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用的安全催化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982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用的安全催化阀,它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上部分中空,在所述上部分中安装铅酸蓄电池的气压安全装置,所述阀体的下部分设置催化剂的安装座,在安装座和气压安全装置之间设置与气压安全装置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安装座中设有催化剂的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置催化剂,催化剂的外侧设置过滤层;所述催化剂为催化氢气氧气反应生产水的催化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极其合理的方式和结构在铅酸蓄电池中设置催化剂,将阀的结构特点和气压安全装置的结构与催化剂的设置结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组装和安装方便,不影响蓄电池的内部结构,且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长、使用效率高,使得电池失水与浮充电流相应降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用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上的阀。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应用的铅酸蓄电池用途一般有后备型、储能型、高温型、动力型、启动型等。其中后备型、储能型和高温型电池为浮充使用条件,电池浮充时容易出现电流过大、内部温度过高等缺陷。这些缺陷直接导致电池热失控而寿命终止。动力型、启动型电池为循环使用条件,电池使用过程中有较多的水被电解产生氢气氧气而排出电池,电池经常由于失水过多而出现寿命终止。使用环境中氢气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容易爆炸引起事故;为增加电池寿命必须要补加水。如果免维护型的铅酸蓄电池需要经常补加水,那就失去了免维护蓄电池设计初衷了。使用催化剂增加电池寿命,提高电池性能的原理是:电池正极产生的一部分氧在抵达负极之前与充填电池内气体空间的多余的氢直接被催化剂化合,其结果降低了电池内部的氧循环效率,从而使得电池正极极化降低和负极极化的增加,减少正版栅的腐蚀,内部循环时损失的氧不会从电池中损失,这些氧会通过催化剂直接再化合成水,并保留在电池内部,催化氧化合技术使得电池避免失水及使浮充电流降低。然而,如何在铅酸蓄电池内合适地设置催化剂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用的安全催化阀,以为催化剂在铅酸蓄电池中的设置提供一种良好和方便的方式。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上部分中空,在所述上部分中安装铅酸蓄电池的气压安全装置,所述阀体的下部分设置催化剂的安装座,在安装座和气压安全装置之间设置与气压安全装置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安装座中设有催化剂的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置催化剂,催化剂的外侧设置过滤层;所述催化剂为催化氢气氧气反应生产水的催化剂。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压安全装置包含有上防爆片和下防爆片,阀体中在上防爆片和下防爆片之间具有通气道。所述防爆片的孔径最小为20 μ m,最大孔径为50 μ m,孔率为50%_80%。所述阀体上部分的上端具有上防爆片的安装通道,所述阀体在上防爆片的安装通道的底端设有向上开口的安装槽,所述气压安装装置设有上防爆片支撑架,上防爆片支撑架安装在安装槽上,上防爆片放在上防爆片支撑架上,上防爆片上盖有内部排气盖,内部排气盖上还有上排气盖,所述安全催化阀的顶部设有修饰盖,所述修饰盖与阀体连接。所述阀体的上部分和下部分螺纹连接,所述通气孔处在下部分上,所述安装孔孔口向下。所述阀体的上部分的下端具有下防爆片的安装通道并具有下防爆片的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面向下。所述下部分的材质为聚苯醚PPE或聚苯硫醚PPS,所述安装孔口处的安装孔壁向内弯曲将所述过滤层固定在安装孔口内。所述防爆片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阀体内的不同部件之间的接触面具有硅油层、硅脂层或凡士林层。催化剂载体为活性炭、三氧化二铝、泡沫碳、石墨毡或多孔陶瓷,比表面积为700m2/g1100m2/g,粒径为0.2mm-2mm ;催化剂为金属钯,含量为载体重量的0.1%_10%之间,催化剂含量采用梯度分布,越靠安装孔的内部,含量越大;过滤层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过滤层为含有金属碱性物质的活性炭,外层过滤层为耐高温型的多孔材料,孔径控制在I μ m--50 μ m。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了极其合理的方式和结构在铅酸蓄电池中设置催化剂,将阀的结构特点和气压安全装置的结构与催化剂的设置结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组装和安装方便,不影响蓄电池的内部结构,且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长、使用效率高,使铅酸蓄电池内部循环时损失的氧不会从蓄电池中损失,这些氧能充分且容易地接触到催化剂,与氢气化合成水,并保留在电池内部,使得电池失水与浮充电流相应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应用本实用 新型的铅酸蓄电池与不具备催化剂的铅酸蓄电池的浮充电流对比图。