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嵌入式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嵌入式系统的新型D/A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已经进入普通家庭的生活,而我们不能直接理解数字量数据,因此我们需要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数据。现阶段带有D/A转换的单片机很多,但相应的价格有一些偏高,而且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以及分辨率、转换误差、建立时间等参数选择不同型号的D/A转化器,选择起来比较繁琐。另一方面,带有D/A转换的单片机一般为TTL电平,电压不会超过5V,如果要驱动其他的原器件,还需要外接放大器,因此会增加电路的复杂性、不稳定性也会增加电路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目前D/A电路的复杂、繁琐、成本高而提出的一种嵌入式系统的新型D/A转换电路。一种嵌入式系统的新型D/A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l的一端接+5V电压,另一端与第一三极 ...
【技术保护点】
嵌入式系统的新型D/A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其特征在于: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5V电压,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第四电容C4的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洪波,刘文英,杨航,刘光宇,杨丽娟,李兵,许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