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双电机驱动工作台分度装置。包括两组定位在箱体上传动系。每组传动系依照传动次序包括,电机轴、同步轮、同步带、一级或一级以上的传动齿轮及传动轴,所说的传动齿轮及传动轴是在每个传动轴上分别固定两个齿轮构成一级;每组传动系中的最后一级齿轮与工作台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说的工作台分度装置,由两个电机同步带动齿轮轴系传动,通过一次调整定位后完成间隙补偿,在以后工作过程中不需要在进行间隙补偿,使工作台运动平稳,实现加工精度的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度装置一次定位实现间隙补偿,使机床在以后加工零件时加工精度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的工作台分度及进给技术,特别涉及在加工空间曲面精密零件时需要工作台分度的技术。技术背景目前数控机床使用的工作台分度装置,采用单电机驱动,对输出齿轮通过施加液压力来消除齿轮啮合间隙,由于此结构不具有在齿轮传动时适时进行间隙补偿的功能,因此在加工空间曲面精密零件时,使其加工几何尺寸精度难以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加工精度较低,影响了精密零件的使用性能,从而不能满足现代化工业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行间隙补偿,使其加工精度提高的工作台分度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本技术所说的双电机驱动工作台分度装置的构成,包括两组定位在箱体上传动系。每组传动系依照传动次序包括,电机轴、同步轮、同步带、一级或一级以上的传动轴,所说的传动轴是在每个传动轴上分别固定两个齿轮构成一级。当所说的传动齿轮及传动轴有两组以上时,其传动关系是逐级进行传动,每组传动系中的最后一级齿轮与工作台齿轮相啮合。本技术所说的工作台分度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每个电机通过电机轴上的同步轮、传动带带动齿轮传动轴,每级传动轴之间通过一级或一级以上的传动齿轮传动增大扭矩,将动力传到工作台齿轮上共形成两组传动系;将两电机调整到相差一个相位角,此相位角所在位置消除输出扭矩齿轮与工作台齿轮啮合后工作配合的间隙,并使其记住位置,然后实现两电机同步,使分度装置的两个最终输出齿轮与工作台齿轮啮合并在以后工作中补偿间隙。系统控制伺服电机的主要原理是,首先将两个伺服电机初始定位好并记住。在静止状态时,给两个伺服电机施加两个方向相反,力矩等值的力,消除其间隙,使其在静止中能够保持位置不变并抵抗主轴切削产生的振动偏移力,保持工件平稳加工。当工作台向左运动时,电机1起主导作用,电机1′与电机1同步运转,但施加一反向力矩。当向右运动时,电机1′起主导作用,电机1与电机1′同步运转,施加一反向力矩。系统始终保持对两个伺服电机相对位置不变,始终提供反向力矩,这样即保证该传动装置刚性连接、传动无间隙,又能提供一可调整的阻尼,克服大惯量产生的非线性环节,在系统控制指令下能达到精确定位分度。本技术所说的工作台分度装置,由两个电机同步带动齿轮轴系传动,通过一次调整定位后完成间隙补偿,在以后工作过程中不需要在进行间隙补偿,使工作台运动平稳,实现加工精度的提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度装置一次定位实现间隙补偿,使机床在以后加工零件时加工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说的工作台分度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简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与工作台齿轮啮合后补偿间隙原理图;图4为仅有一级传动的工作台分度装置。具体实施方案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工作台分度装置实例之一。电机1、1′和电机轴2、2′安置于箱体9端部,一级或一级以上的齿轮传动轴,以及安置在传动轴4、5、6、7上的同步轮4-1、4′-1,传动齿轮4-2、4′-2、5-1、5′-1、5-2、5′-2、6-1、6′-1、6-2、6′-2、7-1、7′-1、7-2、7′-2安置于箱体9中,由同步带3、3′连接分别形成电机1、电机轴2、电机轴上的同步轮2-1、传动带3、同步轮4-1、齿轮4-2、5-1、5-2、6-1、6-2、7-1、7-2和电机1′、电机轴2′、电机轴上的同步轮2′-1、传动带3′、同步轮4′-1、齿轮4′-2、5′-1、5′-2、6′-1、6′-2、7′-1、7′-2两组传动系。图2是图1所示的其中一组传动系的内部结构简易示意图。电机1轴2上的同步轮2-2通过同步带3连接传动轴4上同步轮4-1,在传动轴4上的传动齿轮4-2与传动轴5上的齿轮5-2啮合,传动轴5上的齿轮5-1与传动轴6上的齿轮6-1啮合,在传动轴6上的齿轮6-2与传动轴7上的齿轮7-2啮合,传动轴7上的齿轮7-1与工作台齿轮8啮合。另外一组传动系结构与上组同理组成。图3所示的是两组传动系最终一级齿轮与工作台齿轮啮合,进行间隙补偿的原理图。他是通过紧固两组同步轮与同步带使两组轴系和工作台齿轮8的配合完成间隙补偿,图中表示了输出扭矩齿轮7-1和7′-1同工作台齿轮8啮合情况,从而让工作台齿轮无间隙传动,此时确定电机轴1、1′的位置并定位记忆,这个时候产生的相位角度确定为0位,使在以后的启动工作中自动记忆定位,从而达到消除间隙准确分度的目的。图4为只有一级传动齿轮的工作台分度装置结构示意图。电机1、1′和电机轴2、2′安置于箱体9端部,一级齿轮传动轴,以及安置在传动轴4上的同步轮4-1、4′-1,传动齿轮4-2、4′-2、安置于箱体9中,由同步带3、3′连接分别形成电机1、电机轴2、电机轴上的同步轮2-1、传动带3、同步轮4-1、传动齿轮4-2和电机1′、电机轴2′、电机轴上的同步轮2′-1、传动带3′、同步轮4′-1、传动齿轮4′-2两组传动系。传动齿轮4-2、4′-2作为最终输出扭矩齿轮与工作台齿轮8啮合。本技术所述工作台分度装置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型号加工机械中。权利要求1.一种双电机驱动工作台分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定位在箱体上传动系,每组传动系依照传动次序包括电机轴、同步轮、同步带、一级或一级以上的传动齿轮及传动轴。2.依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工作台分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每组传动系中的最后一级齿轮与工作台齿轮相啮合。3.依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工作台分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传动齿轮及传动轴是在每个传动轴上分别固定两个齿轮构成一级。4.依照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工作台分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和电机轴安置于箱体端部,一级或一级以上的齿轮传动轴,以及安置在传动轴上的同步轮,传动齿轮安置于箱体中;由同步带连接分别形成电机、电机轴、同步轮、传动齿轮构成两组传动系。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双电机驱动工作台分度装置。包括两组定位在箱体上传动系。每组传动系依照传动次序包括,电机轴、同步轮、同步带、一级或一级以上的传动齿轮及传动轴,所说的传动齿轮及传动轴是在每个传动轴上分别固定两个齿轮构成一级;每组传动系中的最后一级齿轮与工作台齿轮相啮合。本技术所说的工作台分度装置,由两个电机同步带动齿轮轴系传动,通过一次调整定位后完成间隙补偿,在以后工作过程中不需要在进行间隙补偿,使工作台运动平稳,实现加工精度的提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度装置一次定位实现间隙补偿,使机床在以后加工零件时加工精度高。文档编号B23Q16/00GK2912906SQ20062009707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7日专利技术者王然, 桂林, 张文桥 申请人:武汉武重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电机驱动工作台分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定位在箱体上传动系,每组传动系依照传动次序包括电机轴、同步轮、同步带、一级或一级以上的传动齿轮及传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然,桂林,张文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武重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