其中的上部线条显示不具备催化剂的铅酸蓄电池的浮充电流,下部线条显示应用本技术的铅酸蓄电池的浮充电流。图3为应用本技术的铅酸蓄电池与不具备催化剂的铅酸蓄电池的失水对比图。其中的上部线条显示不具备催化剂的铅酸蓄电池的失水,下部线条显示应用本技术的铅酸蓄电池的失水。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本技术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的上部分11中空,在所述上部分中安装铅酸蓄电池的气压安全装置,以当蓄电池内的压力超过安全值时及时蓄电池内的气体能及时排放。所述阀体I的下部分12设置催化剂的安装座2,在安装座2和气压安全装置之间设置与气压安全装置连通的通气孔13 ;所述安装座2中设有催化剂的安装孔20,催化氢气氧气反应生产水的催化剂安装在安装孔20中,催化剂的外侧设置过滤层;阀体安装在蓄电池盖上。当蓄电池内部气体气压小于安全值时,蓄电池内部气体可以通过催化剂反应生成水返回电池电解液中,当蓄电池内部气压超过安全值时,气压安全装置会自动开启,蓄电池内部气体可通过透气孔13经气压安全装置排出蓄电池。在蓄电池处于正常压力下或者在压力上升过程中,催化剂处于气压安全装置的下方,能够“得天独厚”地最大效率和几率地与氧气和氢气接触而充分起到催化反应作用,使得蓄电池内部的氧气和氢气能充分反应,减少向外的泄流量,使得电池失水与浮充电流最大可能地降低。所述气压安全装置包含有上防爆片31和下防爆片32,阀体I中在上防爆片31和下防爆片32之间具有通气道14。所述防爆片的孔径最小为20 μ m,最大孔径为50 μ m,孔率为50%_80% ;材质为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等。气压安全装置通气流量控制在300-600ml/min。本技术的这种防爆片设计,除了可以有效防止内部液态硫酸以及酸雾通过气压安全装置排出蓄电池外,还可以阻止氢气在外部产生明火以及明火通过防爆片蔓延到蓄电池内部。气压安全装置具有适合的通气流量可以快速地降低内部压力而又不会降低防爆性能。气压安全装置的开阀闭阀压力(安全值)可控制在20KPa-30KPa ;气压安全装置内的不同部件之间的接触面以及所述部件与阀体的接触面具有硅油层、硅脂层或凡士林层,能赋予气压安全装置优异的密封性能,防止外部气体进入蓄电池内部。本技术的所述阀体上部分的上端具有上防爆片31的安装通道15,所述阀体在上防爆片31的安装通道15的底端设有向上开口的安装槽16,所述气压安装装置设有上防爆片支撑架33,上防爆片支撑架33安装在安装槽16上,上防爆片31放在上防爆片支撑架33上,上防爆片上盖有内部排气盖34,内部排气盖34上还有上排气盖35,本技术安全催化阀的顶部设有修饰盖36,所述修饰盖36与阀体连接。所述内部排气盖34的作用是将防爆片31固定在阀体11中,所述上排气盖35的作用是将内部气体导出阀体并且防止修饰盖及外部灰尘堵塞气体通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的上部分11和下部分12螺纹连接,以方便下防爆片的安装,并使其与上防爆片能够处于最佳的位置配合,所述通气孔13处在下部分上,所述安装孔20孔口向下。所述阀体的上部分11的下端具有下防爆片32的安装通道17并具有下防爆片的定位台阶18,所述定位台阶18面向下。所述下部分的材质为聚苯醚PPE或聚苯硫醚PPS等耐高温型阻燃材料,有效防止催化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酸蓄电池用的安全催化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上部分中空,在所述上部分中安装铅酸蓄电池的气压安全装置,所述阀体的下部分设置催化剂的安装座,在安装座和气压安全装置之间设置与气压安全装置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安装座中设有催化剂的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置催化剂,催化剂的外侧设置过滤层;所述催化剂为催化氢气氧气反应生产水的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用的安全催化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上部分中空,在所述上部分中安装铅酸蓄电池的气压安全装置,所述阀体的下部分设置催化剂的安装座,在安装座和气压安全装置之间设置与气压安全装置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安装座中设有催化剂的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置催化剂,催化剂的外侧设置过滤层;所述催化剂为催化氢气氧气反应生产水的催化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用的安全催化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安全装置包含有上防爆片和下防爆片,阀体中在上防爆片和下防爆片之间具有通气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用的安全催化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片的孔径最小为20 μ m,最大孔径为50 μ m,孔率为50%_8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用的安全催化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部分的上端具有上防爆片的安装通道,所述阀体在上防爆片的安装通道的底端设有向上开口的安装槽,所述气压安 装装置设有上防爆片支撑架,上防爆片支撑架安装在安装槽上,上防爆片放在上防爆片支撑架上,上防爆片上盖有内部排气盖,内部排气盖上还有上排气盖,所述安全催化阀的顶部设有修饰盖,所述修饰盖与阀体连接。5.如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桃松吴贤章陈建党志敏丁平王德力项文敏谢云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南都电池有限公司杭州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