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树春专利>正文

再生能源动力车及车载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534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00
再生能源动力车及车载风力发电机。是为适应车辆行驶中产生的高强风能设计的,自动变形平面桨翼高速、大功率、低噪音、卧式滚筒风力发电机。设偏心行星动能盘组,利用偏心动盘与主桨轮同转产生的偏位差动能驱动桨叶按规则变形。使桨翼以最大受风面作功,以最小面回转减少风阻,而实现高转速大功率特点。改变速器为皮带传动,风机所涉转动部件均设轴承使音噪降为最低。风机多处部件为一件多用最大程度减少体积。并设飞锤式调速器自动调整导风板开启度,以使风机适应车辆行驶特点。本机适用骄车、公交车,在双混动力基础上可提高“双减”20个百分点,总“双减”可达60%。在有条件情况下可装配纯风电动力车,使节能减排更为现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再生能源动力车及车载风力发电机
列压再生能源动力车及车载风力发电机
技术介绍
汽车自诞生日起就被称为“能源怪兽” “排放大王”,直到双混动力汽车的出现使“双减”达40%的可喜成果。但针对能源即将枯竭的年代,人们希望生活中的重要“伴侣”汽车的“双减”比例更大。人们生活得更舒适健康。如何更合理使用能源及再生能源再循环利用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汽车行驶产生的高速气流驱动安装于汽车上的风力发电机运转发电,向车内电池组不间断充电。用以提高电池组使用比例,以达到再生能源再利用提高节能减排的效果的:再生能源动力车及车载风力发电机。为实现以上内容,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有以下优点:1.风源强劲稳定:据估算车速只要达30公里/小时,其风速即可达9m2/每秒,车速到60公里/小时时其风速可达17m2/每秒,是正常自然风力的数倍甚至为10几倍之多。如此强劲的风能为风力发电机的小型化、车载式、高速化、大功率化、多样化(如安装于小骄车、大型公交客车等双混动力汽车)具备了先决条件。2.车载风机使用成本低效果好: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再生能源动力车及车载风力发电机由左三角形风机框架风机变速器兼右框架图2中标记10(以下简称2(10))风机主轴2(9)轮轱支臂2(2)平面桨翼1(1)桨翼自动变形行星盘组2(5)及发电机及调速器2(18)(19)车载风机在娇车及公交客车上安装及进风道设置6(2)及7(4)及7(6)及8(2)及8(6)所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左三角形框架与右侧变速器兼框架与底梁联结构成风机滚筒框架支撑所述风机轮轱支臂经半圆链安装于风机主轴二端位置其主轴左侧窜入轮轱的轴承内定位?其右侧轴头窜入减速皮带轮轴孔中用半圆链定位所述平面桨翼二端均设有的变形驱动轴2(1)右侧窜入轮轱支臂前端设有的轴承中定位??左侧轴头窜入...

【技术特征摘要】
1.再生能源动力车及车载风力发电机由左三角形风机框架风机变速器兼右框架图2中标记10 (以下简称2 (10))风机主轴2 (9)轮轱支臂2 (2)平面桨翼I (I)桨翼自动变形行星盘组2 (5)及发电机及调速器2 (18) (19)车载风机在娇车及公交客车上安装及进风道设置6 (2)及7 (4)及7 (6)及8 (2)及8 (6)所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左三角形框架与右侧变速器兼框架与底梁联结构成风机滚筒框架支撑所述风机轮轱支臂经半圆链安装于风机主轴二端位置其主轴左侧窜入轮轱的轴承内定位 其右侧轴头窜入减速皮带轮轴孔中用半圆链定位所述平面桨翼二端均设有的变形驱动轴2 (I)右侧窜入轮轱支臂前端设有的轴承中定位左侧轴头窜入轴承后2 (3)用轴头外径花链与变形支臂的内径相联结构成了卧式滚筒风力发电机变形支臂拐轴窜入行星动盘设有的轴承内2(4)行星动盘内孔套于行星定盘的外缘滚针轴承上2(6)其行星定盘的内凸缘孔径内径花链插入主轴轮轱所延长部分的外径花链中定位3(7)形成了平面桨翼的操控驱动功能的将翼自动变形行星盘组径变形控别的桨翼转至作功相位时桨叶关闭经风推动桨翼旋转运动带动发电机发电此车载风力发电机安装于双混娇车公交客车实现的三混动力车的此车载风力发电机安装于普通骄车公交客车并加装电池组而实现的风能动力车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树春
申请(专利权)人:宋树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