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外螺纹夹具及磨外螺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55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外螺纹夹具及磨外螺纹方法,该夹具包括一端部与待加工的工件的一端部相连接的螺杆、开设有通孔的螺杆固定块,所述的螺杆活动插设在所述的通孔内,所述的螺杆的导程与工件的导程相同;所述的通孔的孔壁上还设置有卡设在螺杆的螺牙之间并用于限制螺杆的螺牙相对螺杆固定块沿着螺旋线迹运动的凸块。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磨外螺纹夹具,该夹具的原理使得工件相对磨头的螺纹行程能够一次性实现而非传统的运动合成方式,使得外螺纹的形状精度更加精确,且结构简单、实施方便、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及应用该种夹具磨外螺纹的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专 用于磨削精密螺杆及蜗杆的夹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没有专用于磨削精密外螺纹的夹具,操作人员在磨削精密外螺 纹时,通常将待磨削工件夹在专用机床主夹具上低速转动,使磨头(例如仿形 砂轮、刀具等)沿着机床主轴以预定速度移动,完成外螺纹的精密磨削。当所 磨削的工件具有两头或者多头螺纹时,完成一头螺纹磨削后调整工件相对磨头 的位置后再进行下一头螺纹的磨削。现有磨削方式存在磨削精度低的问题,尤其是螺纹的头与头之间易产生较 大的位置误差。虽然可以采用复杂的数控设备以提髙螺纹的磨削精度,但是设 备造价昂贵且磨削质量依然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磨削精度髙的磨外 螺纹夹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磨外螺纹夹具,包括一 端部与待加工的工件的一端部相连接的螺杆、开设有通孔的螺杆固定块,所述 的螺杆活动插设在所述的通孔内,所述的螺杆的导程与工件的导程相同;所述的通孔的孔壁上还设置有卡设在螺杆的螺牙之间并用于限制螺杆的螺牙相对螺 杆固定块沿着螺旋线迹运动的凸块。由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磨外螺 纹夹具,该夹具的原理使得工件相对磨头的螺纹行程能够一次性实现而非传统 的运动合成方式,使得外螺纹的形状精度更加精确。所述的凸块能够拆卸的设置在通孔的孔壁上,所述的螺杆固定块上设置有 至少两个用于定位所述的凸块的定位机构,至少部分所述的定位机构之间的间距为螺杆导程的整数倍与分数倍之和,且该分数满足1,其中i为自然数, j为小于等于i的自然数。虽然也可以通过其它定位方式来实现多头螺纹的磨削,例如设置磨头的定位基准,但是在螺杆固定块上设置螺杆定位的方式不仅更加 直观、定位简单、易于操作人员实施,而且精度也容易保证。根据实际需要, 一般加工的螺纹多为二头、三头、四头、八头,则所述的 分数为1/8、 1/4、 1/3、 1/2、 2/3、 3/4、 7/8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存在其它分数 以适应特殊需求。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的螺杆固定块上的定位通孔,该夹具还包 括插设在定位通孔内的销,所述的销的梢部从定位通孔内穿出并卡设在所述的 螺杆的螺牙之间,所述的销的根部通过弹性件设置在弹簧座上,所述的弹簧座 能够拆卸的连接在螺杆固定块上,且所述的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该夹具还包括与固定块固定连接的导向块,设置在所述的工件的自由端上 的滑块,所述的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的导向块内。所述的螺杆上还开设有环槽,所述的环槽的周向截面形状为与所述的螺杆 的螺牙的牙型角相似的角形。该环槽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磨削螺纹的顶圆。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利用上述的磨外螺纹夹具以提供一种磨削精度髙的磨 削外螺纹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步,将工件连接到 螺杆的一端部、将螺杆插设在螺杆固定块的通孔内、将凸块卡设在螺杆的螺牙 之间;第二步,转动螺杆并使得螺杆相对螺杆固定块沿着螺旋线迹运动、完成 一头外螺纹磨削。