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409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颗粒机,包括料斗以及布置于料斗内的鼠笼状滚筒部,所述滚筒部至少为两个且两者轴线平行设置,所述颗粒机还包括兜设于滚筒部下方的用于研料的网筛部以及布置于两滚筒部的周壁相对处下方的用于托撑网筛部中段的托撑杆,所述颗粒机还包括倒“V”或倒“U”字形布置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布置于料斗内的两滚筒部周壁相对处与托撑杆之间的区域处,导料板的两侧板体分别由托撑杆上方向其周壁两侧顺延布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有效避免了传统的因悬空段存在而导致的不适宜的“长条状”颗粒成品的出现,从而有效确保其研后成品颗粒满足厂家所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颗粒机。
技术介绍
颗粒机是利用滚筒的转动摇摆作用,从而通过挤压潮湿的粉末原料并使其经过预先布置好的网筛,从而将其研成颗粒状成品的一种装置。其具体结构在申请人为山东益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专利名称为“定向滚动颗粒机”(专利号:ZL201120422454.X)的技术专利中有所描述:包括料斗以及布置于料斗内的鼠笼状滚筒部,料斗下部出料口相应设置网筛部;实际使用时,通过向料斗内倾泻潮湿粉末原料,以利用滚筒部的正反交替的搅动作用以实现粉末原料的成型目的。以上结构大都为单滚筒设备,后来,为提升颗粒机的制药效率,逐渐开始出现双滚筒的定向滚动颗粒机,其具体结构可参照图1所示,大致为包括两个轴线平行的鼠笼状滚筒部,滚筒部下方设置网筛部,两滚筒部的相邻周壁的下方布置有轴线平行滚筒部轴线设置的托撑杆,两滚筒部的相对周壁下方设置轴线平行托撑杆的涨紧杆b,网筛部两端固接于涨紧杆上且其中段搭设于托撑杆处形成其“W”状粉末过滤面;开动机器时,将潮湿粉末原料倒入斗内,由滚筒部的相对转动定向滚动作用,将其原料向网筛部处挤压并使其形成颗粒,从而落入最下方的盛器中。上述双滚筒结构确实具备部分提升制药效率的优点,然而,其存在的缺陷也不容小视:首先,如图1所示,由于托撑杆的单杆托撑结构,导致网筛部实际与其配合处仅仅为托撑杆的最上方的部分周壁,而位于该周壁两端的一小段网筛部实际上仍呈现悬空状态,而在实际粉末挤压时,两滚筒部相对转动产生挤压力,该力的最大作用点恰恰就处于托撑杆所在上述一小段网筛部(也即图1中的悬空段a)处;由于两滚筒部的巨大施力作用下,悬空段由于无内衬物体而在挤压呈块状的潮湿的粉末原料施压下产生内陷,从而又进一步的增加了该段处的粉末原料容纳体积,导致该处粉末原料的淤积现象逐渐严重,潮湿的粉末原料不再继续沿网筛部顺延前行,而是直接在前述网筛部的上述悬空处就开始了落料动作,最终导致其颗粒成品呈现“长条状”,而不是厂家所需的类似板蓝根颗粒的“短条颗粒状”,从而给厂家的实际生产制作带来极大困扰,同时,原本粉末原料的沿网筛部的行进路径被前述凹陷处淤积的粉末原料阻碍,从而导致其工作效率始终无法进一步提升;此外,滚筒部本身的鼠笼状结构,其构成鼠笼结构的栅栏往往都直接通过圆钢焊接来实现,其圆钢本身的圆弧线条往往导致滚筒转动时无法实现对于原料的有效施力现象,这也极大的影响了整个颗粒机的实际出料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颗粒机,可高效率的实现对于潮湿的粉末原料的均匀落料目的,有效确保其研后成品颗粒满足厂家所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颗粒机,包括料斗以及布置于料斗内的鼠笼状滚筒部,所述滚筒部至少为两个且两者轴线平行设置,所述颗粒机还包括兜设于滚筒部下方的用于研料的网筛部以及布置于两滚筒部的周壁相对处下方的用于托撑网筛部中段的托撑杆,所述颗粒机还包括倒“V”或倒“U”字形布置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布置于料斗内的两滚筒部周壁相对处与托撑杆之间的区域处,导料板的两侧板体分别由托撑杆上方向其周壁两侧顺延布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以导料板本身的板体结构直接覆盖或内衬于原本呈悬空状托撑杆两侧悬空段处,从而迫使原本易于从该悬空段倾泻的潮湿粉末原料被人为引导至正常的网筛部卸料区域处,也即实现了网筛部上的托撑杆与涨紧杆之间的整块区域的均匀落料目的;上述结构实现简单方便,又有效避免了传统的因悬空段存在而导致的不适宜的“长条状”颗粒成品的出现,从而有效确保其研后成品颗粒满足厂家所需。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颗粒机的落料状态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后的落料状态图3为滚筒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4为导料板的结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颗粒机,包括料斗10以及布置于料斗10内的鼠笼状滚筒部20,所述滚筒部20至少为两个且两者轴线平行设置,所述颗粒机还包括兜设于滚筒部20下方的用于研料的网筛部30以及布置于两滚筒部20的周壁相对处下方的用于托撑网筛部30中段的托撑杆40,所述颗粒机还包括倒“V”或倒“U”字形布置的导料板50,所述导料板50布置于料斗10内的两滚筒部20周壁相对处与托撑杆40之间的区域处,导料板50的两侧板体分别由托撑杆40上方向其周壁两侧顺延布置。