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930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氧化锌电阻片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包括润滑液容器、润滑液管道、下冲头和模腔;下冲头内设有润滑腔,润滑腔通过润滑液管道连通润滑液容器;下冲头的顶部位于模腔内。产品成型时润滑腔在模腔表面涂抹一层润滑油脂,使电阻片在脱模时减小电阻片表面与模腔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了电阻片在脱模时对电阻片表面产生的损坏,提高了电阻片的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氧化锌电阻片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目前电阻片行业在产品成型时均采用80年代引进日本(日立公司)的成型工艺,在产品脱模时,由模具下冲头将产品强行顶出,就在产品被下冲头强行顶出时,模腔表面和产品表面就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阻止产品的顶出,但是由于压机的压力很大,产品还是会被强行顶出,但是同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产品在顶出时(或脱模过程中)模腔表面对产品内部造成伤害。为了减小脱模时对产品造成伤害,传统工艺对模腔内部的光洁度要求很高,并采取在产品原料中加便于脱模的材料(如甘油等),来解决该问题。采用此工艺进行压制对于高度较低的电阻片来说基本还可以满足使用。而对于高度较高(24_以上)的产品来说摩擦力对产品的损坏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从而采用传统工艺成型高度较高的电阻片就更加困难了。然而,对于高度较高的氧化锌电阻片或高性能电阻片产品来说,采用传统的成型工艺以不能满足产品的要求,主要表现如下:(I)因为电阻片高度的增加,产品在脱模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产品在脱模时产生的缺陷也随之增加。(2)传统工艺向原料中加入便于脱模的材料,将导致该材料一直存在于电阻片内部,由于该材料的存在将对产品的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或导致全过程合格率的降低。(3)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用户对产品性能的要求逐步提高,采用老成型工艺已无法满足电阻片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包括润滑液容器、润滑液管道、下冲头和模腔;下冲头内设有润滑腔,润滑腔通过润滑液管道连通润滑液容器;下冲头的顶部位于模腔内。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润滑液管道包括位于下冲头内的第一润滑液管道和位于下冲头外侧的第二润滑液管道。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润滑腔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密封圈。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润滑液容器设置于润滑腔的上方。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润滑腔位于模腔内。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润滑腔内充有润滑液,润滑液接触模腔的整圈内壁。与现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上、下两道密封圈形成相对密封的润滑腔,在产品成型时可以将少量润滑液均匀的涂抹于模腔表面,由于产品脱模时减小了摩擦力,同时保护的电阻片,从而达到提高电阻片性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润滑液容器;2为第二润滑液管道;3为下冲头;4为模腔;5为上冲头;6为电阻片;7为润滑腔;8为第一润滑液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参照图1,本技术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主要包括:润滑液容器1、润滑液管道、下冲头3、模腔4和上冲头5。下冲头3内设有润滑腔7,润滑腔7通过润滑液管道连通润滑液容器I,润滑液管道包括位于下冲头3内的第一润滑液管道8和位于下冲头3外侧的第二润滑液管道2。采用润滑液管道将模具下冲头3中的润滑腔7与润滑液容器I相连,再将润滑液倒入润滑液容器I中,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密封管路。润滑腔7内充有润滑液,润滑液接触模腔4的整圈内壁,可以保证润滑液能够均匀的涂抹在模腔中;将润滑液容器I放在在较高的位置,从而保证润滑腔7内有充分的润滑液,同时在润滑腔7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密封圈,由上、下密封圈形成相对密封的润滑腔。在产品成型时,由于下冲头3必须进行上下运动,在下冲头3向上运动时将润滑腔7中的润滑液涂抹在模腔4表面,在下冲头3下行时,通过上密封圈将多余的润滑液刮回密封腔7内,从而达到了润滑液均匀的涂抹在模腔4表面的目的。使用时,由于润滑液管道的连接,使润滑液从润滑液容器I到达润滑腔7中,在压制过程中,当上冲头3上行时,由于润滑腔7安置在下冲头3上,同时润滑腔7和润滑液同时上行,在填料时,由于下冲头3下行,使润滑液均匀的涂抹在模腔4表面,进行压制工序,压制完成后,由于润滑液的作用,产品脱模很轻松,从压机脱模时的压力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产品脱模力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出电阻片6时可以看出电阻片7表面很光滑,说明润滑效果很好,采用该装置在压制41_高的电阻片时,压制完成后发现电阻片6表面很光滑,没有任何缺陷,而采用传统工艺进行压制时,产品表面明显有鱼鳞状的拉痕,甚至有产品托不出来的情况。采用上述装置,不仅有效的解决了高性能电阻片和高度要求较高的电阻片的成型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我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电阻片的成型问题。对于电阻片成型工艺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和进步,解决了电阻片在成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缺陷,为提高电阻片全过程合格率及电阻片性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润滑液容器(I)、润滑液管道、下冲头(3)和模腔(4);下冲头(3)内设有润滑腔(7),润滑腔(7)通过润滑液管道连通润滑液容器(I);下冲头(3)的顶部位于模腔(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润滑液管道包括位于下冲头(3)内的第一润滑液管道(8)和位于下冲头(3)外侧的第二润滑液管道(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润滑腔(7)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润滑液容器(I)设置于润滑腔(7)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润滑腔(7)位于模腔(4)内。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润滑腔(7)内充有润滑液,润滑液接触模腔(4)的整圈内壁。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金属氧化锌电阻片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包括润滑液容器、润滑液管道、下冲头和模腔;下冲头内设有润滑腔,润滑腔通过润滑液管道连通润滑液容器;下冲头的顶部位于模腔内。产品成型时润滑腔在模腔表面涂抹一层润滑油脂,使电阻片在脱模时减小电阻片表面与模腔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了电阻片在脱模时对电阻片表面产生的损坏,提高了电阻片的性能。文档编号H01C17/00GK202977047SQ20122067707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专利技术者葛平安, 任行军, 王建业, 赵建国, 苟光强, 姬伟团 申请人:西安天工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化锌电阻片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润滑液容器(1)、润滑液管道、下冲头(3)和模腔(4);下冲头(3)内设有润滑腔(7),润滑腔(7)通过润滑液管道连通润滑液容器(1);下冲头(3)的顶部位于模腔(4)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平安任行军王建业赵建国苟光强姬伟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天工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