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包括鹅项梁、爬梁、转盘和调节拉杆;其中,鹅项梁包括承载架以及与之相连的连接架;爬梁的尾部与连接架的末端连接,且爬梁与连接架之间的夹角通过调节拉杆进行调节,以将重型罐体设备与液压轴线车体固定;连接架通过转盘与液压轴线车体活动组合连接,承载架用于承载重型罐体设备。通过将该车架与液压轴线车体拼装组合并装载超高、超重货物,实现与地面的零距离接触,以控制最低运输高度,并有效分载装载车辆的轴载,达到国家限定标准以及部分道路桥梁的特殊轴载限制要求,使顺利通过运输道路和桥梁,有效提高重型罐体设备运输的可行性、广泛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重型罐体设备公路运输时的地域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设备运输领域,尤其涉及对于有高度和重量限制的可运载大型罐体设备的一种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及运输装置,且其最大承载能力可达到300吨级以上。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电力大件运输规范DL/T 1071-2007》以及实际道路中对于道路行驶的超限(限高、限宽、限长)的规定,使一些体积较大,高度比较高且较重的化工设备在陆路运输时不能较好地运输。由于大型的超限化工设备如果仅仅是放在重型货车的顶部将会大大超过陆路运输的高度限制,不能满足大型的超限化工罐体设备的长途运输;大型的超限化工罐体设备重量较大,甚至达到300吨左右,对于公路运输比较困难,而且,化工原料属于危险物品,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大型化工罐体设备的安全性。而且,对于超重、超高货物的运载也具有轴载限制。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一些运输工具对于大型的超限化工罐体的运输并不具有成熟的技术和可靠的运输。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大型的超限化工罐体设备、尤其对设备高度较高的化工罐体设备的运输困难,提出一种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使其应用于半挂式车体,使载运直径在5米之内的大型罐体设备用于陆路运输已为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靠性高、能够运载超高、超重的大型罐体设备,且结构简单的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其包括鹅项梁、爬梁、转盘和若干调节拉杆;其中:所述鹅项梁包括承载架以及与所述承载架相连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通过所述转盘与一液压轴线车体活动组合连接,所述承载架用于承载一重型罐体设备;所述爬梁的尾部与所述连接架的末端连接,且所述爬梁与所述连接架之间的夹角通过所述调节拉杆进行调节,以将所述重型罐体设备与所述液压轴线车体固定。较佳地,所述连接架与所述转盘通过一鹅项梁连接销活动连接,从而使所述鹅项梁与一液压轴线车体活动组合连接。较佳地,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若干插孔,所述爬梁上设置有爬梁连接销;通过所述爬梁连接销插入所述插孔,使所述爬梁与所述鹅项梁连接;通过调节爬梁与不同的插孔连接,调整爬梁与重型罐体设备的纵向距离,从而使所述爬梁与重型罐体设备接触。较佳地,所述爬梁的顶部与重型罐体设备的顶部接触固定,使爬梁卡在重型罐体设备上。较佳地,所述爬梁和所述鹅项梁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点,所述调节拉杆通过若干调节拉杆销插入所述连接点,从而连接所述鹅项梁与所述爬梁,通过调节多个调节拉杆改变所述爬梁与所述连接架之间的夹角来调节爬梁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重型罐体设备的固定。较佳地,所述鹅项梁的承载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吊耳,所述吊耳通过钢丝绳和花篮螺丝或其他固定设备对重型罐体设备进行绑扎固定。一种运输装置,用于运输重型罐体设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液压轴线车体以及上述的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所述重型罐体设备放置于所述液压轴线车体上,并通过所述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固定。较佳地,所述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分别与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液压轴线车体相连接,所述重型罐体设备放置于所述相对放置的两个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的承载架上并通过所述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固定。较佳地,所述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的数量为单个,所述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与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液压轴线车体中的任一个液压轴线车体相连;所述重型罐体设备的一端放置于未与所述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相连的液压轴线车体上并固定,其另一端放置于所述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的承载架上并固定。较佳地,两个相对设置的液压轴线车体中的一个液压轴线车体为8轴液压轴线车体,另一个液压轴线车体为9轴液压轴线车体;所述液压轴线车体上的每一个轴线单元均可独立转向,且所述转盘与所述鹅项梁之间可相互转向;通过多轴液压轴线车板使装载重型罐体设备后,有效地分载装载车辆的轴载,克服限重缺陷,且转盘和鹅项梁相互转向,使超长运输装置在转弯时更加方便。较佳地,所述爬梁的尾部至所述液压轴线车体另一端的距离与所述承载架的长度、所述连接架的长度基本相等,使鹅项梁的承载架、连接架和所述爬梁的尾部至所述液压轴线车体另一端的受力均匀,不至于使重型罐体设备将鹅项梁压折或出现其他重量偏移。