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封间隙加工调整装置,主要由底座(1)、立柱(2)、横梁(4)、滑座(6)、动力头(7)、平台(10)、光栅动尺(11)和光栅定尺(1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左方设有立柱(2),在立柱(2)的上部装有横梁(4),横梁(4)内部凹槽内设有丝杠(8),滑座(6)镶装在横梁(4)上,在滑座(6)内部装有与丝杠(8)匹配的丝杠螺母,在滑座(6)上还装有动力头(7),平台(10)设置在底座(1)上,在底座(1)内还设有可带动平台(10)移动的丝杠(9),在横梁(4)上部还分别设置有光栅系统的显示表(3)、光栅动尺(11)和光栅定尺(12)。(*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一种汽轮机维修维护用的汽封间隙加工调整装置。在电力工业中,对汽轮机进行经常的维护维修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汽封环汽封间隙需经常调整,汽封间隙的偏大或偏小都会直接影响汽轮机的工作效率。通常情况下,对于不可调汽封环间隙偏大时,需采用机械切削方式去除汽封环支承面的余量。传统的机加方法是在车床上通过胎具定位对汽封间隙偏大部分进行加工,但由于间隙量的不同,定位调整往往费时费力,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长期以来,人们一赶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加工工艺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从而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汽封间隙加工调整装置。本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汽封间隙加工调整装置,主要由底座1、立柱2、横梁4、滑座6、动力头7、平台10、光栅动尺11和光栅定尺12等组成,在底座1的左方设有立柱2,在立柱2的上部装有横梁4,横梁4内部凹槽内设有丝杠8,滑座6镶装在横梁4上,在滑座6内部装有与丝杠8匹配的丝杠螺母,在滑座6上还装有动力头7,平台10设置在底座1上,在底座1内还设有可带动平台10移动的丝杠9,在横梁4上部还分别设置有光栅系统的显示表3、光栅动尺11和光栅定尺12。光栅系统的显示表3装在横梁4左部的回转套的上部,光栅动尺11固定在滑座6上,光栅定尺12固定在横梁4上。在滑座6内还设有可带动动力头7上下移动的小丝杠5。本技术的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可根据用户需求在维修现场现测现调,大大地提高了维修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A-A的剖视示意图。下面参照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实施例汽封间隙加工调整装置,底座1是采用铸铁材料铸造成型,在底座1的左部中间装有立柱2,横梁4的左部是一个套筒套在立柱2上,在套筒内上下设有两个止推轴承,即可防止套筒沿立柱2上下窜动,又可使横梁4方便地绕立柱2转动。装在横梁4上的滑座6在左右移动时是靠摇动丝杠8来实现的,转动小丝杠5可使动力头7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刀具运动调整与被加工工件的距离。装在底座1上的平台10上设置有一组T形槽,以便于安装固定工件的夹具。用丝杠9调整平台10在底座上的位置。本技术工作时,将被加工的汽封环固定在平台10上,调整工件与刀具的位置是采用光栅动尺11和光栅定尺12来完成的,然后启动动力头7上的电动机带动刀具转动,使横梁4均匀地绕立柱转动即可完成加工工作。权利要求1.汽封间隙加工调整装置,主要由底座(1)、立柱(2)、横梁(4)、滑座(6)、动力头(7)、平台(10)、光栅动尺(11)和光栅定尺(1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左方设有立柱(2),在立柱(2)的上部装有横梁(4),横梁(4)内部凹槽内设有丝杠(8),滑座(6)镶装在横梁(4)上,在滑座(6)内部装有与丝杠(8)匹配的丝杠螺母,在滑座(6)上还装有动力头(7),平台(10)设置在底座(1)上,在底座(1)内还设有可带动平台(10)移动的丝杠(9),在横梁(4)上部还分别设置有光栅系统的显示表(3)、光栅动尺(11)和光栅定尺(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封间隙加工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光栅系统的显示表(3)装在横梁(4)左部的回转套的上部,光栅动尺(11)固定在滑座(6)上,光栅定尺(12)固定在横梁(4)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封间隙加工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滑座(6)内还设有可带动动力头(7)上下移动的小丝杠(5)。专利摘要汽封间隙加工调整装置,在底座1的左方设有立柱2,立柱2的上部装有横梁4,在横梁4内部凹槽内设有丝杠8,滑座6镶装在横梁4上,在滑座6上还装有动力头7,平台10设置在底座1上,在底座1内还设有可带动平台10移动的丝杠9,在横梁4上部还分别设置有光栅系统的显示表3、光栅动尺11和光栅定尺12。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可根据用户需求在维修现场现测现调,大大地提高了维修效率。文档编号B23Q15/20GK2650933SQ20032012454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王艳, 尹冬梅, 刘化荣, 成厚先 申请人:王艳, 尹冬梅, 刘化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尹冬梅,刘化荣,成厚先,
申请(专利权)人:王艳,尹冬梅,刘化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