柄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15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柄部安装结构,即使安装没有中心销的钻头也能够供给冷却剂等,是能够一次操作式把柄部(30)向柄部安装孔(2)装卸的柄部安装结构,把柄部(30)的外径设定成能够插入柄部安装孔(2)的尺寸,在柄部的基端外周边缘整周设置倒角部(33),在其前端侧形成长孔状的凹部(31),在柄部安装孔(2)基端的主体部(1B)形成有冷却剂供给孔(3)并在该孔(3)处配置阀体(5),在该阀体(5)前端侧的位置配置密封部件(4),在该柄部安装孔内设置第一套筒(20),通过柄部的基端与第一套筒的前端抵接并移动,而能够使基端抵接阀体并从密封部件离开,并且,在柄部没有与第一套筒的前端抵接的状态下,具有与柄部安装孔的孔径大致相等外径的外周面能够形成使卡止部件(15)从该柄部安装孔(2)的内周面向外径侧后退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把刀具的柄部一次操作式,即,迅速且容易地向钻孔 装置侧的刀杆进行安装的柄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有能够^l巴刀具的柄部一次^搡作式地进行安装的柄部安装结构, 所述刀杆是基端安装在钻孔装置(电动钻或钻床)上。在该一次操作式柄 部安装结构的情况下,仅把刀具的柄部从下方朝向在刀杆下面开口的柄部 安装孔插入,就能够利用在两者之间配置的卡止机构而把刀具的柄部 一次 操作地安装在刀杆上(参照专利文献1 )。为了解决所述柄部安装结构具有的技术课题,本申请人进而提供简单 结构的柄部安装结构,即使在卸下时,也能够以单手仅操作卸下用的套筒 就进行拆卸,即使在钻孔装置旋转中产生失误而使某处接触到所述套筒,柄部也不会脱落,且能够从内部供给冷却剂(切削液)(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5-1256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W098 / 37999号公报但是,在所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柄部安装结构的情况下,仅在具备中 心销的钻头的情况下,能够供给冷却剂,而在没有中心销的空心钻等钻头 的情况下,就不能供给冷却剂。且在该专利文献2记载的柄部安装结构的 情况下,不能按照切削条件等来调整所述冷却剂的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现状而开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课题的柄部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由以下结构构成的柄部安装结构就能够解决。 本专利技术的柄部安装结构把卡止部件配置成从内周面向内径侧突出且能够从该状态向外径侧后退,并且使刀具侧的柄部能够一次操作式地装卸在5筒体状的柄部安装孔中,所述柄部安装孔被设置成在刀杆主体部内、孔长 度方向向刀杆的轴向延伸且前端在该主体部的前端面开口 ,所述柄部在基 端部具备收容所述卡止部件一部分的凹部,其中,在所述主体部的径向中心部位且与所述柄部安装孔的基端侧邻^l妄而形 成冷却剂供给孔,以4吏前端与该柄部安装孔连通,在所述冷却剂供给孔的前端部设置使阀体朝向基端侧自由移动,并且, 在该冷却剂供给孔的比所述阀体靠前端的位置设置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 件与所述阀体抵接而在与该阀体之间能够形成液封状态。在所述柄部安装孔内以如下的方式设置第一套筒,即,所述柄部的基 端与所述第 一套筒的前端抵接并沿所述轴向向基端侧移动,通过该移动, 所述按压部与所述阀体抵接而能够使该阀体从密封部件离开,并且,在所 述柄部没有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前端抵接的状态下,具有与所述柄部安装孔 的孔径大致相等外径的外周面能够形成使所述卡止部件从该柄部安装孔的 内周面向外径侧后退的状态。把阀体操作部件配置在所述柄部安装孔内,所述操作部件在基端具备 按压所述阀体使从所述密封部件离开的按压部,并且在前端具备与柄部抵 接的抵接面。才艮据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柄部安装结构,当4巴刀具的柄部向刀杆主体部 的柄部安装孔内插入时,该柄部的基端使所述刀杆主体部的柄部安装孔内 配置的所述阀体操作部件向该柄部安装孔的基端侧移动。利用该移动而该 阀体操作部件的按压部使所述阀体向基端侧移动,并使该阀体从所述密封部件离开。因此,即使是对于没有中心销的刀具也能够仅在穿插时向刀具 侧供纟会冷却剂。当4巴刀具的柄部向刀杆主体部的柄部安装孔内插入时,该柄部的基端 使所述刀杆主体部的柄部安装孔内配置的所述第一套筒向该柄部安装孔的 基端侧移动,所述卡止部件从该主体部的内周面向内径侧突出而该卡止部 件的一部分被卡止在柄部的凹部。其结果是能够一次操作就把柄部安装在 刀杆上。在所述柄部安装结构中,也可以把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阀体操作部件 连接成一体状,该情况能够减少零件个数。在所述柄部安装结构中,也可以把所述阀体与所述阀体操作部件连接成一体状,该情况能够减少零件个数。