当需要磨削多头螺纹时,要求所述的磨外螺纹夹具包括能够拆卸的设置在 通孔的孔壁上的所述的凸块,所述的螺杆固定块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定位所 述的凸块的定位机构,至少部分所述的定位机构之间的间距为螺杆导程的整数倍与分数倍之和,且该分数满足工,其中i为自然数,j为小于等于i的自然z. + l数;相应的,所述的磨外螺纹方法包括第一步,将工件连接到螺杆的一端部、 将螺杆插设在螺杆固定块的通孔内、将凸块定位在一个上述定位机构中并确保 该凸块卡设在螺杆的螺牙之间;第二步,转动螺杆并使得螺杆相对螺杆固定块 沿着螺旋线迹运动、完成一头外螺纹的磨削;第三步,至少重复一次以下步骤-将凸块从上述定位机构中拆卸并定位在又一上述定位机构中并确保该凸块卡设 在螺杆的螺牙之间,转动螺杆并使得螺杆相对螺杆固定块沿着螺旋线迹运动、完成又一头外螺纹的磨削,并且,在整个磨削过程中,用于磨削工件的磨头的 工位保持不变。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具有磨削出的螺纹的精度较高,且结构简 单、实施方便、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其中该夹具处于螺纹顶圆的磨削状态; 图2B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其中该夹具处于螺纹的磨削状态; 其中,1、底座,2、导向块,3、滑块,4、螺杆固定块,41、第一定位通 孔,42、第二定位通孔,43、第三定位通孔,44、第四定位通孔,45、弹簧座, 46、弹簧,47、环槽,5、销,6、螺杆,7、工件,8、磨头。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磨外螺纹夹具,用于精密螺杆及蜗杆的磨削。参见图l、图2A、图2B,该夹具包括一端部与待加工的工件7的一端部相 连接的螺杆6、开设有通孔的螺杆固定块4,所述的螺杆6活动插设在所述的通 孔内。所述的螺纹固定块4上沿着螺杆6的延伸方向依次开设有第一定位通孔41、 第二定位通孔42、第三定位通孔43、第四定位通孔44。所述的螺杆6上在无外螺纹的部分还开设有一个环槽47,所述的环槽47的 周向截面形状为角形,且该角形的形状与螺杆6上螺牙的牙型角在几何学原理 上相似。该夹具还包括插设上述四个定位通孔中的一个之内的销5,所述的销5的梢 部与螺杆6上的螺牙的牙型角及环槽47的周向截面形状相对应,所述的销5的 梢部从定位通孔内穿出并卡设在环槽47内(对应图2A)或者螺杆6的螺牙之 间(对应图2B),所述的销5的根部通过弹簧46设置在弹簧座45上,所述的 弹簧座45能够拆卸的连接在螺杆固定块4上,且所述的弹簧46处于压縮状态, 则销5的梢部被较紧密的卡在环槽47内或者螺杆6的螺牙之间。下面结合一个三头螺纹的磨削过程,详细的对该夹具的结构、工作原理进 行介绍。(a) 磨工件7的螺纹顶圆。参见图2A,将销5插在第一通孔41内,将弹簧座45紧定在螺杆固定块4 的适当位置上,调节螺杆6,使得销5的梢部卡在环槽47内,由于弹簧46的弹 力作用销5的梢部较紧密的卡设在环槽47内。调整磨头8到第一顶圆工位,转动螺杆6,由于销5始终卡设在环槽47内、 对螺杆6的运动状态的限定,螺杆6相对螺杆固定块4只能发生转动,螺杆6 带动工件7发生转动,完成螺纹顶圆的磨削,磨头8退出第一顶圆工位。磨头8再运动到其它顶圆工位,同理完成多处顶圆的磨削。(b) 磨工件7的外螺纹。参见图2B,从原理上来说,螺杆固定块4上本来开设的是通孔,螺杆6能 够活动插设在该通孔内,然而,当销5的梢部卡设在螺牙之间时,螺杆6在运 动时就受到销5的梢部的限制,只能螺旋前进(或者后退)。当螺杆6螺旋前进 (或者后退)时,就带动工件7螺旋前进(或者后退)从而完成磨削,磨削的 过程中,磨头8处于工位并且螺杆6运动过程中磨头8相对螺杆固定块4处于 静止状态,工件7前进(后者后退) 一个行程就完成工件7表面螺纹部的磨削。 在该种磨削方法中,工件7相对磨头8的螺旋轨迹并非传统的直线运动加圆周 转动的合成,而是一次性直接得到的,因此得到的螺纹的精度更髙;并且由于 本装置的设置,工件7的螺旋运动易于实现,装置结构简单。所述的螺杆6的导程与工件7的导程相同,所述的螺杆6的直径大于工件7 的直径,则能够方便使用者操作、提髙螺杆6运行精度。如何完成三头螺纹零件的磨削?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外螺纹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部与待加工的工件(7)的一端部相连接的螺杆(6)、开设有通孔的螺杆固定块(4),所述的螺杆(6)活动插设在所述的通孔内, 所述的螺杆(6)的导程与工件(7)的导程相同; 所述的通孔的孔壁上还设置有卡设在螺杆(6)的螺牙之间并用于限制螺杆(6)的螺牙相对螺杆固定块(4)沿着螺旋线迹运动的凸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昌
申请(专利权)人:裕克施乐塑料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