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电容器的电极环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4679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电容器的电极环加工方法,电极环的原材料是矩形的无氧铜板,并通过将矩形的无氧铜板原材料卷成筒状并在接缝处进行直缝焊接成型,此加工方法相对于传统工艺而言,免除了多次引伸和退火工序且无需采用专用模夹具,在保证电极环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的情况下,可有效地提高电极环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工序,缩短生产周期,并减少加工过程中对材料表面的划伤以及污染,还能够使电极环的制作成本下降4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电容器的零件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电容器上的电极环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真空电容器,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两块圆盘形电极盘I和2与两组同心圆筒形电极环3和4以及绝缘外壳5,两端有连接电极盘与绝缘外壳的连接圈6和7,其中两组同心圆筒形电极环3和4焊接在电极盘I和2上,并相互耦合,成为电容器的电极,以真空作为介质并密封在绝缘的外壳5中。电极环是真空电容器产品中的圆筒形电极,它们相互耦合,利用真空作为介质,形成性能稳定并且损耗低的电容器。电极环的壁厚、直径和高度是根据电容器的外形尺寸以及电容量值、工作电压值来进行设计。因为真空电容器在工作时,两组电极上需要承载上万伏的高压,因此各电极环必须相互间隔一致,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尖端或杂质。否则会引起电极之间跳火,造成真空介质的瞬间击穿。通用真空电容器的电极环加工是按以下加工工艺进行的:下料一落料引伸一多次过渡引伸一清洗一退火一变薄引伸一 割圈一修圆角一清洗。其中,原材料为圆形片状的无氧铜板,在落料引伸工序中将圆形片状的原材料冲压成杯体状,为了使其达到预期的尺寸,必须再经过多次过渡引伸一清洗一退火一变薄引伸工序,然后再通过割圈工序将杯体的底部割除使其呈现环状,并将电极环的长度切割至符合预期要求,为了避免尖端放电,必须再通过修圆角工序将电极环的两端修圆角。上述传统加工工艺需要多次引伸,每次引伸都需要专用的模夹具来保证尺寸的精度。由于电极环的表面光洁度要求高,因此这种电极环专用模夹具的尺寸精度以及表面光洁度要求非常高,模夹具的加工周期长,开发成本高。从而造成电极环加工的生产时间长,制造成本高。同时在每次的引伸过程中都会造成电极环表面的损伤,影响电极环的光洁度。随着真空电容器产品在高频加热设备领域以及太阳能设备制造领域的推广运用,对产品的价格和制造成本以及真空电容器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通过工艺改进来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不仅提高了电极环以及真空电容器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而且降低了电极环以及真空电容器的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极环的原材料是矩形的无氧铜板(或称无氧铜带),将矩形的无氧铜板卷成圆筒并沿焊缝方向直缝焊接(纵向焊接)成型。焊接工序是电极环加工方法中的主要的工序,焊接电流与焊接速度取决于电极环的壁厚、长度以及电极环与焊针之间的距离和保护气体流量值,而电极环的壁厚、长度是根据电容器的外形尺寸以及电容量值、工作电压值而定的,因此焊接电流与焊接速度在本专利技术中并无具体限定,需根据具体产品不同而作调整。本专利技术加工方法主要通过改变原材料的形状,并通过将矩形的无氧铜板原材料卷成筒状并在接缝(焊缝)处进行直缝焊接成型,此加工方法相对于传统工艺而言,免除了多次引伸和退火工序且无需采用专用模夹具,可有效地提高电极环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工序,缩短生产周期,并减少加工过程中对材料表面的划伤以及污染。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极环的原材料是厚度小于2毫米且表面粗糙度小于0.8微米的无氧铜板。在所述焊接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进行焊缝保护,避免焊缝氧化。将矩形的无氧铜板卷成圆筒后进行清洗,以去除圆筒状的无氧铜板表面的污溃,然后进行所述直缝焊接。经所述直缝焊接(纵向焊接)成型后,得到电极环半成品,将电极环半成品进行割圈。割圈是对电极环半成品两端进行切割,以使半成品两端平整,并使电极环半成品达到预期长度。此为已有技术,故不多加赘述。将割圈后的电极环半成品进行修圆角。修圆角是将电极环半成品的圈状的两端修成圆角状,以避免尖端放电。此为已有技术,故不多加赘述。将修圆角后的电极环半成品进行清洗,以去除电极环半成品表面的污溃,制得电极环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要通过改变原材料的形状,并通过将矩形的无氧铜板原材料卷成筒状并在接缝处进行直缝焊接成型,此加工方法相对于传统工艺而言,免除了多次引伸和退火工序且无需采用专用模夹具,在保证电极环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的情况下,可有效地提高电极环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工序,缩短生产周期,并减少加工过程中对材料表面的划伤以及污染,还能够使电极环的制作成本下降40%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真空电容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极环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按下述步骤进行:一、下料:电极环A的原材料是厚度小于2毫米且表面粗糙度小于0.8微米的矩形的无氧铜板(或称无氧铜带)。二、成圆:将矩形的无氧铜板卷成圆筒。三、清洗:将矩形的无氧铜板卷成圆筒后进行清洗,以去除圆筒状的无氧铜板表面的污溃,然后进行所述直缝焊接。四、焊接:沿焊缝Al方向直缝焊接(纵向焊接)成型,并且在所述焊接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进行焊缝保护,避免焊缝氧化。焊接工序是电极环加工方法中的主要的工序,焊接电流与焊接速度取决于电极环的壁厚、长度以及电极环与焊针之间的距离和保护气体流量值,而电极环的壁厚、长度是根据电容器的外形尺寸以及电容量值、工作电压值而定的,因此焊接电流与焊接速度在本专利技术中并无具体限定,需根据具体产品不同而作调整。本专利技术加工方法主要通过改变原材料的形状,并通过将矩形的无氧铜板原材料卷成筒状并在接缝(焊缝)处进行直缝焊接成型,此加工方法相对于传统工艺而言,免除了多次引伸和退火工序且无需采用专用模夹具,可有效地提高电极环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工序,缩短生产周期,并减少加工过程中对材料表面的划伤以及污染。五、割圈:经所述直缝焊接(纵向焊接)成型后,得到电极环半成品,将电极环半成品进行割圈。割圈是对电极环半成品两端进行切割,以使半成品两端平整,并使电极环半成品达到预期长度。此为已有技术,故不多加赘述。六、修圆角:将割圈后的电极环半成品进行修圆角。修圆角是将电极环半成品的圈状的两端修成圆角状,以避免尖端放电。此为已有技术,故不多加赘述。七、清洗:将修圆角后的电极环半成品进行清洗,以去除电极环半成品表面的污溃,制得电极环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电容器的电极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极环(A)的原材料是矩形的无氧铜板,将矩形的无氧铜板卷成圆筒并沿焊缝(A1)方向直缝焊接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电容器的电极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极环(A)的原材料是矩形的无氧铜板,将矩形的无氧铜板卷成圆筒并沿焊缝(Al)方向直缝焊接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容器的电极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环的原材料是厚度小于2毫米且表面粗糙度小于0.8微米的无氧铜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容器的电极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焊接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进行焊缝保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容器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赖萍南徐文林汤亮方涛乔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力真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