在所述柄部安装结构中,把所述柄部的外径形成为当所述卡止部件从 所述柄部安装孔的内周面向外径侧后退的状态下能够插入到该柄部安装孔 内的尺寸,把所述凹部在柄部的基端部形成长孔状,以使该柄部在所述卡止部件 的一部分被该凹部收容的状态下、并且在该刀杆的轴向上、仅自由移动规 定距离,在所述卡止部件位于所述柄部长孔状凹部的基端位置的状态下,所述 第一套筒使所述阀体从所述密封部件离开,在该卡止部件位于所述柄部长 孔状凹部的前端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套筒不使所述阀体从所述密封部的状态下,能够形成下面的状态在该卡止部件位于柄部长孔状凹部的前 端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供给冷却剂,另一方面在该卡止部件位于柄部长孔状 凹部的基端位置的状态下则停止供给冷却剂。即使利用刀具向被加工面穿插时,在刀具的前端与被加工面抵接的状 态下阀体并不从密封部件离开,冷却剂不向刀具侧供给,当从该状态把刀具进一步向前端侧按压,则所述刀杆的卡止部件在刀具柄部的凹部内向前 端侧移动,成为刀具的柄部相对刀杆的柄部安装孔更加插入的状态。其结 果是该柄部的基端使所述刀杆的第一套筒向基端侧移动而把所述阀体向基 端侧按压并且从密封部件离开。因此,通过在阀体与密封部件之间形成间 隙,向所述冷却剂供给孔供给的冷却剂从所述间隙经过所述柄部安装孔向 刀具侧供给。这样,即使对于不具备中心销的刀具也能够仅在切削时4巴冷却剂向切 削部分供给。在所述柄部安装结构中,在所述柄部安装孔的与所述第一套筒轴向移 动区域的前端邻接的该前端位置处,沿该柄部安装孔的周向环状地形成有 卡止用凹部,并且该卡止用凹部配置有挡圈部件,该挡圈部件具备最小 径部分比所述柄部基端的外径稍微小的内径和在自由状态下最大径部分比 所述凹部的外径大的外径,具有相对假想的正圆而 一部分向外径侧鼓出且 另 一部分缩入的波形环状形态,向所述外径侧鼓出的部分能够向所述柄部 安装孔的轴向变形,才巴柄部向所述柄部安装孔插入时,所述挡圈部件以卡止在卡止用凹部 的状态变形,容许柄部通过挡圈部件而更深地插入柄部安装孔内,在拔出 柄部时,挡圈部件以卡止在卡止用凹部的状态变形,能够仅^巴柄部从柄部 安装孔拔出。把柄部向柄部安装孔插入和拔出时,利用该挡圏部件都能够把所述第 一套筒维持在柄部安装孔内。因此,通过非常简单的结构就能够维持把所 述第一套筒收容在柄部安装孔内的状态。在所述柄部安装结构中,把所述主体部的配置所述卡止部件部分的壁 部厚度设定成比所述卡止部件在该壁部厚度方向的尺寸小,而且,所述第一套筒在所述壁部向与所述轴向正交的方向形成保持所 述卡止部件的保持孔,该保持孔内径侧一端在所述柄部安装孔内向轴向移 动的移动区域内的该柄部安装孔的内周面开口 ,且外径侧一端向所述壁部 的外周面开口,而且在所述柄部安装孔的所述第一套筒的基端侧配置第一弹性部件, 以使该第 一套筒的前端与所述挡圈部件抵接地进行施力,为了能够向所述刀杆轴向的前端或基端的任一个方向移动,在向该一 个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并且为了利用向内径突出的第一凸轮面能够把所 述保持孔内的所述卡止部件向内径侧按压,且在没移动的状态下,为了利 用第二凸轮面能够把所述卡止部件收容在外径侧,而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 侧设置在内周面具备第一凸轮面和第二凸轮面的第二套筒,并且,利用第 二弹性部件的弹性力把该第二套筒向所述一个方向按压,形成所述卡止部 件的 一部分被柄部的凹部收容的状态,通过抵抗该第二弹性部件的弹性力 而把第二套筒维持在所述不移动的状态,则能够使所述卡止部件在所述保持孔内向外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柄部安装结构,把卡止部件配置成从内周面向内径侧突出且能够从该状态向外径侧后退,使刀具侧的柄部能够一次操作式地在筒体状的柄部安装孔内装卸,所述柄部安装孔被设置为在刀杆主体部内孔长度方向向刀杆的轴向延伸且前端在该主体部的前端面开口,所述刀具侧的柄部在基端部具备收容所述卡止部件一部分的凹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部的径向中心部位且与所述柄部安装孔的基端邻接,而形成前端与该柄部安装孔连通的冷却剂供给孔, 在所述冷却剂供给孔的前端部设置能够自由地向基端侧移动的阀体,并且在该冷却剂供给孔的比所述阀体靠前端的位置设置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与所述阀体抵接并且在与该阀体之间能够形成液封状态, 在所述柄部安装孔内以如下的方式设置第一套筒,即,所述柄部的基端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前端抵接并沿所述轴向向基端侧移动,通过该移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阀体抵接而能够使该阀体从密封部件离开,并且,在所述柄部没有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前端抵接的状态下,具有与所述柄部安装孔的孔径大致相等外径的外周面能够形成使所述卡止部件从该柄部安装孔的内周面向外径侧后退的状态, 在基端配置按压所述阀体并且使所述阀体从所述密封部件离开的按压部,并且在所述柄部安装孔内配置阀体操作部件,该阀体操作部件具备柄部与前端抵接的抵接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永昌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宫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