道;所述卸料坡台的顶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优选的,上述粉粒物料卸料系统中,所述气化床包括:与所述筒体的内壁相连的多孔板;铺设于所述多孔板上的气化布,所述气化布与所述多孔板固定相连。优选的,上述粉粒物料卸料系统中,所述多孔板和所述气化布通过螺纹连接件相连。优选的,上述粉粒物料卸料系统中,所述气化床还包括: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固定相连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两个,且分别与所述多孔板的两侧固定相连,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多孔板具有夹角。优选的,上述粉粒物料卸料系统中,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多孔板的夹角为钝角。优选的,上述粉粒物料卸料系统中,所述导流板分别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和所述多孔板焊接相连。 优选的,上述粉粒物料卸料系统中,所述卸料坡台为砖台或者土台。优选的,上述粉粒物料卸料系统中,所述卸料坡台为钢架台。优选的,上述粉粒物料卸料系统中,所述卸料坡台为可移式钢架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粉粒物料卸料系统的卸料过程:粉粒物料运输车需要卸料时,将粉粒物料运输车驶入卸料坡台,由于卸料坡台的顶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则当粉粒物料运输车位于卸料坡台上时,粉粒物料运输车整体与水平面具有夹角,即设置于粉粒物料运输车的底盘上的筒体与水平面也具有夹角,则气化床与水平面具有夹角,从而能够实现卸料;高压空气通过进气管道进入筒体,在气化床的作用下,筒体内的粉粒物料形成流态,由于筒体和气化床分别与水平面具有夹角,粉粒物料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出料管道,完成卸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粉粒物料卸料系统,通过增设顶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的卸料坡台,无需再使气化床与水平面具有夹角以及分仓设计,从而减少了筒体内的部件以及进气管道和出料管道,则减小了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自重,进而提高了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装货率;同时也减小了燃油消耗量,符合低碳环保需求。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粉粒物料卸料系统,通过增设顶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的卸料坡台,无需再使气化床与水平面具有夹角以及分仓设计,从而实现了气化床与筒体的轴线无角度设计,即气化床平行于筒体的轴线,增大了筒体的储料仓空间,使得筒体的空间利用率较高,进而提高了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装货率,也减小了燃油消耗量;气化床平行于筒体的轴线,从而简化了气化床的安装和制作,提高了粉粒物料运输车的生产效率;也减小了气化床所用的材料,降低了气化床的制作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粒物料卸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粒物料卸料系统的俯视结构不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粒物料卸料系统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图3的B-B向剖视图;图6为图5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上图1-6 中:粉粒物料运输车1、底盘11、筒体12、出料管道121、进气管道122、进料口 123、上平台板124、筒座13、导流板14、螺栓15、压条16、气化布17、多孔板18、螺母19、卸料坡台2。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引用和清楚起见,现在将本专利中涉及到的技术名词解释如下:气化床:一种能使粉粒物料颗粒形成呈悬浮状流态的装置。车辆自重:指车辆的整备质量,也就是空载,在没有装货的状态下的重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粒物料卸料系统,减小了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自重,进而提高了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装货率,同时也减小了燃油消耗量,符合低碳环保需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粒物料卸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粒物料卸料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粒物料卸料系统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图3的B-B向剖视图;图6为图5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粒物料卸料系统,包括:粉粒物料运输车1,和供粉粒物料运输车I卸料的卸料坡台2 ;其中,粉粒物料运输车I包括:底盘11,设置于底盘11上且具有一个储料仓的筒体12,设置于储料仓内且平行于筒体12的轴线的气化床,其中,筒体12上设置有进料口 123、进气管道122和出料管道121 ;卸料坡台2的顶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粉粒物料卸料系统中,卸料坡台2的顶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是指卸料坡台2的顶面是指卸料坡台2处于使用状态时的顶面。由于粉粒物料运输车I需要驶入卸料坡台2,有实际情况,可知卸料坡台2的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卸料坡台2的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大小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但是,需要保证卸料坡台2的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筒体12内的物料安息角,以达到完全卸料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粒物料卸料系统的卸料过程:粉粒物料运输车I需要卸料时,将粉粒物料运输车I驶入卸料坡台2,由于卸料坡台2的顶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则当粉粒物料运输车I位于卸料坡台2上时,粉粒物料运输车I整体与水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粒物料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粒物料运输车,和供所述粉粒物料运输车卸料的卸料坡台;其中,所述粉粒物料运输车包括:底盘,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具有一个储料仓的筒体,设置于所述储料仓内且平行于所述筒体的轴线的气化床,其中,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气管道和出料管道;所述卸料坡台的顶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国素,朱明晖,李祺,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