考虑到传统颗粒机由于如图1所示的悬空段a的存在,导致大量粉末原料在滚筒部20作用下被强行在该段区域内挤压,而悬空段a由于无内衬物而在挤压呈块状的潮湿的粉末原料巨大施压力下内陷,从而无形中又进一步的增加了该段处的粉末原料容纳体积,进而进一步的导致该处粉末原料的淤积现象,大量粉末原料淤积与此并只能从该悬空段a的网筛部30处倾泻,不但导致出料时出现长条料现象,其大量粉末原料的淤积也阻碍了后续粉末原料的行进路径,从而最终致使其出料量反而受限,这样是其本身效率较之单滚筒部机体而言往往提升不大的根本原因。本专利技术通过以导料板50本身的板面结构直接覆盖或内衬于原本呈悬空状布置的托撑杆40两侧悬空段,具体如图2-4所示,从而迫使原本易于从该悬空段倾泻的潮湿粉末原料被人为引导至正常的网筛部30卸料区域处,也即实现了网筛部30上的托撑杆40与涨紧杆之间的整块区域的均匀落料目的;上述结构实现简单方便,又有效避免了传统的因悬空段存在而导致的原料大量倾泻现象,进而杜绝不适宜的“长条状”颗粒成品的出现,从而有效确保其研后成品颗粒满足厂家所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如图2极图4所示,所述托撑杆40轴线平行滚筒部20轴线,导料板50两侧板体沿托撑杆40轴线所在铅垂面呈面对称布置;所述托撑杆40与导料板50之间留有供网筛部30安装穿设的空隙;同时,所述倒“V”字形导料板50的两侧板体所构成夹角为60°。导料板的倒“V”字形结构,保证了对于由上方下落的粉末原料的高引导性,从而确保其能准确而有效的沿导料板50板面所构成的导向通道进入正常落料区域。实际使用时,本专利技术更倾向于将导料板50直接覆盖于网筛部30的上方处而不是内衬于网筛部30下方,从而一方面最大化保证导料板50的光滑板面对于潮湿粘结的粉末原料的导料目的;另一方面,则是避免当网筛部30布置于导料板50上方时,因网筛部30本体绕过倒“V”字形导料板50的出现巨大应力折弯现象,从而确保其实际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所述滚筒部20包括用于构成其端面的圆盘部21以及连接两圆盘部21的圆柱状连接筋条22,所述连接筋条22沿两圆盘部21外缘环向均布设置构成滚筒部20的鼠笼状构造;所述滚筒部20还包括布置于连接筋条22工作面所在周壁处的刮料板23,所述刮料板23外形呈条板状且一一对应各连接筋条22设置,其一侧板面与相应连接筋条22的母线贴合固接设置,该侧板面沿滚筒部20转动方向顺延并与所述圆盘部21外缘间构成固接配合;同时,所述圆盘部21外缘上的和刮料板23板体所形成的交点处切线与刮料板23板体的交角为30°。考虑到原本的滚筒部20的鼠笼结构,也即前述的仅仅依靠圆柱状连接筋条22和两圆盘部21的配合结构即实现对于粉末原料的下压目的,该种结构中的连接筋条22的光滑外周壁结构显然难以适合潮湿的粉末原料的拨动目的,在整个传统的滚筒部转动时,只会导致粉末原料堆不断被连接筋条22给“拨开”而不是“压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机,包括料斗(10)以及布置于料斗(10)内的鼠笼状滚筒部(20),所述滚筒部(20)至少为两个且两者轴线平行设置,所述颗粒机还包括兜设于滚筒部(20)下方的用于研料的网筛部(30)以及布置于两滚筒部(20)的周壁相对处下方的用于托撑网筛部(30)中段的托撑杆(40),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机还包括倒“V”或倒“U”字形布置的导料板(50),所述导料板(50)布置于料斗(10)内的两滚筒部(20)周壁相对处与托撑杆(40)之间的区域处,导料板(50)的两侧板体分别由托撑杆(40)上方向其周壁两侧顺延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机,包括料斗(10)以及布置于料斗(10)内的鼠笼状滚筒部(20),所述滚筒部(20)至少为两个且两者轴线平行设置,所述颗粒机还包括兜设于滚筒部(20)下方的用于研料的网筛部(30)以及布置于两滚筒部(20)的周壁相对处下方的用于托撑网筛部(30)中段的托撑杆(40),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机还包括倒“V”或倒“U”字形布置的导料板(50 ),所述导料板(50 )布置于料斗(10 )内的两滚筒部(20 )周壁相对处与托撑杆(40 )之间的区域处,导料板(50)的两侧板体分别由托撑杆(40)上方向其周壁两侧顺延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撑杆(40)轴线平行滚筒部(20)轴线,导料板(50)两侧板体沿托撑杆(40)轴线所在铅垂面呈面对称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颗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撑杆(40)与导料板(50)之间留有供网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顺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同仁堂黄山精制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