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机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组合物及其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3232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机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组合物及其产品,涉及日用化学品领域。该多机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组合物含有三种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机制的活性物:起竞争抑制性作用的活性物、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活性物和线性混合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活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三种抑制机制得出新型的抑制组合物,从而提高美白有效物和组合的抑酶功效,提高美白的生物学效应并降低可能的施用刺激性;覆盖面广,适用性较强并有良好的美白祛斑效果;而且在化妆品产品中可将其设计成精华液、日霜晚霜、面膜、洗面奶等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美白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黑色素生成限速酶-酪氨酸酶的不同抑制机理,其中包括竞争性、非竞争性和线性混合竞争性抑制机理而组合优化的美白组合物。
技术介绍
亚洲妇女尤其注重皮肤的白皙美。针对此需求,大量的化妆品公司和研究者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皮肤美白有效成分的研究开发。目前已有许多皮肤美白剂问世,如早期的纯化学物氢醌、中期的果酸及组织提取物胎盘膏和近期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如熊果苷、Vc衍生物及甘草提取物等。这些皮肤美白剂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刺激了美白化妆品市场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纯化学物的美白效果较好,但副作用较大;纯天然植物提取物副作用虽小,但美白效果或小或不确定。目前大部分的皮肤美白剂主要针对于黑素生成的限速酶一酪氨酸酶起作用,已有的研究已知,皮肤黑色素的生成遵循酪氨酸一多巴酸一多巴醌一多巴色素(或二羟基吲哚酸)一黑色素低聚体一黑色素。黑色素颗粒生成后可通过黑色素细胞树枝状突起向角朊细胞转移而到达表皮细胞,从而造成皮肤变黑。针对皮肤美白或祛斑功能的研究,主要针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如专利CN101080215A、CN101357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机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三种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机制的活性物:起竞争抑制性作用的活性物、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活性物和线性混合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活性物,其中,起竞争抑制性作用的活性物为川芎嗪、桑黄素、黄芩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起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活性物为橘皮苷、银杏叶提取物、红景天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起线性混合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活性物为芦荟皮质部提取物或丹皮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机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三种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机制的活性物:起竞争抑制性作用的活性物、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活性物和线性混合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活性物,其中,起竞争抑制性作用的活性物为川芎嗪、桑黄素、黄芩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起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活性物为橘皮苷、银杏叶提取物、红景天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起线性混合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活性物为芦荟皮质部提取物或丹皮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机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川芎嗪20 40% ;桑黄素10 30% ;橘皮苷20 40% ;丹皮酚30 4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机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桑黄素20 30% ;黄芩提取物10 30% ;红景天提取物20 40% ;芦荟皮质部提取物20 3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机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桑黄素20 30% ;橘皮苷10 20% ;银杏叶提取物20 40% ;芦荟皮质部提取物20 30%。5.具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机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组合物的一种冷霜,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和质量份如下: A组分:配糖氨基硬脂酸酯12.0份;鲸蜡醇乳酸酯10.0份;白色液体石蜡5.0份;鲸蜡基硬脂基醇的聚乙二醇2.5份;蜡醇1.0份; B组分:丙二醇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诚宋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天吻娇颜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