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在普通磨料生产过程中,许多设备直接与磨料粉体接触,长时间的工业生产导致接触部分容易受到磨料粉体的磨损、磨削,造成部分环节、关键部位出现磨损,由于设备对内部空间尺寸要求严格,随着磨损的出现,孔径、腔体尺寸变大,造成设备运行异常,给磨料粉体生产过程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生产时效降低,加工生产精度降低,影响产品质量,如果将磨损的主体部件或零部件直接更换,则增加了生产、加工成本,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以减少报废主体部件或零部件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延长设备使用时间。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易磨损部件的磨损层面进行混合膏剂I的粗化填充处理,根据不同的材料可以采取氢氧化钾做粗化液处理、直接打磨等粗化方法,直至磨损面能够完全填充混合膏剂I为止; 步骤二、修补干燥:将步骤一处理过的易磨损部件放置于温度为60 70°C的环境中干燥2小时,然后将混合膏剂II均匀涂敷于步骤一中粗化处理的部位,直到表面光滑为止,之后放置于温度为55 65°C的环境中烘干1.5小时; 步骤三、修补界面细化处理:将步骤二处理后的易磨损部件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完成;所述的混合膏剂I由粘合剂、硬化剂和填充料组成,粘合剂、硬化剂和填充料按照质量比 0.55:0.45:1.2 混合; 所述的混合膏剂II由粘合剂、硬化剂和填充料组成,粘合剂、硬化剂和填充料按照质量比 0.55:0.45:1.05 混合;所述的粘合剂为丙烯酸改性环氧、聚丙烯酸酯类、环氧树脂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硬化剂为乙二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磨损部件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易磨损部件的磨损层面进行混合膏剂Ⅰ的粗化填充处理,直至磨损面能够完全填充混合膏剂Ⅰ为止;步骤二、修补干燥,将步骤一处理过的易磨损部件放置于温度为60~70℃的环境中干燥2小时,然后将混合膏剂Ⅱ均匀涂敷于步骤一中粗化处理的部位,直到表面光滑为止,之后放置于温度为55~65℃的环境中烘干1.5小时;步骤三、修补界面细化处理,将步骤二处理后的易磨损部件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完成;所述的混合膏剂Ⅰ由粘合剂、硬化剂和填充料组成,粘合剂、硬化剂和填充料按照质量比0.55:0.45:1.2混合;所述的混合膏剂Ⅱ由粘合剂、硬化剂和填充料组成,粘合剂、硬化剂和填充料按照质量比0.55:0.45:1.05混合;所述的粘合剂为丙烯酸改性环氧、聚丙烯酸酯类、环氧树脂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硬化剂为乙二胺;所述的填充料是碳化硅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磨损部件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易磨损部件的磨损层面进行混合膏剂I的粗化填充处理,直至磨损面能够完全填充混合膏剂I为止; 步骤二、修补干燥,将步骤一处理过的易磨损部件放置于温度为60 70°C的环境中干燥2小时,然后将混合膏剂II均匀涂敷于步骤一中粗化处理的部位,直到表面光滑为止,之后放置于温度为55 65°C的环境中烘干1.5小时; 步骤三、修补界面细化处理,将步骤二处理后的易磨损部件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完成;所述的混合膏剂I由粘合剂、硬化剂和填充料组成,粘合剂、硬化剂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丽伟,梁贵振,杨正宏,陈永杰,方珂,王鹤,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易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