较佳地,所述承载架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液压轴线车体的宽度,有利于承载不同尺寸的重型罐体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并应用在运输装置上,两者拼装组合,装载重型罐体设备后可达到设备与地面零距离的效果,可顺利通过运输沿途管辖单位对大件运输车辆的通行手续的办理,使运输更加安全可靠,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通过设计爬梁和在承载架上设置吊耳,使重型罐体设备装载后能够卡住并固定重型罐体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更加安全。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通过设计爬梁连接销插入插孔与鹅项梁连接,以及对调节拉杆进行调节,使调节爬梁的高度以及与重型罐体设备的纵向距离,能够接触固定不同尺寸的重型罐体设备。4、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通过设置两个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与两相对设置的液压轴线车体连接,使重型罐体设备放置于两个承载架上,或只设置有一个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连接在其中一个液压轴线车体,重型罐体设备一端放置于未与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连接的液压轴线车体的车板上,另一端放置在承载架上,使能够运输不同形状的重型罐体设备,使应用更加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的分离结构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两个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相对放置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单个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承载的结构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两个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的运输装置结构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应用单个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的运输装置结构示意图。符号列表: 100-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101-鹅项梁,102-承载架;103_连接梁;104_爬梁,105-调节拉杆,106-转盘,107-承载区域,108-8轴液压轴线车体,109-9轴液压轴线车体.110-重型罐体设备,201-调节拉杆销,202-爬梁连接销,203-鹅项梁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不同形式、规格等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更多的有关本
的人员完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可见,可能放大或缩小了相对尺寸。现参考图1至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的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10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100,包括鹅项梁101、爬梁104、转盘106和若干调节拉杆105 ;其中:鹅项梁101包括承载架102以及与承载架102相连的连接架103 ;连接架103和转盘106通过一鹅项梁连接销203相连接,并与一液压轴线车体活动组合连接,承载架102用于承载一重型罐体设备;爬梁104的尾部与连接架103的末端连接,且爬梁104与连接架103之间的夹角通过调节拉杆105进行调节,以将重型罐体设备与液压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鹅项梁、爬梁、转盘和若干调节拉杆;其中:所述鹅项梁包括承载架以及与所述承载架相连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通过所述转盘与一液压轴线车体活动组合连接,所述承载架用于承载一重型罐体设备;所述爬梁的尾部与所述连接架的末端连接,且所述爬梁与所述连接架之间的夹角通过所述调节拉杆进行调节,以将所述重型罐体设备与所述液压轴线车体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鹅项梁、爬梁、转盘和若干调节拉杆;其中: 所述鹅项梁包括承载架以及与所述承载架相连的连接架; 所述连接架通过所述转盘与一液压轴线车体活动组合连接,所述承载架用于承载一重型罐体设备; 所述爬梁的尾部与所述连接架的末端连接,且所述爬梁与所述连接架之间的夹角通过所述调节拉杆进行调节,以将所述重型罐体设备与所述液压轴线车体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若干插孔,所述爬梁上设置有爬梁连接销;通过将所述爬梁连接销插入所述插孔,使所述爬梁与所述鹅项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梁的顶部与一重型罐体设备的顶部接触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梁和所述鹅项梁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点,且所述调节拉杆通过若干调节拉杆销连接所述连接点,从而连接所述鹅项梁与所述爬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上设置有若干吊耳。6.一种运输装置,用于运输重型罐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液压轴线车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所述重型罐体设备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生,李燕生,李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巨神大件运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