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斜拉桥工程
,具体涉及斜拉桥的拉索。
技术介绍
目前,斜拉桥所用的拉索采用无粘接钢绞线成品,表面镀锌、涂油脂,外包PE护套。但鞍座锚固段内钢绞线需剥除PE护套,该段一般根据锚固方式灌注防腐胶或灌注环氧砂浆,这无疑增加了鞍座生产和拉索安装的复杂性。且这种防护方式在拉索应力幅较大时,拉索易疲劳破坏,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拉索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鞍座锚固段具有复合护套的斜拉桥拉索。鞍座锚固段具有复合护套的斜拉桥拉索包括由钢绞线制成的拉索,除两端鞍座锚固段外的拉索上套设有护套;在拉索两端的鞍座锚固段上分别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内聚脲层、不锈钢带和外聚脲层;不锈钢带缠绕在内聚脲层外部,缠绕着的相邻不锈钢带之间无间隙,且不叠压。所述内聚脲层的厚度为0.5 mm,外聚脲层的厚度为1.0 mm,护套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所述不锈钢带的规格为厚度0.3 mm、宽度10 mm。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技术在拉索的鞍座锚固段采用聚脲与不锈钢带的复合保护方式,不锈钢带起保护钢绞线磨损作用,聚脲材料主要起抗磨耗、钢绞线防腐蚀的作用,保护了高应力幅疲劳摩擦的钢绞线,同时解决了钢绞线防腐问题,又不降低拉索在鞍座内的夹持力;2、钢绞线与管道之间无需灌注防腐胶或者环氧砂浆,降低了鞍座生产和拉索安装的复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处剖视图。图4为图1中鞍座出口处局部放大图。上图中序号:内聚脲层1、不锈钢带2、外聚脲层3、护套4、钢绞线5、卡环6、鞍座出口处7、拉索8。具体实施 ...
【技术保护点】
鞍座锚固段具有复合护套的斜拉桥拉索,包括由钢绞线制成的拉索,除两端鞍座锚固段外的拉索上套设有护套,其特征在于:在拉索两端的鞍座锚固段上分别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内聚脲层、不锈钢带和外聚脲层;不锈钢带缠绕在内聚脲层外部,缠绕着的相邻不锈钢带之间无间隙,且不叠压。
【技术特征摘要】
1.鞍座锚固段具有复合护套的斜拉桥拉索,包括由钢绞线制成的拉索,除两端鞍座锚固段外的拉索上套设有护套,其特征在于:在拉索两端的鞍座锚固段上分别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内聚脲层、不锈钢带和外聚脲层;不锈钢带缠绕在内聚脲层外部,缠绕着的相邻不锈钢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光,郑建忠,黄维树,梅应华,蔡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